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生的故事:陳慧潔—勇敢是最好的裝備,冒險是青春的特權

發布日期: 2020-04-25  /  System
「哈囉大家好,我是慧潔,我給自己一個特別的休學禮物,就是來澳洲打工度假一年。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選擇凱恩斯作為第一個城市,因為這裡除了海很美,擁有大堡礁之外,我也很喜歡這個城市的熱情。」新聞畫面裡,女孩宏亮自信的嗓音,閃閃發光的眼神,讓人對她目不轉睛。聽過慧潔的演講,閱讀過她的著作,影片中這位年輕的旅行社行銷企劃,在我眼裡卻是既熟悉又生疏。
 
「陳慧潔」這個名字在自學界並不陌生,14歲就爲東非饑荒籌辦募款音樂會,15歲獲得保德信青少年志工獎,17歲時擔任市議員候選人的競選助理,並出版書籍「有了夢想,然後呢?」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同時自15歲起就長期佔據「最年輕演講者」的稱號。公益、政治領域似乎是大眾對她直覺的印象。當慧潔於2016年錄取清華大學拾穗計畫並前往就讀,許多人都感到意料之外,因為慧潔自8歲起就在家自學,清大可以說是她的第一所學校。而後,2017年,慧潔決定從學校休學一年,到澳洲打工度假。(參見親子天下報導)此番決定更再度跌破眾人眼鏡,好奇她的選擇。我常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慧潔的相片:碧海藍天下,女孩總用自信的笑容,分享自己五彩班爛的冒險。
 
年紀輕輕就在公益界闖出一番成果,進入大學後,又為何選擇休學?到國外打工度假,她看見什麼,認識了怎樣的自己?在經歷這些過程後,她怎麼看待學習?為了解答這些疑惑,我採訪這位資深自學者,希望她分享自己新的收穫與成長。

慧潔攝於澳洲
圖/慧潔攝於澳洲
 
以下為採訪精華:
 
說走就走,世界就是最棒的教室
 
進入大學就讀前,慧潔曾為自己設下幾個原則:其一是不以畢業為目標唸書。對她而言,大學很像一座圖書館,必須要自己尋找想學習想學的事物。大一時,她都選擇不同領域的課,在第一週選修非常高的學分,開始逐步減少。藉由參與第一堂課,判定教授教什麼,思考這堂課值得自己修習嗎?如果不適合就退課。
 
體驗了一年大學生活,慧潔發現清華大學是較著重資工領域的學校,當時的他無法在學校裡,找到與自己興趣匹配的領域,因此有了休學的念頭。不過,真正在行動前推她一把的,卻是父母的放手與支持。
「休學之前,我很猶豫。因為我清楚我的個性,很有可能這輩子再也不會回學校,而這一年就是這輩子唯一的大學生活。」還未下定決心前,他將休學同意書拿給父母簽名,看到他們絲毫沒有過問原因,慧潔感到驚訝。父母告訴他:「十八歲以後的人生就是自己的,你可以自己決定如何選擇,但同時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既然爸媽都沒在擔心,自己又何須再猶豫?慧潔想起大一整年,學習的內容都侷限在教室裡,他想要換個環境,看看世界長什麼樣子。直覺告訴他,離開台灣能收穫更多,因此他決定申請打工度假,到澳洲展開一年的冒險。
 
事前沒有任何計畫,只是隨口請姊姊推薦一座「能看海」的城市,慧潔就訂了飛往凱恩斯的機票和簽證,連履歷都沒整理就出門了。剛到澳洲時,他在一間火鍋店打工。某日散步,碰巧看見一間華人旅行社,熟悉的中文讓他走進去遞給對方履歷。中間有一個月的時間,旅行社以訓練的名義面試他:帶他到一些旅遊景點,問問他對該地的看法。而後在火鍋店正式開幕的前一天,慧潔收到旅行社的通知,對方表示願意全職聘用他。他由此開始在旅行社的行銷工作。
 
舉凡平面設計、影片剪接、旅遊客服,甚至獨立開發旅遊客群,都是慧潔的工作範疇。有次,他發現航空公司的空姐每週都會飛來凱恩斯,有旅遊的需求,他便藉此整合成新的旅遊客群,讓空姐可以多選擇自家旅行社的服務。除此之外,為了能完整了解自家產品(觀光景點),他也獲得免費暢玩凱恩斯景點的福利。工作之外,一年一個月的假期,他也自己驅車到雪梨、墨爾本等不同城市旅遊。
 
