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學校和社區的互助共生模式|實驗教育亮點

發布日期: 2020-07-10  /  System
聽到學校要放暑假了,社區的阿公、阿嬤說:「唉啊!要變安靜了!」這些老人家平時都會坐在村子以前的柑仔店前聊天,上學、放學時間會有很多小孩經過跟他們說:「阿嬤好!阿公好!」這些孩子都是雲林縣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的學生。

華德福教育學校成立於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隔年(1919年),奧地利學者「人智學派」創始人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1861~1925)應德國企業家之邀,為華德福‧阿斯托里亞(Waldorf-Astoria)捲菸廠員工創辦一所子弟學校。華德福教育的根本,是為了反省殘忍的大戰中,人性缺少的善美真,試圖找回那塊失落的拼圖,進而提倡一種開放給任何人,不論身分、職業、階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教育理念。

在臺灣雲林,2011年轉型做華德福教育的山峰國小所致力推動的,也是這樣的一個教育理念。2012年到校任職的黃錫培校長認為,身為一所公立小學應該要分享資源,開放給任何人,因此希望提供每一位孩子公平參與華德福教育的機會。所以雖然近幾年來山峰國小附設幼兒園名額供不應求,校方仍堅持讓弱勢家庭與在地居民優先入學。

孩童之外,校方希望照顧到的還有整個社區。考量到當地交通不便,校方跟政府溝通,提計畫,爭取將學校營養午餐制度擴及當地長者,將原有三合院式舊校舍,規劃為「長青食堂」。食堂對面規劃為幼兒園,校長跟社區長輩聊天,談到學校的孩子時說:「恁毋免驚嘸機會看孫,因為全校ㄟ囝仔都是恁ㄟ孫仔」。學校轉型之前的山峰社區,原本是個逐漸高齡老化的社區,這幾年隨著孩子回流,老一輩居民的氣色、面容也漸漸有所改變,好像感受到孩子們注入這個社區的活力。

為了讓社區與學校有更緊密的連結,校方邀請耆老到校分享當地歷史文化發展過程,讓孩子對家鄉有更深刻的認識並培養在地情懷。家長和學童也在參與歲時節慶活動的過程,學習並承續社區傳統文化,例如,共襄盛舉社區拜平安,母親節時邀請各家庭準備菜餚一同分享,年底冬至搓湯圓由孩子親自送暖到社區長輩手中。學校與社區共構一幅在地共生的美好圖像,而這份美好來自於雙方人事多年的磨合與努力。

一、大尖山下的國小

山峰國小是一所位在雲林古坑深山中的小校,學校的創立,來自當地居民自發性的籌辦。五十多年前,這裡因地處偏遠,有溪,沒有路和橋,學童必須跨溪下山去古坑國小讀書。溪流水勢受天氣影響,一場大雨,河水暴漲,就會威脅到孩子的行路安全。因此教師在上課時,若瞥見遠方天色不對,烏雲密集,就必須中斷課堂,催促孩子回家,課程也因此斷斷續續,甚至有孩子被水沖走。地方長輩不想讓這種事再發生,也希望孩子能穩定學習,因此號召村民興辦學校,捐地、出錢、每戶出人力出工,一起籌建這所位在大尖山下的國民小學。

山峰國小舊校區是傳統三合院式建築,在過去學生人數高達一百五十多位空間不足時,常常有兩個年級共用一間教室,要一半看前面的黑板,另一半看後面黑板,同時進行不同課程。黃校長打趣說,很早這裡就有混齡的情況發生。後來因為青壯年人口外移,剩老人,學生數量也銳減,最差的情況是只剩25位學生,社區也變得很安靜。那是2010年間的狀況,同時期有許多小校都面臨被裁併的問題,必須另尋出路,找不同的可能。幸運的是,這個社區的長輩們一直都很重視這個學校,願意再次挺身而出,為學校發聲。

