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快訊

【教室外的天空】─訪問共學媽媽郭希瑜、江菁頌

發布日期: 2019-01-01  /  System
不太乖學堂於新年度將邀訪一系列抗拒體制慣性,進行實驗教育的勇敢女性,第一堂邀請到了暖暖蛇共學團家長郭希瑜、江菁頌。暖暖蛇為閩南語「到處跑」音譯而來,共學團以陽明山嶺頭山莊為基地向外擴散,目前已遍及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這裡的學習內容,不一定是大人決定,而是老師、家長和孩子一同討論,設計出獨特的課程。

期望孩子們跳脫學校的管理制度,能保有對知識的熱情與和探究的精神,郭希瑜與江菁頌帶著孩子全台跑透透,從生活中學習。本週將帶來共學團與孩子們成長的故事,用心參與孩子們的學習歷程,安心長成自己的模樣。2018年第一堂不太乖學堂,邀請您一起聆聽兩位共學家長與孩子們在學習上的冒險故事。


【教室外的天空】─訪問共學媽媽郭希瑜、江菁頌

暖暖蛇為閩南語「到處跑」音譯而來,共學團以陽明山嶺頭山莊為基地向外擴散,目前已遍及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這裡的學習內容,不一定是大人決定,而是老師、家長和孩子一同討論,設計出獨特的課程。

期望孩子們跳脫學校的管理制度,能保有對知識的熱情與和探究的精神,郭希瑜與江菁頌帶著孩子全台跑透透,從生活中學習,用心參與孩子們的學習歷程,安心長成自己的模樣。

兩位共學媽媽最初都是森林小學的老師,對於實驗教育並不陌生。但,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兩位媽媽決定將孩子從學校帶回自己的身邊,待在「暖暖蛇共學團」學習?

共學媽媽郭希瑜有兩個孩子,一個今年12歲,另一個10歲,其中大兒子曾在學校體制內學習,是個適應相當良好的孩子,當初郭希瑜要帶孩子自學,離開學校教育時,老師甚至還很困惑地說:「你的孩子很穩呀,你怎麼要把孩子帶走了?」很多人對於自學、共學有錯誤的印象,認為這裡是專門接收在學校適應不良的孩子的,事實其實不然,這裡確實有這類的孩子,但更多的是想要勇敢走不同教育方式的孩子和家長。

郭希瑜說,因為家住學校附近,時常就能夠聽到學校透過廣播提醒著學生不要喧譁,「我有時候覺得他們對於秩序的要求重於課程」,郭希瑜帶著點無奈的語氣說著。更進一步的觀察孩子,她竟然在孩子身上發現了「當兵的影子」。在學校教育,孩子漸漸養成了當兵才會出現的「躲長官」心態,覺得「老師最好都不要看到我,就算我沒出問題也不要看到我」。越到後來,孩子身上不求甚解的樣子越來越明顯,對於事情抱持著一種「能交差就好」的態度。甚至,原本喜愛畫畫的孩子也因為美術老師會在課堂上很兇的管理秩序,間接地影響到孩子繼續畫畫的動力。看見孩子有點扭曲的逆向成長,郭希瑜心中的擔心也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擔心孩子會失去對知識的熱情和探究的動力,因此做了勇敢的決定,要帶孩子離開學校,嘗試一個新的教育方式。

 
而另一位共學媽媽江菁頌,因為老大的心思細膩、較敏感,與人溝通時很常會執著於自己的想法,因此需要一個能夠包容孩子人際相處的地方讓他成長,再加上孩子的生理性別和性別特質不是那麼的相同,江菁頌也擔心孩子若是進入到學校教育,會遭受到異樣的眼光,因此選擇帶孩子進入「暖暖蛇共學團」,跟著大家一起「暖暖蛇」(台語:到處跑)。

