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學習這件事,回歸學生身上】─專訪豐山教學研究處主任蔡佳容、教師戴慧如、家長張腕真
發布日期: 2018-11-04 / System
你怎麼上學,走路、踩腳踏車、還是搭車?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豐山實驗教育學校,在校路封閉的期間,師生必須拾級而上,爬山上學。聽來累人,但路修好後,他們卻約定繼續手牽手,一步一階上學校。
小小校園裡,豐山施展著「將學習回歸學生」的教育魔法,孩子開始主動學、自己學,甚至能夠教同學。融入在地產業的課程,使孩子發展認同感,不再只是在家滑手機,而到田裡幫忙農事,間接促進親子、社區關係。
長出自信,是張腕真家長看到孩子最大的改變;主動學習,是戴慧如老師翻轉教室的方法;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是蔡佳容主任對孩子的期許。來自豐山實驗教育學校的老師和家長,為本週的不太乖學堂帶來遙遙山上,不一樣的學校經驗和家庭故事。
【將學習這件事,回歸學生身上】─專訪豐山教學研究處主任蔡佳容、教師戴慧如、家長張腕真
豐山實驗教育學校轉型至今一年半,目前主要的實驗是國小部混齡教學及新成立的國中部。不太乖學堂這次邀請到豐山教學研究處主任蔡佳容、教師戴慧如,與有著三個在學孩子的媽媽張腕真。
蔡佳容在平地國中有代理三年的經驗,看到大部分教學還是以老師為中心,因此她開始思索,如何將學習回歸到學生身上。105年初,接收到豐山要轉型成實驗學校、實施混齡教學的消息,正好與她的理念不謀而合,於是來到豐山。進來後感覺不輕鬆,因實驗學校在課程設計與教師思維上需要轉化,跟家長溝通、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部份,也需要付出非常多。她說,大家都會認為要到偏鄉,但實際投入的人其實不多,真正來到現場,蔡佳容表示有許多狀況是從沒遇過的,而這些都成為很棒的經驗與突破。
訪問教師,是105學年度教育部的新計畫,希望市區內在教學方面有經驗的老師,能夠一年一聘到偏鄉做支援教學。戴慧如是第一批的訪問教師,她說前兩年參與政大偏鄉實驗教育中心舉辦的師資培訓,與豐山團隊在政大宿舍同居了五個禮拜,豐山老師展現的團隊熱忱、專業對話氛圍非常吸引她,因此在申請訪問教師媒合時心無二致,就選豐山。教育工作年資近20年,戴慧如都在大型學校,後期有機會到日本參訪,看到學習共同體教室的狀況,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在豐山的半年,她開始實踐對教育、教學的想像,希望孩子會自己想接下來還要做什麼、學什麼,漸漸地,孩子發覺竟然能夠自己學會,甚至教旁邊的同學。她說,若一班三十個學生,在大班氛圍下很難嘗試,但小校的教學上,是有機會改變的。
張腕真的三個孩子分別在國中、國小和幼兒園就讀。孩子小六時,豐山開始要轉型成「實驗教育學校」,她說其實心裡蠻排斥,因為「實驗」讓家長聽起來,就像白老鼠。家長們最大的考量是國中會考,非常擔心城鄉差距的問題,因鄉村在資源和師資上都較缺乏,後來看到師資是由政大甄選,也發現孩子自主性提高,才逐漸建立對實驗教育的信任。另外,以前離豐山最近的國中,車程要一小時,現在成立了在地國中部,張腕真很慶幸,「孩子每天回來,我們也放心,不用看他一個人出去辛苦。」