二、由下而上促成的華德福教育學校

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是臺灣目前為止,少有或僅有的一所「由下而上」──「我們社區要改變」──而成立的學校。很多社區居民很愛自己的學校,而他們的愛往往就是保持現狀,因此當學童減少、學校空間閒置、廢掉,地方就只剩老人。但是在山峰,黃校長看到社區長輩的身教所帶出來的是一種新的觀念──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不是等著人數沒有了,要裁併就裁併、沒有就沒有,不是改成常照或遊客中心也可以的態度;「不是,他們就是要學校」。

當家長知道學校可能被裁併,就去拜訪社區長輩問意見。「阿伯!阿伯!學校目前的命運有可能要被裁併,不知道您的想法是什麼?」這位長輩說:「唉啊!年輕人,我們從沒有學校爭取到有學校,怎麼在你們手上把有學校變成沒有學校?」就這樣,年輕一輩感受到學校存廢的責任與壓力,就開始去找人支援、想辦法。

那時候有一對父母有一位發展遲緩和聽障的孩子,他們認識宜蘭慈心華德福教育和相關師資,也思考在雲林這塊土地上,孩子的教育是否能有不一樣的可能;而當時雲林縣長蘇治芬也十分重視與支持小校轉型,願意協助找學校試辦。山峰家長聽到這個消息,覺得可能是個機會,就決定去試試看,找縣長請願,跟縣府洽談,但沒有成功。因為2011年時還沒有「實驗三法」,加上是實驗性質縣府採保守小規模試行,所以決定讓特色小校潮厝國小去做就好,山峰國小還是得被裁併。

但家長們沒有放棄,繼續找社區居民連署,還在社區辦公聽會,讓長輩們也能理解華德福教育會重視生活教育和當地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會感念先人對地方的建設。當長輩們聽到華德福會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就支持再請願,告訴縣長「我們就是想這麼做」,最後總共有一百多人連署,實際上社區沒住那麼多人,是長輩去找兒子、女兒回來簽的成果。

地方長輩願意支援連署,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叫華德福,是聽說華德福教育會教孩子孝順和重視自然生態,跟他們看重地方自然環境和農業相同,而且在宜蘭好像有很不錯的成績,所以就試試看。究其根本,還要加上長輩想要保住學校的心意,一路堅持,才能在各方紛擾人事的評議、詰難和輿論壓力後,取得轉型的機會。所以,現在雲林有兩所華德福小學。

三、教師的力量是關鍵

「社區要有學校」是共識,除了家長的全力投入和地方長輩的支持,當時校內教師也是讓山峰國小能夠成功轉型的關鍵。山峰國小地處山村,教師流動率原本就高,教師深刻意識到學校是屬於社區而非他們的。另一方面,這所學校環境很好,一個班級只有三、四個孩子,那時候又有特偏加籍,若能安住,其實是個適合教書教很久的地方。對這些老師來講,若很堅持學校就是不要改變,學校就很難改變。但這些老師對社區很有感情,瞭解這所學校是培育地方子弟之所在,是社區的心臟,同時,也受家長的熱誠所感動,所以多數都能接受與支持學校轉型。

當這些原先在校的教師說:「好,我們願意成全這件事情」的同時,也表示他們要全離開,因為若沒離開,他們必須去接受二到三年的華德福師訓,這對一些年屆退休的教師,其實頗為難。但儘管當時這些教師必須調動而無法留下來,他們也都在默默協助華德福的籌備,帶著家長和老師去認識社區、拜訪居民。這些教師給的是祝福,因為他們與學校和社區間的連結並沒有斷裂,過程中,展現出這些教師對社區的一種難能可貴的情懷。

學校轉型的一連串改變都在2011年左右開始,當時也有一些國外華德福教師來評估環境,也認為山峰社區是一個適合辦學的地方。校方依照程序做社區溝通、教師溝通,也辦理入學說明會,並幸運的在極短時間內就完成。接著就重新招募對華德福有興趣或有經驗的新教師,不過,當時有經驗的華德福教師比較少,所以必須重新做師資培訓。

