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概論&另類教育哲學(九)|朱佳仁:從我是誰出發,思考要做怎樣的教育
發布日期: 2018-09-01 / System
20180901[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實驗教育概論與另類教育哲學 三峽原來學苑朱佳仁老師]
「原來學苑」所在是三峽山間的一棟古樸屋舍,離市區有點距離,離教育工作者計畫平時的活動區域──政大更是遙遠。學員陸續抵達後,情緒都有點高,四處走動拍照;等到主講者學苑苑長朱佳仁老師請大家圍圈坐定,並表達歡迎之意後,突然全都鼓掌了。小朱老師體會到學員進山之不易,同情理解地說:「對,我們這裡很遠,很偏僻的地方」。
在這裡共學的學生,每週有三天搭公車到山下的大寮茶文館後,就順著髮夾彎往上爬,是他們例行的健行路線,因此他們的體力都很好。
小朱老師將課程規劃為三個單元:
Section 1「我是誰?/我在什麼系統中」,老師以預先寄發給學員的三篇文章──《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第3章〈懷恩師〉,以及《第五項修鍊:學習型學校(上)》中的〈「學習型學校」的概念〉和〈敬重一個吻〉──為對話基礎,融入自身教學經驗跟大家分享並討論閱讀心得,以此了解教育工作者個人的能力與傾向在哪個向度。然後,進一步架構出實驗教育教師在哪一種系統之中,以及這系統與傳統學校系統的差別。這一單元,老師穿插講述自身自工作以來,遇到的衝突與解決過程和結果。
Section 2「原來學苑分享」,小朱老師帶著學員做「動態與靜態靜心練習」,都是可持之以恆地應用在教學場域的實作活動。
Section 3「旅程的開始、分享與Q&A時間」,老師以本身的教學經驗──從毛毛蟲學苑到種籽學苑再到原來學苑──說明自己在機構中的經歷,以及個人和團隊從理念到落實需面對的現實與挑戰。特別是「個人如何尋找或是創立一個能夠實現自己理想的場域,進了現場如何在堅持理想與妥協中平衡」,更呼應了學員們當下的狀態與需求。
Section 1 我是誰/我在什麼系統中
課程規劃小組希望小朱老師談談「教師形象」。在實驗教育場域教了二十年的老師覺得自己「是活化石」,因為「現在還在」。但每個人的場域和狀態不同,也沒有一套完全可以移植的制度或做法,所以老師說她就是就自身經驗做分享,提供一個看待事情的角度、思考事情的方法。
1.進入實驗教育領域
1995年當小朱老師還在大學就讀時,因為她的父親跟毛毛蟲學苑創辦人李雅卿女士相識,所以就到學苑當數理科教師。當時學苑剛成立一年半,仍在草創推廣期,因此老師也參與籌備和一起開會,經歷了團隊成員因理念歧異而起衝突的過程。
老師說,任何新的實驗學校在草創期都會經歷這些衝突,會吵架,這也是一種溝通方式。通常理念上會起衝突是因為大家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卻很難說清楚要什麼,這要有相當的共識。在辦學開始吵架會造成學生流失,心理上會不捨卻是必經的過程。
2.實驗教育的三種類型
臺灣實驗教育沒有一定的樣貌,它是一個光譜,有華德福、蒙特梭利、自學共學等等,老師將它分成三個類型:一、理念型,像華德福、蒙梭;二、由「教主」產生的方式;三、從團體裡生出來的。
前兩者在一開始的穩定度最高,動盪性最小,但第三者沒有明確的指示,是一群人一起辦學──就像結婚一樣──在班級經營的尺度等各個理念都會有所不同。實驗教育團體講究團體共識,學生可以看到每位老師的樣貌,但若沒有適當信任會有很多摩擦,例如對學生的忍受度、環境髒亂等等想得到的點都有可能變成摩擦的來源。
3.剛啟動時不可避免的亂