最初因希望有外在刺激,張腕真帶著孩子住在斗六,大校人數多,孩子小一讀了將近半個學期,老師還認不出她是誰的家長。後來因孩子想和爸爸一起住,於是毅然決然搬回豐山。張腕真說,小校學生人數少,與老師關係融洽,遇到任何問題隨時提出,能獲得立即的指導與關心,更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村裡的大家像一家人,豐山地區的家長,想法都跟張腕真差不多,她說,只要學校有活動都很願意配合,「孩子有什麼問題,我們都會互相討論,一起解決。」
學校特色課程生活化,引導孩子了解在地資源與特色,例如實際帶孩子去採愛玉籽而不只是看課本的圖片,因此會對當地非常有認同感。以外地人的眼光看豐山,戴慧如認為過去的焗腦文化非常珍貴,於是在課程中帶領孩子探討,並找到村裡唯一的腦丁。腦丁在訪談過程指出,村裡有個過去日本人交換物資的地方,稱為吉所,當地卻沒人知道在哪裡,於是隔天再請腦丁帶著師生到現場,指出正確的位置。戴慧如說,當天去的學生有十位,而他們就是接下來傳承吉所所在的人,非常有意義。
張腕真則分享,山區大多務農,因特色課程了解務農的辛苦,孩子懂得體恤父母而主動投入幫忙,也因此有了共同生活模式及話題,家庭關係更緊密。她認為孩子參與實驗教育後最大的改變是更有自信,印象深刻在2016年底,六、七年級的孩子到台大城鄉所,以簡報介紹豐山。她看到直播影片中,孩子們在一百多人前侃侃而談,表現出來的自信讓張腕真非常感動。以家長的角度,她認為小校不應該廢除,「這些地區外界刺激少,應該讓更多資源進去而不是廢除它,讓孩子們離鄉背井。」
戴慧如分享教師在豐山的一天,「感覺上是安靜的、步調是慢的,但因為沉澱得慢,其實很深厚。」前陣子校路封閉,她六點就起床,七點前到全校學生集合的村辦公室,集合後,大家開始爬山上學。她看到要出發前,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姊姊主動去拿幼稚園、低年級的書包,後面背一個,前面背一個,中年級的孩子則會牽幼稚園小朋友,有些孩子哭鬧,就用早餐引誘他們上山。雖然校路後來修好了,戴慧如跟孩子們約定,要一起爬山上學。
抵達學校後,豐山老師大多住校,常會約七點半到八點二十的時間進行專業對話、特色課程,或領域小組的討論,形成簡單的紀錄彙整。八點半到十二點是學科領域課程時間,中午全校吃廚房煮的菜,師生一起用餐。下午是全混齡的特色課程,晚自習則有老師陪伴,也有許多住校老師利用自由時間,陪進度趕不上的學生學習。
在山上生活,戴慧如跟蔡佳容說,因為離市區遠,每個禮拜上山前必須買齊整周的食物或依靠菜車,晚餐自己準備。她們開玩笑說豐山沒有什麼地方可去,但其實村子每個地方都能去,平常在地的老師會帶大家撈溪蝦、看流星、賞螢。醫療方面,每個禮拜二、四有衛生所醫師駐診,緊急情況就直接開車下山到竹山或斗六,她們說,開車到得了的地方都不算太遠。
找對象在偏鄉會不會是問題?戴慧如回答,老師們通常星期五下午下山,星期天上來,「應該是小別勝新婚吧!」蔡佳容則打趣地說,「我們的網路很快!」大部分老師還是會以家庭為重,確實可能因結婚規劃而離開,不過豐山老師普遍年輕,目前這項隱憂尚不迫切。
蔡佳容認為,鄉村、海邊的孩子有自己存在的價值、特色,但文化刺激少,較不敢發聲。「人應該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因此她也經常思考,孩子們知道自己在豐山,但能不能夠驕傲地到外面跟別人說,他是豐山的孩子?蔡佳容希望能善用自己的經驗,使這群孩子了解他們存在的價值、發揮擁有的能力。
阿里山北邊的豐山實驗學校,有一群教師們熱血嘗試以創新的教學為鄉村孩子找出路,而孩子們不僅學業提升,跟家裡、甚至社區的關係更緊密。期待這樣的經驗可以繼續結晶、擴散,台灣的教育,會有更多不一樣的美麗風景。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徐家愉