1919年德國華德福教育學校初創時,教師受過兩個禮拜培訓就要上臺執教,山峰華德福草創期間的師培總時數算起來也在兩週左右。當時,最辛苦的一群人,也莫過於這群全新聘任,全心全意為孩子備課的老師們。他們沒有教科書,一切教材自編,對不熟悉的教育氛圍也得重新經營……,即便到了第二年,黃校長還常常看到教師們自主留校備課到晚上,對著黑板一次一次練習畫圖。面對教師的自我要求與沉重的備課壓力,校長所能做的是催他們回家休息,他說,給學校最大的支持,其實就是好好愛學校的老師。

四、唱歌就可以安靜──教師面對的衝擊

2011年8月,山峰國小轉型為華德福教育學校的第一學期開學,有六位新生,在地和外縣市各三個,共有45名小學生,除了山峰原來的學生,多數來自宜蘭的華德福學校,也有臺中來的。另外,還有掛籍在麥寮中學的國、高中生53人,一起在山峰校區上課,國中部本地學生不多,只有少數幾位。隔年2月下學期,又轉入22名原學區外學生,人數快速成長。相對的,才受過兩週師訓,一切從頭學起還在摸索磨合期,又面對地方與華德福教育理念家長高度期待的教師,壓力也加重許多。

傳統師範院校培育出身的黃錫培校長以自己為例,說明2012年他到山峰國小,初次接觸華德福教育時所受的衝擊。例如,他發現集會時不是像一般那樣老師在前面講話:「安靜~大家不要吵了,安靜~要開會了~」,而是唱歌,這跟他所認知的完全不同──「唱歌就可以安靜」。原來,班級經營有比較溫柔的方式,它是一種跟傳統師範體系培育課程,完全不同的教育脈絡。

學校一開始是家長領導教師,因為家長有很多是孩子幼兒園時就讀華德福學校,他們知道什麼叫華德福。教師受到的衝擊很多,包括對待孩子的方式,例如上課的時候孩子躺在地上要不要管啊?我管他是不是就不華德福了呢?孩子不想上課去外面玩,這樣也沒有關係嗎?在短短的兩週培訓,並沒有談到這些實務面的問題。後來國外的老師來,看到孩子的狀態說:「上課怎麼躺這樣?」、「上課就是要坐好啊!」……教師們才確定,對!上課就是要這樣。草創期就是比較混亂,兩年到三年後才走得比較順,但也有家長就因此離開了,因為當家長有一個教育理念,「當他們要時,力道就很強,會有一個很高的理想」,所以一看到學校沒能符合他們的理想,就會選擇離開。

草創期的校方,除了必須照顧在地家長與學生的需求,也得因應學區外家長對華德福教育理念的要求來轉換學校運作模式。許多教師原本不會畫畫,但考量到孩子看到的東西比較是圖像式、故事式的,加上教師自我要求的人格特質,因此常常到晚上七、八點,還在教室畫黑板。校方也必須想方法把華德福教育系統結合到社區產業和活動中,例如社區以前不是種咖啡,也不是種竹筍,而是在梯田種稻,所以,學生就會在期末夏季演出時,以戲劇的方式呈現地方農作勞動的故事。在學校轉型的頭幾年,教師團隊承受相當多的關注和壓力。

​五、學校遇到的挑戰與對策

現在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有新、舊兩個校區;在社區裡依地勢來看,上面有一個張奶奶、底下有一個小木屋,都是從各地移民搬進來的房子;小學有六班、幼兒園一班,全校學生一百人左右;整個校區裡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在使用,由於校地空間不足,中學是在組合屋上課。黃校長不無感慨地說,現在臺灣學校在組合屋裡的大概有三種狀況:地震學校垮掉重建暫居組合屋、校舍改建補強暫居組合屋,另一個就是華德福學校,這是校方目前最大的困境。