從一開始的毛毛蟲學苑到後來的種籽學苑,二十年間總共搬了三次家,最後搬到烏來信賢部落。早期苑長任期短,通常不到一年就離開,權力轉移到教師身上;當時挑選師資的條件是人的本質比教學技術重要,但參與辦學的部分家長看法執異,因此摩擦衝突難免,也造成團體剛開始啟動時不可避免的亂。轉變動盪之際,小朱老師接手擔任苑長,原本走到只有二、三十人的毛毛蟲,到暑假招生後變成有七、八十人的種籽,因為是自由學校,沒有考試、沒有處罰,仍處於有點混亂的狀態。
4.心不安到心安
那時從國外回來的丁凡幫了很大的忙,她引進法庭制度,並且跟實驗教育界的前輩師長討論後,認為可以不用跟外面法庭一樣,可按照自己需要來制定。後來看到國外文獻研究實驗團體通常需要五年才能穩定,小朱老師以「我們還沒五年」來安慰自己,再看到小孩在過程中的轉變和氣質確實有所不同,才感到安心,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風格慢慢有信心。但新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常會質疑甚至充滿疑問。
二十多年的教學經歷讓老師發現,會不斷自我質疑其實是好的態度,因為關心小孩、對孩子在意,才會把這疑問一直帶在身上也會不斷檢視,這其實是正常的。帶著一點點懷疑繼續前進,是個很不錯的態度,反而太過有自信未必是好。
5.確定「我在什麼系統中」
小朱老師提醒在場學員,做實驗教育要先確定是要外國進來的呢?還是跟著教主或跟自己的夥伴走出來的?
老師說,認識外國來的實驗教育,最好先讀原作認識其精神,真心喜歡其理念,再去做,有許多充滿光輝的老師,都是理念內化後的狀態。同時,經過讀經典、認同原典理念後,也比較不會淪為形式上的追從者。
教主型的實驗教育好處是天塌下來也有教主擋著,困難點是當教主看到和你看到的不一樣時,老師會夾在教主和學生中間,因此教主能不能溝通很重要。老師建議,不管是在哪個團體最好是參與他們的決策系統和過程,看看總決策者是誰和開會的氣氛,才知道這個團體是不是ok的。對新加入一個實驗團體的老師們更加需要去理解與確認這一部分。
6.實驗的是什麼東西?
實驗教育主要進行三種實驗:一是課程的實驗;二是教法的實驗;三是組織的實驗。做實驗教育至少要動到其中一個才算,審議委員在審議計畫案時主要也是看這三個,例如課綱可以丟掉另立系統,但要說明另一套要的是什麼?或是相信小孩能對學習負責?在組織上,決策、班級也可以重新編組,甚至大到學校的課程不存在。
《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
小朱老師說,彼得.杜拉克《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這本書是她在學校動盪時期的一個支撐力,書的第3章「懷恩師」一篇,寫到兩種教師類型。實驗教師也要問你自己,你到底是什麼樣老師,適合什麼樣的場域?你相信什麼理念?你的特質在哪裡?要找一件你自己做起來得心應手並感到快樂的事,花一點力氣,會獲得一點成果。同時,覺得自己適合帶個人家教的人也可以試試帶自學團體,慢慢拓展出去。這樣,花的力氣就不會變成在對抗自己或工作的力量。老師認為,現在的教育實驗很缺教師,有心者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團體。
《第五項修鍊:學習型學校(上)》〈第一部第一章2.「學習型學校」的概念〉、〈第二部第四章6.敬重一個吻〉
老師以《第五項修鍊:學習型學校》為基礎,說明從事實驗教育要有系統的概念──要能跟周圍人事條件建立友善關係。實驗教育團體是以教育理念為核心,由親師生三者互動而成的一個系統,是位在各種資源進來的系統裡面,在最單純的家長幫忙和學生配合的親師生關係之外,還有教主、基金會、社區……。一個團體進駐對社區一定會造成干擾,因此必須敦親睦鄰,深耕社區關係,不能當高姿態的空降部隊。此外,還有媒體、社群等等外界關係需要處理。教學要成功無法單靠一人,還需要處理周遭許多關係。
