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系列演講|利人,讓教育更美麗 |黃錫培校長

發布日期: 2018-08-31  /  System
20180825「我的華德福參學與辦學路」系列演講 之五

雲林山峰篇 黃錫培校長

這次華德福講座移師紀州庵文學森林,黃錫培校長起了個大早,從雲林遠道而來。主持人鄭同僚老師說,自他認識黃校長以來,他那誠懇的微笑一直沒有改變,總帶給人一種安全與踏實的感覺。
黃校長從一張照片開始,與我們分享山峰,樸實無奇,卻實實在在走過的故事。他站在小山丘上的道路告示牌邊,遙指遠方的道路。黃校長說,站在比較高的地方看得見不同的風景,但大家不是我,不知道我所看到的是何樣的風景。在陪伴山峰小校的過程裡,他彷彿看見了台灣小校困境的解決之道。

§ 大尖山下的國小

山峰這所小校位在雲林古坑的深山中,校園旁邊就有一個咖啡園。說到這所小學的創立,可說是當地居民自發性的籌辦。在早遠的年代,這裡的孩子因地處偏遠,往往必須跨溪去外地上學。溪流深受天氣影響,一場大雨,河水暴漲,可能就會威脅孩子往來家園和學校的道路安全。因此教師們在上課時,眼瞥遠方天色不對,烏雲密集,就必須中斷課堂,催促孩子們回家。因此課程總是這樣斷斷續續。當時社區長輩見此問題,決定投入山區興學,而建立了這所位在大尖山下的山峰國小。
山峰國小的舊校區,是傳統三合院式建築,在過去學生的巔峰時期,曾高達一百五十多位學生,大家窩在不足的校舍空間,常常要一半看前面的黑板,另一半看後面黑板進行不同課程。黃校長打趣說,很早這裡就有混齡的情況發生。
後來因為青壯年人口外移,社區嚴重老化,學生數量銳減,最差的情況只剩二十幾位學生。學校面臨被裁併的危機,深愛這個社區的長輩們意識到這個學校的重要性,見狀挺身而出,積極為這個學校發聲。

§ 學校是社區的心臟

當時宜蘭的華德福教師團隊準備來到雲林辦學,縣長蘇治芬也十分重視與支持小校的轉型,故選了一所海線的小校潮厝國小做實驗教育。社區的家長們聽到這消息,也想極力爭取在山峰試辦,便努力跟縣府洽談。家長們自發性在社區進行連署,也多次向縣長請願,甚至在社區舉辦公聽會,讓長輩們也能了解。當時長輩們聽到華德福是教孩子要孝順的教育,也就都欣然支持。
除了家長的全力投入,黃校長說,當時學校的老師也是讓山峰能夠成功轉型的關鍵。身處偏僻的鄉村,教師的流動率本來就高,這裡的教師深刻意識到這所學校是屬於社區而非他們的;而這所學校也是社區的心臟。他們深受家長的熱誠感動而接受與支持學校轉型。儘管當時很多教師必須調動而無法留下來,他們也都在後面默默協助華德福的籌備。在草創期間,最辛苦的一群人,也莫過於為孩子備課的老師們,沒有教科書的輔助、一切自編教材、對不熟悉的教育氛圍重新經營……當時校長常常看到老師們自主留校備課到晚上,對著黑板一次次練習畫圖,校長知道老師各個都有沉重的備課壓力,他扮演的角色則是催他們回家休息。他向大家分享,給學校最大的支持,其實就是好好愛學校的老師。

§ ​「一個不分社會背景,所有人都可以上的學校」(魯道夫.施泰納)

一次大戰結束,華德福在德國創立,這個教育的根本是為了反省殘忍的大戰中人性缺少的善美真,試圖找回那塊失落的拼圖。華德福教育的理念是開放給任何人,不論其職業或階級,都可接受教育,也讓社會底層的工廠子弟能夠受惠。
黃校長經營山峰時,也努力貫徹這個理念。他認為身為一所公立小學,應該要分享資源,開放給任何人,因此希望提供每一位孩子公平參與華德福教育的機會。雖然近來幼兒園搶手,仍以弱勢家庭與在地居民為優先。

§ 最美的教育圖像:身教

山峰華德福小學裡,每天早上老師從與孩子握手,讓彼此感受手的溫度開始。黃校長說,先有健康的關係才能有健康的學習。學校裡,孩子、家長與老師的關係,也因華德福變得不同。老師們慢慢學習給予孩子空間,慢慢接受不那麼美麗、不那麼穩固的作品,期望孩子有更多親自動手的機會。家長也幫助學校很多,到目前為止,每年約有一千人次左右的家長參與志工服務,讓老師擁有更多時間備課。
校長描述一幅很美的圖像,在每一次的家長工作日,家長一同參與學校環境清潔活動。他總是看到很多孩子與父母打掃時的身影幾乎一模一樣,他很感動,也相信這就是華德福強調的理念:身教。