旅行社工作
圖/慧潔在旅行社的工作,讓她也能順帶體驗潛水、跳傘等活動
 
享受冒險帶來的無預期收穫
 
回顧澳洲打工度假的生活,慧潔發現雖然第一次踏入旅遊業工作,但當「企劃」成為自己的思考方式,邏輯是相通的,不會被侷限在某種領域裡。回台灣後,決定再度休學半年的他,已經開始尋找新工作,應徵了五間不同產業的公司。和影視公司老闆面試時,對方好奇他完全不懂影視產業,怎會有如此大的信心?慧潔回應,他了解的不是影視產業,而是自己的特質和能力:「假如今天接到一個拍攝手錶的案子,我不會去想我要怎麼拍攝,而是思考這隻錶要賣給幾歲的人?他們這個年齡層的人會吸收什麼樣的廣告?他們會想看到誰來秀這隻手錶?拍完之後,廣告應該要投放在哪裡?」
 
現在的慧潔已具備「剪接,行銷,企劃,設計」的能力。尋找下一份工作時,他思考的是「還想要增進哪些能力?」所以投遞了「影視公司」,想學習拍攝等前置作業;投「社會企業」,因為認同對方的理念,想在該機構累積人脈;也找了「新媒體業」,因為它是接下來將蓬勃發展的產業,在不知道哪天熱潮退下來前,想更了解怎麼操作新媒體。這幾個領域不是隨便找到、感興趣的工作而已,而是經過深思,探索內心現階段渴望學習的事物為何。工作對慧潔而言不是薪水不錯、又可以生活就滿足了,他進一步思考「能在這份工作中獲得什麼」。這也是為什麼他沒有繼續留在澳洲:在旅行社裡,慧潔與公司能給予彼此的,已經陷入飽和,繼續待在旅行社沒有壞處,但是生活會進入一個穩定的循環。而這與慧潔的人生態度是不相符的,他期待「在冒險中充實自己」,對人生階段的規劃沒有侷限,不會預設自己「二十二歲拿到大學學歷,接下來工作幾年要存錢買一台車一棟房」等目標。當用「需要具備什麼能力」、「應該還可以學哪些東西」這些問題,作為思考未來的態度,慧潔相信就算沒有學歷,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
 
 
再度休學投入職場
圖/回到台灣後,慧潔決定再休學一年,投入職場學習
 
從小備受注目讓慧潔發現,唯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持續自己的影響力。別人用讀書提升自己,他則是不斷去嘗試新事物,並且不去預設一定要學會什麼,因為冒險是不會有侷限的,重點是在過程中不斷問自己然後呢?接下來呢?「當我願意去實踐,就是在獲得更多能力。」
 
在自學中學習對自己負責
 
慧潔的「自學態度」並非從小就形成,而是經年累月中,對自己的認識而得出的結論。雖然小學就開始在家自學,但在高中階段前,學習的內容完全按照學科,爸爸教社會自然,媽媽教國語數學。國小時還會跟著學校進度參加段考,到了國中則是自己訂定學習進度,不會的地方請爸媽教。學習模式真正開始轉變,則是在高一時的某個下午。
 
「那天我媽陪我念國文第一課,課文在講胡適媽媽的髮叉。我們讀完後,我問媽媽『為什麼我們要坐在這整個下午,看一個過世的人談論他媽媽的一根髮叉?』然後我們倆開始大笑。」自此以後,慧潔再也沒用教科書來學習,而是開始思考自己對什麼有興趣、想要學什麼,並且自己尋找資源和老師。
 
起先,他到電影公司實習三個月,跟著團隊拍片,或打逐字稿,並從那時起開始學習剪接。他發現,行銷是每個人必備的能力,因為不管在哪個公司都必須想辦法把產品賣出去。於是慧潔開始上網找業界行銷課程,每個禮拜自己坐車到台北上課。「平面設計」也是自己靠網路,學習操作Illustrator(繪圖軟體)而磨練的能力。
 
「不過,我不會否定高中以前學習學科的經歷。」慧潔認為很多時候,實際經歷過後,才會產生不同的想法。這也是他當時錄取清大,再三考慮後決定去唸大學的原因:不能沒有嘗試,就說自己不要、不屑、現在過得好好的,沒有學歷也沒差。還記得那時曾有位小有名氣的自學生對他說:「陳慧潔,我真的覺得你不應該去唸,第一,你本來就沒打算唸完;第二,你聽聽看,『清華大學錄取你但是你拒絕去讀』跟『你念完一年清大決定休學』,哪一個聽起來比較厲害?」可是慧潔來說,連試都沒有試,根本沒有資格去否定這個選擇。
 