節目後製:張普熏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豐山實驗教育學校,在校路封閉的期間,師生必須拾級而上,爬山上學。聽來累人,但路修好後,他們卻約定繼續手牽手,一步一階上學校。
小小校園裡,豐山施展著「將學習回歸學生」的教育魔法,孩子開始主動學、自己學,甚至能夠教同學。融入在地產業的課程,使孩子發展認同感,不再只是在家滑手機,而到田裡幫忙農事,間接促進親子、社區關係。
長出自信,是張腕真家長看到孩子最大的改變;主動學習,是戴慧如老師翻轉教室的方法;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是蔡佳容主任對孩子的期許。來自豐山實驗教育學校的老師和家長,為本週的不太乖學堂帶來遙遙山上,不一樣的學校經驗和家庭故事。
【將學習這件事,回歸學生身上】─專訪豐山教學研究處主任蔡佳容、教師戴慧如、家長張腕真
豐山實驗教育學校轉型至今一年半,目前主要的實驗是國小部混齡教學及新成立的國中部。不太乖學堂這次邀請到豐山教學研究處主任蔡佳容、教師戴慧如,與有著三個在學孩子的媽媽張腕真。
蔡佳容在平地國中有代理三年的經驗,看到大部分教學還是以老師為中心,因此她開始思索,如何將學習回歸到學生身上。105年初,接收到豐山要轉型成實驗學校、實施混齡教學的消息,正好與她的理念不謀而合,於是來到豐山。進來後感覺不輕鬆,因實驗學校在課程設計與教師思維上需要轉化,跟家長溝通、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部份,也需要付出非常多。她說,大家都會認為要到偏鄉,但實際投入的人其實不多,真正來到現場,蔡佳容表示有許多狀況是從沒遇過的,而這些都成為很棒的經驗與突破。
訪問教師,是105學年度教育部的新計畫,希望市區內在教學方面有經驗的老師,能夠一年一聘到偏鄉做支援教學。戴慧如是第一批的訪問教師,她說前兩年參與政大偏鄉實驗教育中心舉辦的師資培訓,與豐山團隊在政大宿舍同居了五個禮拜,豐山老師展現的團隊熱忱、專業對話氛圍非常吸引她,因此在申請訪問教師媒合時心無二致,就選豐山。教育工作年資近20年,戴慧如都在大型學校,後期有機會到日本參訪,看到學習共同體教室的狀況,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在豐山的半年,她開始實踐對教育、教學的想像,希望孩子會自己想接下來還要做什麼、學什麼,漸漸地,孩子發覺竟然能夠自己學會,甚至教旁邊的同學。她說,若一班三十個學生,在大班氛圍下很難嘗試,但小校的教學上,是有機會改變的。
張腕真的三個孩子分別在國中、國小和幼兒園就讀。孩子小六時,豐山開始要轉型成「實驗教育學校」,她說其實心裡蠻排斥,因為「實驗」讓家長聽起來,就像白老鼠。家長們最大的考量是國中會考,非常擔心城鄉差距的問題,因鄉村在資源和師資上都較缺乏,後來看到師資是由政大甄選,也發現孩子自主性提高,才逐漸建立對實驗教育的信任。另外,以前離豐山最近的國中,車程要一小時,現在成立了在地國中部,張腕真很慶幸,「孩子每天回來,我們也放心,不用看他一個人出去辛苦。」
最初因希望有外在刺激,張腕真帶著孩子住在斗六,大校人數多,孩子小一讀了將近半個學期,老師還認不出她是誰的家長。後來因孩子想和爸爸一起住,於是毅然決然搬回豐山。張腕真說,小校學生人數少,與老師關係融洽,遇到任何問題隨時提出,能獲得立即的指導與關心,更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村裡的大家像一家人,豐山地區的家長,想法都跟張腕真差不多,她說,只要學校有活動都很願意配合,「孩子有什麼問題,我們都會互相討論,一起解決。」