7.沒有一個「上頭」的共學團體
小朱老師接受鄭同僚老師的不太乖學堂訪問時,鄭老師問她:為什麼一做做二十年?老師說,因為這個環境很自由。她說,沒有「上頭」,顧慮的方面較少、較自由,唯一的顧慮是家長和同事。但自由的代價是要負責任,因為沒有上頭幫你擋。
沒有上頭的共學團體,會有老的老師跟新的老師的關係。在團體中,通常待的年限較久會有比較多的主事權,但無論年資高低,帶團體者在團體中要保持基本的態度與禮貌,要包容新手、孩子、老師有犯錯的可能,不要直接指責同事和學生或家長要求他們修正。另外,有時候家長會把個別小孩的問題擴大成所有人的問題,這代表家長也要需要跟著一起調整,因此教師必須透過茶餘飯後閒聊交流溝通彼此想法,想辦法讓親師一起成長,這樣團體才能期待走下去。
Section 2 原來學苑分享──動態與靜態靜心練習:帶靜心活動,它是這個學校很重要的部分。
覺性:這棟屋子是屋主自建,蓋古色古香的建築。從屋主自家住宅到變成民宿,再到成為一個道場,最後原來學苑進駐,一路留下些遺跡。例如,原本就貼有很多的「念住上梯」、「念住下梯」、「念住開門」之類的紙條,學生說,這學校到處都是「念住」好好玩喔,所以沒有把它拔掉。進駐時沒什麼規劃,打掃、整地中一邊想一邊恢復,「念住」等等也符合團體理念,所以,盡量恢復,現在由27個學生一起維護。
念住上梯,是意識到自己在上樓,感受到自己腳與木板的貼合。老師認為,覺性的來源來自於觀察,萬事萬物有一個樣式的來源。讓學生對所在的環境和發生的事情有一個覺醒。到任何的環境裡要先觀察。
教學時也透過各種形式培養小孩的觀察推理能力,例如小朱老師現場帶學員從「畫方格子」的過程中,學習數學推理的過程。老師說:數學教育中pattern(模式)是很重要的,世界萬物皆存在著模式。
1. 畫方格子(小朱老師畫前四個,學員推論畫出第五個圖):四格間有個規律在。
→覺性源自於對生活的觀察,孩子要先學會觀察,到任何場域要先會用五感去觀察再去行動。
2.第二個活動「身體靜心」──偶爾需要靠你的身體去行動,放空腦袋
→學員分享:好玩、沒有對錯,不會覺得奇怪丟臉。
3.推手:兩人一組,推手。人的同理不只是腦袋上的同理也靠身體的同理。後者比前者快而有效。
4.禪走:一步一步腳掌全然貼地,覺知腳掌接觸地面的感覺跟身體移動的感覺。
5.靜坐:不要去批評自己,若有些念頭冒出來,去感受那些念頭是很有效的。
Section 3 Q&A
學員們好奇的問題包括當初小朱老師從國外回來後為何沒回種籽?原來學苑所在地的來源?課程如何安排?特別是關於團體的「討論的文化」要怎麼樣形成?體制內教師、實習老師如何形成團體的氛圍?引起更多的呼應。
老師認為,「討論文化」首先是從團體生出來的實驗教育需要建立的基本,也是根基於信任。建立討論的文化:能不能做實驗?看能不能營造討論的文化的氣氛,要如何營造是很重要的議題,也是溝通的技巧。由上面的人建立討論文化是最好的,可以先藉由引進形式或設立某些儀式嘗試去建立,會比較快把精神做出來。例如生活討論會,提醒孩子批評前要先找出理由;尊重每個參與者思考事情跟表達事情的方法。設一個安全的警戒,共識到這個方式對我們最好。例如剛開始帶遊戲是因為身體的遊戲讓我們鬆開一些原來的固著。通常團體做出來的不會是任何一個人所設想的一條路,而是經過討論後出來的第三條路,只要是討論出來的結果,就要尊重。
另外,小朱老師提醒在座教育工作者,不管投入何種教育領域,教學法要跟自身的個性要和拍,教育理念也是,而且若要投入就要全心投入。天生的老師是有的,好的典範在,有助於打開學生往外看或接觸新的世界的那扇窗;但經驗不能代表一切,要突破經驗的慣性,打開經驗。教師願意試著去做一點點改變就能做很多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