在九年前學校剛轉型時,校方所面對的主要挑戰則是外來居民與當地居民間,如何相互瞭解、共處與合作。由於來到山峰就讀的小孩中,不少是家長從外地慕名而送來,遠自臺北、高雄、宜蘭都有,社區居民原本就質樸好客,就是很開放歡迎人來,但在地人會有一種保護的姿態──歡迎你們來,但還是會有一種保護態度,是一種動態的狀態。相對的,外來的家長因為比較有華德福教育的經驗,也有一群家長是從學校創立之初便參與其中,十分熟悉華德福運作的模式,姿態上會不一樣。有些時候會因為對某些事情的看法不同,而與在地的家長有所謂「這樣華德福、那樣不華德福」的分化和對立,如果當時他們表現出的是「因為我懂,所以知道你很辛苦」,就會很不一樣。

後來,校方透過幾個方法來促進雙方的相互理解。一個是每週三在校園固定角落舉辦「友善小舖」。它原是有種菜自銷的家長在學校慶典時到校園分享擺攤,後來受校長邀請固定每週來,在買菜時就會有更多不同的對話出現,例如「你從哪裡搬來?」「從臺中搬來」之類的,新居民也會知道更多地方的特色,人跟人有對話、有交流,就有理解。另外,大家來買菜也會自然而然偶遇其他家長,此時就可以交流一些最近在學校或社區發生的大事,認識彼此也凝聚共識。

另一個成功的讓學校與居民攜手合作的案例,是守護螢火蟲棲地的活動。原本山峰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許多遊客前來,雖有觀光收入,但隨著遊客過多超過環境負載力,螢火蟲數量也隨之銳減。為了未來長久的發展,學校於是與社區協商討論守護螢火蟲棲地的可能,一些深愛社區的長輩毅然挺身而出支持。守護棲地的漫漫長夜裡,反而成為志工們彼此談心、交流的時間。每年守護活動過後,志工們也會自辦晚會感謝彼此,有時社區長輩上臺帶頭做做伸展操、孩子們也展現他們的琴藝,大家在歡愉的氣氛中凝聚了社區向心力。

學校轉型初期,除了社區居民之外,許多雲林縣的居民也對山峰國小超高的外縣市跨區就讀的學生比例提出質疑,包括民意代表都曾大聲批判「雲林這麼窮,怎麼把資源給外縣市呢?」經過這些年,臺灣教育觀念日益開放後,黃錫培校長回顧當時他在面對這些質疑聲浪時,自己不變的初衷──都是在為臺灣培養人才:「我教的都是臺灣人啊!」就促進地方發展思維來看,「為什麼人家要從臺北下來?雲林到底還有什麼吸引人?」現在山峰國小的校友很多,若當初沒有改變,現在每年校友就是兩個、三個。這些孩子對雲林這塊土地的感情將陪伴他們長大,「那這樣要怎麼算?很難算!」

六、學校與社區互相陪伴‧一起跨越

古坑咖啡是臺灣著名的咖啡品牌,現在山峰華德福學校旁邊還有一個咖啡園,就是五十五年前捐地興學的張雍先生家農地。這所學校起於地方之力,轉型為華德福教育學校後,也積極尋找和社區互助共生的模式,希望能再現地方風采。華德福教育非常重視有機農耕課程,學校附近盛產竹子和柳丁,剛好也有社區長輩願意指導如何種田,於是校方找了塊地,讓學生體驗耕種,透過耕種找到土地與人的關係。

