華德福系列演講|走入世界,走回自己的自由之道|張宜玲創辦人
發布日期: 2018-11-26 / System
「時間會完成我們——走入世界,走回自己的自由之道」 台中海聲篇 張宜玲校長 2018.11.23
演講當天,張宜玲校長因著腳傷,拄著拐杖現身在會場。講座主持人鄭同僚老師笑稱,張宜玲校長為許多現狀焦慮,因此焦急地「用腳踢了一下地球」而受了傷。
僅管如此,張校長稱自己坐著就不會講話了,演講時大多站著、身子微微前傾,在演講時溫暖地和聽眾眼神交流。
張校長稱自己是浪漫得無可救藥的人,一直到如今每晚睡前都要看星星。她感性地說,每個人都來自星星,生命歷程就是走回星星的旅程。她也和我們分享了一首自己創作的詩:
〈走回星星的旅程〉 張宜玲
「我在
任何時刻 都 仰望天空
想尋找自己的位置
小時候以為 星星的閃爍
是 在跟我問候
喜歡對我眨眼
稍微懂事之後
覺得 星星 總在為我守候
長大以後
想將銀河系億千萬年
變與不變的道理看透
老化後
盤算走回星星的旅程
要多久多遠才夠」
不美好經驗的啟示
張校長接受開放性教育長大。然而她到小學執教時,發現孩子完全沒有學習動力,只是習慣性地被動接收知識;在高中學校擔任輔導老師的經驗也並不美好,接手的學生有的吸毒、有的同居......張校長形容,自己每天都在接受震撼教育,雖然站在應當去輔導人的位置,反而感覺自己似乎一「輔」就快要「倒」。
這些看見,成為她做出改變的動力來源。她拋出意義深遠的一句話:「教育改革都是因為社會有需要,必須有人看見問題、解決問題。」接觸華德福教育後,她滿心期待將之廣傳,從此之後,張校長從來沒從宣傳列車下來過,請她去演講、受訪她都答應,無論上廣播電台或接受訪問、路途遙遠也不退卻,在對談中她總是能想到切入點,和聽眾暢談華德福理念。
然而,在華德福辦學的日子並非都是美好的。她形容,「每一天都是應然和實然的戰爭,每一刻都是成功與失敗的交織」、「關關難過關關過」,面對許多掙扎和痛苦,從教育政策到學校經濟狀況,種種難題都成為她心頭的重擔。然而,她感受到孩子待她如家人般真誠直率,她也坦言,這樣的感動是她留在現場的一大主因。
此外,她提到外界對華德福可能有著太過美好的想像;真實情況並非一片和諧,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會面臨許多衝突,不只有內在的衝突反抗,更包含和他人的衝突、和外在世界的衝突。然而張校長很能接納這個現狀,「若期待每個小孩都很美好,根本就不應該從事教育。」她認為孩子能從負面中慢慢轉化、學習,也勉勵老師們要帶著包容心,心中懷抱無限可能。
身教不如境教
華德福原先是為勞工子弟所辦的學校,希望促成公平正義、代間流動;然而她觀察到,她的學校中都是被寵壞的小孩,不知民間疾苦、太過自我中心或缺乏同理心。於是她安排孩子清掃校園和社區,讓孩子透過服務學習,體會他人的需要和社區的需要。她更強調,孩子是透過大人的眼睛看世界,正如華德福的核心教育理念:「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推動環保服務行動一陣子後,孩子在學校開始自發舉辦淨灘、淨道馬拉松等活動。張宜玲校長感動不已,直說辦教育最大的安慰就是看到孩子的自發行為,而能以看到這些行為的果實,背後其實多來自老師、家長的辛苦栽種。張校長真誠地說,「華德福教育若沒有家長,可能沒辦法走得下去。」辦學的點滴都是辛苦,但看到家長這麼自發、老師們這麼專注投入,她願意吃苦當吃補。
海聲華德福的課程與遠景
而後,張校長談到海聲華德福的自然教育課程規劃。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生便學習在自然中散步,隨著年齡增長而安排各種不同課程,例如農場學習、耕種課、海洋探索等等;孩子升上國中後,透過戲劇活動、藝術仿畫、藝術史,看人類共同的掙扎和奮鬥;十年級時,更要求學生自主籌旅費到尼泊爾服務。
張校長也分享令她印象深刻的經驗。她曾帶著孩子攀登南湖大山,攻頂後,孩子們被落日的美麗震懾,一群人靜靜欣賞著日落。天色漸漸暗去時,有人以歌聲打破了寂靜,接著其他孩子慢慢加入合唱,一首又一首地唱。在他們之後到來的原住民聽著孩子的歌聲,竟感動地掉下眼淚,直說孩子的合唱勾起自己童年在教會唱歌的回憶。張校長感嘆到,一定是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虔敬態度感動了旁人。