暖暖蛇,在台語就是到處跑的意思,所以台灣的各個角落幾乎都有暖暖蛇的蹤跡。「我們在北區、新竹、台中、台南、高雄都有團,加加總總大概有10個。」雖然每個團都是獨立運作,但是仍會舉辦共同的教案研習,討論大家在自學上遇到的困境,或是分享好的經驗,不只是孩子,大人們在暖暖蛇也是一同進步成長。暖暖蛇的課程不是從週一到週五塞好塞滿,而是會留給孩子空白時間,讓孩子有時間摸索自己所愛,深入學習。

一般比較結構化的機構或是組織提供的教育就好像是開一間店,這間店裡面賣什麼東西已經固定了,就是架上擺的那些,而且固定時間開門、關門;但是暖暖蛇,就好像是市集,在這邊,並不是週一到週五固定時間營業,而是大家相約一個時間,各自帶著不同的菜餚,互相交換,如果有人已經帶了滷五花肉,那另一個人就會改帶客家小炒。大家帶著各自擅長的東西來到這裡,互相交換,那麼原本不是那麼會滷五花肉的家庭也能品嘗到這道菜的美味。市集結束,並不是大家就這樣散去,如何收尾,下一次要在哪裡,暖暖蛇都會做詳盡的討論,把市集越辦越好。

「不論是教案、場地、師資、行政,這些都需要由家長和孩子一起撐起。」暖暖蛇不是安親班也不是補習班,在這邊,大人並不是把孩子送進了一個學習的地方就完事,暖暖蛇靠的是大家共同的付出,一起打造最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

開始帶著孩子「暖暖蛇」後,郭希瑜常常有機會可以回南部,到娘家看看。郭希瑜一路上秉持著尊重、不打罵小孩的理念,帶著孩子成長,「一開始小孩很不受教,很會頂嘴,一但大人出現比較威嚴式的語言,小孩會跟大人對抗,剛開始帶孩子回娘家的時候,我爸爸有時候還會試探性的考一下小孩會不會背九九乘法表。」一路走到現在,孩子三年級,父親有一天語重心長的跟郭希瑜說,他發現孩子改變了,變得柔軟,自制能力也比以前強得多,更說「在這個變動性如此高的時代,你們可能是最後會存活下來那一群」,對於郭希瑜來說,這是走共學這一段路以來,最強而有力的肯定與鼓勵,她知道,這一路上自己與孩子的成長其實家人都看在眼裡。

「這群小孩長大後會變成怎樣?」這是外界常常對走實驗教育這條路的孩子的疑問,也是這些年共學媽媽郭希瑜不斷會問自己的問題。其實這群跟著暖暖蛇一起成長的孩子,沒人知道他們會變得如何,面對這個困惑,郭希瑜會跟孩子說,但到頭來,還是孩子的呈現及成長讓她有力量及勇氣繼續待在這個變動大的環境裡繼續陪著孩子成長。

「天阿,你們怎麼有辦法過這樣的生活!」外界看著暖暖蛇的爸媽,想必心中都有這樣的驚嘆。沒有師資,也缺少固定的學習場地,這樣大的不確定性跟變動,爸媽跟孩子是如何克服的?「其實在變動中,孩子跟大人都會長出韌性。」變動過後的不安,慢慢轉變成了自由,最後長成了父母和孩子的韌性。雖然處在變動的環境中,但是他們相對有了更大的自由,有更多機會可以參與小孩的教育,也有了更多的主體性。而共學這條路,不只孩子在學,父母亦然。「光是在籌備關於二二八相關課程的時候,我們兩個就到圖書館借了二、三十本的書,因為我們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對於孩子的教育,不能隨便,絕對要摸熟了,才能傳達正確的資訊給孩子,而也是因為參與了孩子的學習,讓暖暖蛇的爸媽們有機會再一次的成長跟摸索新的事物。