很多時候,新的想法萌發首先從學校開始做起,後來影響整個社區也開始轉變。例如,為了讓孩子吃得更健康,於是也跟附近從事友善或有機耕作的農民採購有機蔬菜。在尋找有機農業過程中,也尋求與許多雲林在地的青年農夫合作,他們將蔬菜以便宜的價格賣給學校,提供孩子健康的營養午餐。再深入與他們聊天,發現他們時常感嘆,花心血培植的蔬菜多半都隨著市場機制被運往大都市,反而在地的孩童無法吃到。於是,校長進一步思考,雲林雖是臺灣的糧倉,但農藥的使用量也不少,若能從學校開始出發改變這樣的循環,想必能進一步影響整個農業生態和飲食文化,甚至更長遠解決目前健保沉重的負擔。

山峰社區是一個居民早早睡、早早起,生態相當自然的環境,當賞螢成為風潮,生態逐漸失衡後,校方發起守護螢火蟲活動,把居民拉為守護員。社區多老人,就由年輕的家長和教師一起,在每年四、五月間,輪班守護,共同為地方永續發展盡一份心意。新移入的家長,也有很多機會跟著長輩參與社區拜拜和冬至慶典,藉此更加了解社區。一開始,祭典所需的圓仔、粿仔、紅龜粿等傳統糕點,家長都是到外面市場買,後來是阿嬤教,阿公和阿嬤會很熱心的提點年輕媽媽:「告訴妳怎麼樣做很傳統的方式」。

另一項貼近社區長輩日常生活的照顧,是校方向縣府申請的「長青食堂」計畫。老人家每天中午到舊校區的食堂吃飯,順便就會看到在校舍上課的幼兒園孩童。小孩很單純,看到長輩就會問候:「阿公好!阿嬤好!」阿公、阿嬤就會開心一整天,這種世代生命的連結所帶來的活力,是學校對社區最無可計量的回饋。還有每天不管工作地點多遠,都會趕回來協助運送午餐到食堂的湖大哥,也是全心護持學校的在地居民,校長常問他:「你晚上都有偷偷讀華德福的書齁」,因為湖大哥的很多想法「都很華德福」。就這樣,社區協助學校轉型成長,然後學校回過頭來照顧社區,努力實現共好。

華德福教育不僅是小孩的教育,也是大人的教育。在共同經營的過程裡,常常大人更容易因為本身習慣或熟悉的模式而很難做出跨越與改變。但華德福教育理念認為最美的教育圖像是身教,所以,對教師的要求是,重要的不是你教什麼,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山峰華德福小學裡,每天早上老師從與孩子握手,讓彼此感受手的溫度開始,因為先有健康的關係才能有健康的學習。孩子與老師的關係也變得不同,老師們慢慢學習給予孩子空間,慢慢接受不那麼美麗、不那麼穩固的作品,期望孩子有更多親自動手的機會。

家長的參與對學校也很重要,不管學校類型,做法都不同。華德福教育是「家校合作」,在每一次的家長工作日,家長一同參與學校環境清潔活動,或者利用週末幫忙粉刷教室,為的是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家長的姿態無形中會影響孩子,很多孩子與父母打掃時的身影幾乎一模一樣,這就是華德福強調的理念──身教。在山峰,每年約有一千人次左右的家長參與志工服務,也讓教師擁有更多時間備課。

還記得當初那位讓父母為了他而將華德福引入雲林的小孩嗎?他叫「​利仁」,利仁已經在山峰轉型後離開人世變成小天使,但因他而銜接起的這份特別因緣,讓「共好利人」──將所學貢獻社會,透過教育讓所有人都能夠更好,成為山峰國小一直堅持不變的理念。黃校長常介紹一張相片給大家看,那是七、八位孩子腳綁腳、手勾手,橫排站成一列,在運動會中進行「兩人三腳」的瞬間。他說,山峰希望看見的圖像就是「陪伴孩子一起跨越」,就像在這項運動中,孩子們必須帶著身邊的伙伴跨越所有的障礙物,所有人的腳都綁在一起,如果有人跌倒了,旁邊的人就慢一點,一同進退,直到終點。同樣的,學校、家長和社區的關係也是這樣子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