關於從海聲華德福畢業後的規劃,她認為每個人的資質都不同,「升學可以是選擇,但不是唯一的路。」若孩子擁有多元發展、參與世界的能力,無論到哪一個行業,都能生存得很好。她對孩子的期許是,畢業時,他們知道自己是誰、可以用什麼方式參與世界。她在學校大力推動讓孩子實習的計畫,鼓勵孩子選擇有興趣的領域實習兩年,目的是讓他們清楚自己對該行業的熱情是否強烈到可以當作未來志業,相信實習後進到大學,學生比較不會得過且過、虛度光陰。有些人質疑兩年的實習時間是否花太久,對此張宜玲校長提問:「為什麼不用兩年換二十年?」學業的暫止對父母顯然是個考驗,因此她認為若要放手讓孩子去闖、去親身經歷,父母的心裏要先打破「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迷思。
教育與政治
提到政治,張宜玲校長表示學校不可能獨立於政治之外,所有的資源都在公共領域中。話鋒一轉,她呼籲在場聽眾要關心政治、甚至監督政治,看看政治有沒有善待教育,且若教育沒有走在時代的前面,沒辦法帶動人類的進化;關注如何用良性的力量促成好的公民素養,對於社會議題、政治與媒體素養都有所了解,並擁有批判式的思考——不是批判別人,而是自我批判。
給老師的建議
在演講接近尾聲時,張校長給在場的老師一些建議。關於教學專業,她誠實說到,如果老師夠專業,孩子會願意服你;若不夠專業孩子會看不起你,他們不留情的難題,甚至可能讓你陷入窘境。對於「如何在公立小學中實踐如華德福精神」,她表示要找同盟而非孤軍奮戰,她也分享親身經歷,自己以前擔任老師時,因著學校校長給她的鼓勵,她才有動力堅持不體罰孩子的原則。她勸勉聽眾,若環境帶來的大多是負能量,要找機會跳脫出來,從教育相關的講座或活動中找到力量,也結交同樣有理想的夥伴。她提醒老師們,不要讓環境帶來的無力感侵襲自己,要想辦法先自保,再向他人求救、和他人串連。
華德福教育中,無論師生都需要不斷內在成長,將養分促進自己的內在轉化。無論是學會以行動護衛環境,尋求和他人共處之道,一直到自省及自我批判的能力,在在都顯示華德福課程和生命成長密不可分。教育本來就不該只帶來智識上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能帶來生命的轉變,這是教育極可貴之處。
演講當天,張宜玲校長因著腳傷,拄著拐杖現身在會場。講座主持人鄭同僚老師笑稱,張宜玲校長為許多現狀焦慮,因此焦急地「用腳踢了一下地球」而受了傷。
僅管如此,張校長稱自己坐著就不會講話了,演講時大多站著、身子微微前傾,在演講時溫暖地和聽眾眼神交流。
張校長稱自己是浪漫得無可救藥的人,一直到如今每晚睡前都要看星星。她感性地說,每個人都來自星星,生命歷程就是走回星星的旅程。她也和我們分享了一首自己創作的詩:
〈走回星星的旅程〉 張宜玲
「我在
任何時刻 都 仰望天空
想尋找自己的位置
小時候以為 星星的閃爍
是 在跟我問候
喜歡對我眨眼
稍微懂事之後
覺得 星星 總在為我守候
長大以後
想將銀河系億千萬年
變與不變的道理看透
老化後
盤算走回星星的旅程
要多久多遠才夠」
不美好經驗的啟示
張校長接受開放性教育長大。然而她到小學執教時,發現孩子完全沒有學習動力,只是習慣性地被動接收知識;在高中學校擔任輔導老師的經驗也並不美好,接手的學生有的吸毒、有的同居......張校長形容,自己每天都在接受震撼教育,雖然站在應當去輔導人的位置,反而感覺自己似乎一「輔」就快要「倒」。
這些看見,成為她做出改變的動力來源。她拋出意義深遠的一句話:「教育改革都是因為社會有需要,必須有人看見問題、解決問題。」接觸華德福教育後,她滿心期待將之廣傳,從此之後,張校長從來沒從宣傳列車下來過,請她去演講、受訪她都答應,無論上廣播電台或接受訪問、路途遙遠也不退卻,在對談中她總是能想到切入點,和聽眾暢談華德福理念。
然而,在華德福辦學的日子並非都是美好的。她形容,「每一天都是應然和實然的戰爭,每一刻都是成功與失敗的交織」、「關關難過關關過」,面對許多掙扎和痛苦,從教育政策到學校經濟狀況,種種難題都成為她心頭的重擔。然而,她感受到孩子待她如家人般真誠直率,她也坦言,這樣的感動是她留在現場的一大主因。
此外,她提到外界對華德福可能有著太過美好的想像;真實情況並非一片和諧,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會面臨許多衝突,不只有內在的衝突反抗,更包含和他人的衝突、和外在世界的衝突。然而張校長很能接納這個現狀,「若期待每個小孩都很美好,根本就不應該從事教育。」她認為孩子能從負面中慢慢轉化、學習,也勉勵老師們要帶著包容心,心中懷抱無限可能。