學校特色課程生活化,引導孩子了解在地資源與特色,例如實際帶孩子去採愛玉籽而不只是看課本的圖片,因此會對當地非常有認同感。以外地人的眼光看豐山,戴慧如認為過去的焗腦文化非常珍貴,於是在課程中帶領孩子探討,並找到村裡唯一的腦丁。腦丁在訪談過程指出,村裡有個過去日本人交換物資的地方,稱為吉所,當地卻沒人知道在哪裡,於是隔天再請腦丁帶著師生到現場,指出正確的位置。戴慧如說,當天去的學生有十位,而他們就是接下來傳承吉所所在的人,非常有意義。
張腕真則分享,山區大多務農,因特色課程了解務農的辛苦,孩子懂得體恤父母而主動投入幫忙,也因此有了共同生活模式及話題,家庭關係更緊密。她認為孩子參與實驗教育後最大的改變是更有自信,印象深刻在2016年底,六、七年級的孩子到台大城鄉所,以簡報介紹豐山。她看到直播影片中,孩子們在一百多人前侃侃而談,表現出來的自信讓張腕真非常感動。以家長的角度,她認為小校不應該廢除,「這些地區外界刺激少,應該讓更多資源進去而不是廢除它,讓孩子們離鄉背井。」
戴慧如分享教師在豐山的一天,「感覺上是安靜的、步調是慢的,但因為沉澱得慢,其實很深厚。」前陣子校路封閉,她六點就起床,七點前到全校學生集合的村辦公室,集合後,大家開始爬山上學。她看到要出發前,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姊姊主動去拿幼稚園、低年級的書包,後面背一個,前面背一個,中年級的孩子則會牽幼稚園小朋友,有些孩子哭鬧,就用早餐引誘他們上山。雖然校路後來修好了,戴慧如跟孩子們約定,要一起爬山上學。
抵達學校後,豐山老師大多住校,常會約七點半到八點二十的時間進行專業對話、特色課程,或領域小組的討論,形成簡單的紀錄彙整。八點半到十二點是學科領域課程時間,中午全校吃廚房煮的菜,師生一起用餐。下午是全混齡的特色課程,晚自習則有老師陪伴,也有許多住校老師利用自由時間,陪進度趕不上的學生學習。
在山上生活,戴慧如跟蔡佳容說,因為離市區遠,每個禮拜上山前必須買齊整周的食物或依靠菜車,晚餐自己準備。她們開玩笑說豐山沒有什麼地方可去,但其實村子每個地方都能去,平常在地的老師會帶大家撈溪蝦、看流星、賞螢。醫療方面,每個禮拜二、四有衛生所醫師駐診,緊急情況就直接開車下山到竹山或斗六,她們說,開車到得了的地方都不算太遠。
找對象在偏鄉會不會是問題?戴慧如回答,老師們通常星期五下午下山,星期天上來,「應該是小別勝新婚吧!」蔡佳容則打趣地說,「我們的網路很快!」大部分老師還是會以家庭為重,確實可能因結婚規劃而離開,不過豐山老師普遍年輕,目前這項隱憂尚不迫切。
蔡佳容認為,鄉村、海邊的孩子有自己存在的價值、特色,但文化刺激少,較不敢發聲。「人應該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因此她也經常思考,孩子們知道自己在豐山,但能不能夠驕傲地到外面跟別人說,他是豐山的孩子?蔡佳容希望能善用自己的經驗,使這群孩子了解他們存在的價值、發揮擁有的能力。
阿里山北邊的豐山實驗學校,有一群教師們熱血嘗試以創新的教學為鄉村孩子找出路,而孩子們不僅學業提升,跟家裡、甚至社區的關係更緊密。期待這樣的經驗可以繼續結晶、擴散,台灣的教育,會有更多不一樣的美麗風景。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徐家愉
節目後製:張普熏
相關連結
【將學習這件事,回歸學生身上】─專訪豐山教學研究處主任蔡佳容、教師戴慧如、家長張腕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