§ ​學校是社區轉變的開端

學校也積極和社區找到互助共生的模式,山峰地區附近盛產竹子和柳丁,剛好也有社區長輩懂得如何種田,於是也就找了塊地,讓學生體驗耕種,透過耕種找到土地與人的關係。
為了讓孩子吃得更健康,於是也跟附近從事友善或有機耕作的農民採購有機無毒蔬菜。很多時候,新的想法萌發首先從學校開始做起,後來影響整個社區也開始轉變。例如,在尋找有機農業過程中,也尋求與許多雲林在地的青年農夫合作,他們將蔬菜以便宜的價格賣給學校,提供孩子健康的營養午餐。更深入與他們聊天當中,才發現他們時常感嘆,多半他們花心血培植的蔬菜都隨著市場機制被輸往大都市,反而在地的孩童無法吃到。校長進一步思考,雲林雖是台灣的糧倉,但農藥的使用量也不少,若能從學校開始出發改變這樣的循環,想必能進一步影響整個農業生態、飲食文化,甚至更長遠解決目前健保沉重的負擔。

§ ​學校遇到的困境

由於來到山峰就讀的小孩中,不少是家長從外地慕名而送來,遠自台北、高雄、宜蘭都有。也有一群家長是從學校創立之初便參與其中,十分熟悉華德福運作的模式。因此有些時候會因為對某些事情的看法不同,而與在地的家長有所謂「這樣華德福、那樣不華德福」的分化和對立。黃校長也苦思如何解決此一問題,他舉了兩個例子:
一個是每週三在校園固定角落所舉辦的友善小舖。原來是有種菜自銷的家長在學校慶典時到校園分享擺攤,後來受校長邀請固定每週前來,讓買菜的同時也是情感交流的時刻。大家來買菜也會自然而然偶遇其他家長,此時就可以交流一些最近在學校或社區發生的大事,認識彼此也凝聚共識。
另一個則是守護螢火蟲棲地的活動。原本山峰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許多遊客前來,雖有觀光收入,但隨著遊客過多超過環境負載力,螢火蟲數量也隨之銳減。為了未來長久的發展,學校於是與社區協商討論守護螢火蟲棲地的可能。透過此活動,一些深愛社區的長輩毅然挺身而出支持。守護棲地的漫漫長夜裡,反而成為志工們彼此談心、交流的時間。每年守護活動過後,志工們也會自辦晚會感謝彼此,有時社區長輩上台帶頭做做伸展操、孩子們也展現他們的琴藝,大家在歡愉的氣氛中凝聚了社區向心力。
黃校長說,經歷這些事情,他彷彿看到台灣族群融合過程的縮影。更深刻堅信,「共好」是台灣未來要走的路。大家必須有交集,要看見別人的存在,而非只有自己而已。

§ ​幼老共學,三代同堂

黃校長希望照顧的,不只是孩童,還有整個社區。校長說,原本山峰是逐漸高齡老化的社區,隨著孩子回流,他感覺到老一輩居民的氣色、面容也漸漸有所改變,好像感受到孩子們注入給這個社區活力。黃校長也努力經營社區與學校的連結。他邀請耆老到校分享當地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希望借助他們可以讓孩子對家鄉有更深刻的認識以及培養在地的情懷。
考量當地交通不便性,黃校長也和政府溝通,爭取學校的營養午餐也能分享給當地老人,開辦長青食堂。利用原來三合院式的舊校舍,一邊作為幼兒園使用,一邊則是長青食堂,校長笑著跟老人家說,不用怕沒機會看孫,因為全校的孩子都是你的孫子。
除此之外,山峰華德福小學也確確實實扮演了社區傳統文化承續的角色。每逢社區拜平安,學校便與社區共襄盛舉,母親節也會邀請各個家庭準備菜餚一同分享,年底的冬至則會搓湯圓,由孩子們親自送暖到社區長輩手中。如此共構一幅與在地共生的美好圖像。

§ ​陪伴孩子一起跨越

黃校長最後秀了一張圖,是一群孩子運動會中進行兩人三腳的瞬間。校長說,山峰希望看見的圖像就是「陪伴孩子一起跨越」。就像在這項運動中,孩子們必須帶著身邊的伙伴跨越所有的障礙物,一同進退,直到終點。校長同時也提醒,華德福教育不僅是小孩的教育,也是大人的教育。在共同經營的過程裡,常常大人更容易因為本身習慣或熟悉的模式而很難做出跨越與改變。到底教育的過程是老師為孩子點燈呢?還是孩子為老師點燈?黃校長拋下了一個深遠的問題。
演講的尾聲,校長很感謝籌辦過程中遇到很多貴人天使幫助,儘管有財源不足,或很多辛苦需要克服,但因為總是有人默默付出愛心,甚至協助學校硬體如地板與黑板的設備更新,而能走到此。這些都使他更加篤定,「共好利人」會是山峰一直堅持不變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