身教不如境教
華德福原先是為勞工子弟所辦的學校,希望促成公平正義、代間流動;然而她觀察到,她的學校中都是被寵壞的小孩,不知民間疾苦、太過自我中心或缺乏同理心。於是她安排孩子清掃校園和社區,讓孩子透過服務學習,體會他人的需要和社區的需要。她更強調,孩子是透過大人的眼睛看世界,正如華德福的核心教育理念:「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推動環保服務行動一陣子後,孩子在學校開始自發舉辦淨灘、淨道馬拉松等活動。張宜玲校長感動不已,直說辦教育最大的安慰就是看到孩子的自發行為,而能以看到這些行為的果實,背後其實多來自老師、家長的辛苦栽種。張校長真誠地說,「華德福教育若沒有家長,可能沒辦法走得下去。」辦學的點滴都是辛苦,但看到家長這麼自發、老師們這麼專注投入,她願意吃苦當吃補。
海聲華德福的課程與遠景
而後,張校長談到海聲華德福的自然教育課程規劃。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生便學習在自然中散步,隨著年齡增長而安排各種不同課程,例如農場學習、耕種課、海洋探索等等;孩子升上國中後,透過戲劇活動、藝術仿畫、藝術史,看人類共同的掙扎和奮鬥;十年級時,更要求學生自主籌旅費到尼泊爾服務。
張校長也分享令她印象深刻的經驗。她曾帶著孩子攀登南湖大山,攻頂後,孩子們被落日的美麗震懾,一群人靜靜欣賞著日落。天色漸漸暗去時,有人以歌聲打破了寂靜,接著其他孩子慢慢加入合唱,一首又一首地唱。在他們之後到來的原住民聽著孩子的歌聲,竟感動地掉下眼淚,直說孩子的合唱勾起自己童年在教會唱歌的回憶。張校長感嘆到,一定是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虔敬態度感動了旁人。
關於從海聲華德福畢業後的規劃,她認為每個人的資質都不同,「升學可以是選擇,但不是唯一的路。」若孩子擁有多元發展、參與世界的能力,無論到哪一個行業,都能生存得很好。她對孩子的期許是,畢業時,他們知道自己是誰、可以用什麼方式參與世界。她在學校大力推動讓孩子實習的計畫,鼓勵孩子選擇有興趣的領域實習兩年,目的是讓他們清楚自己對該行業的熱情是否強烈到可以當作未來志業,相信實習後進到大學,學生比較不會得過且過、虛度光陰。有些人質疑兩年的實習時間是否花太久,對此張宜玲校長提問:「為什麼不用兩年換二十年?」學業的暫止對父母顯然是個考驗,因此她認為若要放手讓孩子去闖、去親身經歷,父母的心裏要先打破「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迷思。
教育與政治
提到政治,張宜玲校長表示學校不可能獨立於政治之外,所有的資源都在公共領域中。話鋒一轉,她呼籲在場聽眾要關心政治、甚至監督政治,看看政治有沒有善待教育,且若教育沒有走在時代的前面,沒辦法帶動人類的進化;關注如何用良性的力量促成好的公民素養,對於社會議題、政治與媒體素養都有所了解,並擁有批判式的思考——不是批判別人,而是自我批判。
給老師的建議
在演講接近尾聲時,張校長給在場的老師一些建議。關於教學專業,她誠實說到,如果老師夠專業,孩子會願意服你;若不夠專業孩子會看不起你,他們不留情的難題,甚至可能讓你陷入窘境。對於「如何在公立小學中實踐如華德福精神」,她表示要找同盟而非孤軍奮戰,她也分享親身經歷,自己以前擔任老師時,因著學校校長給她的鼓勵,她才有動力堅持不體罰孩子的原則。她勸勉聽眾,若環境帶來的大多是負能量,要找機會跳脫出來,從教育相關的講座或活動中找到力量,也結交同樣有理想的夥伴。她提醒老師們,不要讓環境帶來的無力感侵襲自己,要想辦法先自保,再向他人求救、和他人串連。
華德福教育中,無論師生都需要不斷內在成長,將養分促進自己的內在轉化。無論是學會以行動護衛環境,尋求和他人共處之道,一直到自省及自我批判的能力,在在都顯示華德福課程和生命成長密不可分。教育本來就不該只帶來智識上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能帶來生命的轉變,這是教育極可貴之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