「說過程中沒有懷疑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條路真的很辛苦。譬如說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孩子要自主這件事情。」江菁頌說在自主的過程中,孩子畢竟是孩子,不論是人本身會有的惰性、習性,甚至是現在充斥著各種外在刺激,進入了網路世界,連大人都會迷失在其中,遑論孩子。「在這過程中,我們要如何低度提醒而不是高度提醒,自己心中的那把尺其實是會捉摸不定的。」但面對這些疑惑,她不會放在心裡,變成自己的壓力,甚至是孩子的壓力。這些疑惑,不是絆腳石,反而是共學團爸媽們的教案設計來源。譬如有一次大家在討論「孩子不喜歡拿筆書寫」這個議題,有一群做電腦軟體的家長認為:現在是APP的世代,孩子不喜歡拿筆書寫其實不必勉強,APP設計就是符合人性,它一定可以取代筆;也有一些文學老師認為文字的美是值得繼續傳承下去的。於是,家長們便開始討論,這樣的議題是不是有可能做成一份教案,帶孩子更近一步的看文字。提出焦慮,不要讓焦慮變成孩子們的壓力,而是看看大人們能夠如何一起解決。

「孩子並沒有很清楚的變成另一個樣子,但因為跟著孩子一起學,讓我看見了他真實的學習樣貌。」郭希瑜很誠實地說。其實共學並不是教育的特效藥,並非孩子一但走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就會很明顯地成長成另外一個樣子,而是因為走了「共學」這條路,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上。「因為大的那一個在學校的時間很長,光在幼稚園就讀了四年,所以身上的那些東西要脫掉其實非常不容易,有時候會看見他很明顯就是要敷衍你,要一直掏心掏肺的跟他說你在這裡不用這樣子敷衍我或是其他爸爸媽媽。」孩子在體制內教育養成的樣子,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讓他慢慢拾回對大人的信任,安心自在的學習。某一天在路上,郭希瑜的孩子在一家服飾店的前面看見了印有共學團某一位媽媽照片的海報被掛在窗戶上,他的孩子當下非常堅持的說,「媽媽,你現在趕快問她(共學團媽媽),問她這個服飾店到底有沒有經過她們的同意,把她的照片這樣掛出來?」對於要尊重別人這件事情,孩子其實是非常在意的,其他像是空汙等社會議題,郭希瑜也會帶著孩子認識、關心,「對於社會上的事情,他們不是漠不關心,他知道了,他會在意,然後用小孩的方式去接近這個議題。」

江菁頌的孩子,也有轉變。教導孩子直排輪曲棍球的老師,一開始覺得孩子非常不受教,表現出來都是不合作的態度,孩子很明顯地在試驗這位老師,兩年多來直到上個月,老師覺得孩子成長了,變得不一樣。江菁頌說,「這群孩子漸漸知道教練要他們做基本動作的道理,以前叫他們做基本動作,大家就開始說不要,只想要打球賽。我兒子其實就是以前最會吐(挖苦)老師的那個人,可是他現在聽到覺得老師說得有道理,他還會去勸新進的學弟妹要去做這個動作,這樣以後打球會更順暢。」平常幾乎不練球的這些孩子,也讓教練為之驚艷,孩子的學習力非常強,不需要大量的練習也可以發展出這樣的能力。「孩子非常享受,用自己的步調、很用力地在學習,我覺得這就是我們走這條路很珍貴的地方。」

對於想要進入共學領域的家長,兩位共學媽媽說,「其實進來暖暖蛇的爸媽幾乎都沒有過教學經驗。」如同標題所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每個爸媽不可能如同諸葛亮一般樣樣精通,但只要每個人把自己擅長的某一件事情,發展成教案,教給孩子,暖暖蛇就會擁有非常多的資源,孩子的學習也會變得更加多元。「進入共學的心態不應該是想要逃,如果是因為想逃離學校教育而進入共學,那過沒多久,你一樣會想逃離這裡。」或許每一位家長需要做的,是深刻思考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怎麼樣對孩子才會是最好的,也才能找到作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姜品帆、林靖軒
節目後製:張普熏
【教室外的天空】─訪問共學媽媽郭希瑜、江菁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