他認為自學生幸運的地方,是不用花太多時間走冤枉路,可以從小探索自己的興趣。能早早知道自己的志向,並且朝此發展,對未來是正向的。但對慧潔本人而言,他願意花點時間體驗傳統體制,因為起碼他有嘗試過,覺得不喜歡才說不要。
 
很多人聽到他的自學經歷,覺得自學是很好很棒的制度。他反問,有沒有想過好在哪?棒在哪?對考慮申請自學的學習者與家庭,他建議對方「想清楚你希望在自學過程中,得到什麼?達成什麼目標?為什麼要自學?」把這件事梳理清楚,才會了解要怎麼自學,要往哪個領域發展。就如同他的自學經歷無法複製到每個人身上,他也從來不提倡或是鼓吹他人自學,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狀況,和喜歡的事情都不一樣。「請思考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是什麼吧!如果只是追隨社會潮流,那將會很迷惘。」
 
那麼,該如何找到想做的事呢?慧潔認為,可以從「問一個問題」開始:發現一個問題,就去思考怎麼解決;看到一件事,想想「自己可以做點什麼」。十二歲時,他開始接觸公益就是看到東非飢荒的新聞,因此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改善現況。現在工作時則會思考「這間公司還可以怎麼成長?」這不代表公司本身有問題,而是還有更多發展可能,目前被他發現而已。例如,在凱恩斯的旅行社工作時,業務只接會走進旅行社的遊客,但慧潔發現還有很多人會來凱恩斯,只是透過網路尋找旅行社,而不一定會走進實體店面,所以他開始思考怎麼找到這些潛在客群。在過程中看到問題,嘗試解決,完成之後發現自己還滿喜歡這件事,就朝這個方向一直做下去。
 
「我相信,當自學成為人生態度,你會對很多事情產生好奇。」學海無涯,年輕的自學者仍舊在其中盡情冒險,他唯一的指南針,是對自我的認識,與沒有限縮的企圖心。
 
攝於澳洲
圖/慧潔攝於澳洲
 
自學生觀點——
 
Q:有些人覺得自學生的學習歷程都專注在興趣上,有些偏頗,你的看法是什麼?
 
A:高中以前,除了公益活動,學習內容還是傳統學科比較多,但我不會否定那段經歷。很多時候,你必須要先經歷某個過程,才會產生不同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當時錄取清大,再三考慮後,我決定去唸。我不能沒有嘗試,就說我不要、我不屑、我現在過得好好的,沒有學歷也沒差。那時有位小有名氣的自學生對我說:「陳慧潔,我真的覺得你不應該去唸,第一,你本來就沒打算唸完;第二,你聽聽看,『清華大學錄取你但是你拒絕去讀』跟『你念完一年清大決定休學』,哪一個聽起來比較厲害?」可是對我來說,連試都沒有試,根本沒有資格去否定這個選擇。我不認為「學自己喜歡的事物」是一件壞事。自學生很幸運的地方,就是不用花很多時間走冤枉路,可以從小探索自己的興趣。我年紀還小時,就知道自己對數學沒有興趣,以後也不會往這個領域發展,所以我往社會領域發展。假如你現在什麼都學,進到工作場域,卻發現這些東西完全用不到,或不一定會幫助到未來要走的領域,你會不會選擇早點朝興趣發展?
總歸來說,我覺得很早找到自己的志向,並且朝那去發展,對未來是好的。但對我來說,我會願意花點時間體驗傳統體制,因為起碼我有嘗試過,覺得不喜歡才說不要。這是我的態度。
 
Q:如果要給自學生一個建議,那會是什麼?
 
A:很多人覺得自學很好,自學很棒。那好在哪?棒在哪?先想清楚你希望在自學過程中,得到什麼?達成什麼目標?為什麼要自學?家庭因素?個人因素?至少要把這件事講清楚,才會了解要怎麼自學,要往哪個領域發展。我一點都不覺得我的自學案例可以複製到每個人身上,我也從來不去提倡或是鼓吹別人自學,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狀況,和喜歡的事情都不一樣。請思考適合你的學習模式是什麼?而不是大家都在自學,感覺很棒,就盲目的投入。如果只是追隨社會潮流,會很迷惘很迷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