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雪:建立助人工作支持網路的「互助諮商」|個體與群體多元性(二之二)

發布日期: 2018-07-14  /  System

為何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要安排互助諮商的課程

個體與群體多元性(二之二)01
為何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中,在個體與群體多元性課程,會有互助諮商的課程安排?顧瑜君老師說,當她在為了理想走在非主流教育的鄉村社區工作中發現,工作者經常需要面對一群弱勢的個體與家庭,當教育工作者嘗試進行系統改變的工作時,經常容易遭遇挫折與挑戰,必須要去想如何為了推動教育理想而發展出自己的支持社群,也需要啟動大家開始去想些能共同合作的工作,發展支持性聯絡網,讓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能長久推動下去。意雪老師所專長的「互助諮商」與一般諮商非常不同之處在於,它有改變社會的願景、對社會的壓迫非常了解。互助諮商(Co-counseling)的發展已有70年的時間,但因為是走社群行動實踐而非文字傳播的路線,在網路上能找到的資料有限,即使英文的也不多,主要都在www.rc.org這個網站上。

互助諮商在發展時就非常刻意不進學術界,畢竟學術界也內化了許多資本主義和知識消費的邏輯,而互助諮商不想成為研究過程中的消耗品,也因為帶著對資本主義社會形成壓迫動力的了解,希望透過互助的方式,進行產生改變社會的行動,因此互助諮商是兩人對等平分時間,輪流互助諮商,不是運用知識傳播來創造財富的推廣模式。

令人感動的是意雪老師說:東華大學設校二十多年來,幾乎不會有老師把孩子留在社區念國中。即使身邊教育觀念非常先進的朋友,都質疑她將孩子送進鄉村學校,但意雪老師認為菁英教育不應該是自己所追求的,雖然心裡明白將孩子送到鄉村學校的缺點,但是當我們要朝向一個我們認為的平等、公平、有希望的社會時,首先中產階級就要學習放棄自己的特權,因為當既得利益者不放棄自己的利益時,如何達到一個公平的社會,如何讓社會被改變?
兩位老師相信,當實驗教育工作者在台灣進行非主流的創新實驗教育的過程中,也同樣面臨許多的社會壓迫,希望大家學會互助諮商的技巧後,能彼此形成互助支持的網絡,對大家未來在各自實驗教育領域的追尋與創新教育工作的耕耘能有幫助。
 

「慣習」的覺察與互助諮商的關係

「慣習(habitus)」這個名詞,來自法國著名社會學大師布爾迪厄的社會行動理論概念,意雪老師舉例來說明什麼是「慣習」:意雪老師在一所國中幫忙,這所國中學生來自多所不同小學,摩托車和家用車普及後,有能力的家長將孩子往外送到重視升學的學校,因此在這所國中能收到的學生是家長無法管,或沒有心力接送小孩,在多所小學中學業成績最尾巴的孩子,一半以上孩子都是5C的學生,這些老師在學校中可以教十年、二十年,反正學生都已經5C了,但老師為何不改變,試試別的方法?難道還會比5C更慘嗎?當意雪老師去這所國中跟老師溝通價值時,問老師對班上小孩的目標為何? 老師說仍然期待孩子上大學,意雪老師再問老師上大學很重要嗎?老師回答說:他小時候家中很窮,但是當年因為我一個人上大學,全家就翻身,因為在當時考上師大,薪水就不錯,家中弟妹都可以上學了…,意雪老師再反問,那老師現在如果這些你教的國中孩子上大學了,他的全家會翻身嗎?這位老師沉默了非常久…,意雪老師點出,現在家境清寒的大學生,剛從大學畢業可能就要立刻背上四、五十萬學貸,要如何翻轉全家?所以現在已經沒有一個人上大學、就可以翻轉全家這種事情了,但是這樣的觀念還是不斷在腦中運轉,即是一種「慣習」。「慣習」是一個特定腦袋的思考方式,也像是連結「刺激」與「反應」中間的「黑盒子」當我們鬆動了這個「慣習」的黑盒子,它後面「反應」的方式會跟著被改變,若不鬆動「慣習」,思考無法彈性,就很難改變世界。

 

互助諮商的信念

互助諮商,找到一位能夠相信並遵循基本信念與原則、互相理解、不帶比較、批判的傾聽者,就可以進行互助諮商。但互助諮商對象的選擇盡量不要找生活中很親密的人,建議找互助諮商團體中跟你較沒有社交關係的人諮商。

為什麼諮商?把傷害錄音中,特定刺激跟特定反應之間的連結切斷。人對某個特定事件、情境,會有特定的反應,例如,一進到某個地方就很不開心,聽到父母囉嗦就很生氣…,刺激與反應中間有個鏈結,諮商所帶來的釋放,可以把這鏈結切斷。因為如果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鏈結太強,人在面對特定的情境時,會很難好好思考。對小孩而言,遊戲是很好的媒介,因為遊戲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關係如果是好的,就比較容易鬆動僵化的刺激與反應。當發現若無法好好地與某個人說理,就是對方對於某些用詞、情境、問題的感受,受到過去傷害的影響,使得某類感受反應已經太強,無法接收新的訊息、無法彈性地思考。

與孩子玩遊戲,要注意遊戲本身不要有輸贏、不要有處罰、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可以帶來很多的咯咯笑,創造的是連結,而不是力量的落差。
互助諮商希望透過在自由關注度下的釋放過程,打破「慣習」,剪開刺激跟反應中間的黑盒子,使人受傷的情緒得到照顧與復原。社會通常只看到情緒的壞處,想辦法壓抑情緒,卻不知道由於對情緒的這些恐懼和誤解,使得我們復原的管道也跟著被關閉和壓抑了。

如實的傷害錄音:人從小到大難免會受到傷害,當人受傷時會把當時的聲音、氣味、情境、顏色、對方的樣子、表情、語言等…所有的東西錄成一個包裹。然後隨著更多的傷害產生,頭腦裡塞進了更多包裹。孩子一開始會想要擺脫這些包裹,用他們懂的方式-也就是情緒的釋放-來丟掉這些包裹。但周遭善意的大人,不想要孩子表現出情緒,以為情緒消失,傷害就消失了。孩子漸漸學到,如果要好好長大,就要發展出控制模式,壓抑情緒,不要讓傷害被看見,自己也不要去感覺它。但這些未經釋放的包裹,會佔據了人頭腦中原有的「自由關注度」,使人腦中產生部分的僵化
僵化的東西沒有被處理掉,當過去所錄到的任何細節出現在此時此刻,那個如實錄音的按鈕就被按下,引起個人一連串的刺激反應。(附註:即便是在同一情境中的不同人,他們所錄下的錄音可能不同)。

於是,當你與受傷的人互動時,你無心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卻引起對方很大的反應,那可能意味著你按到了他過去傷害的按鈕,勾起他過去的情緒,他是以過去的刺激反應狀態在跟你互動。當他的錄音開始播放,他變得無法溝通,你與他互動的新東西就無法進入他腦中。
Distress─老師翻譯成「猶苦」-是互助諮商的專有名詞,原意是好像苦、但非真正的苦,是受傷之後沒有機會去釋放的一種苦。僵化有兩種,一種慢性的僵化模式,它與早期核心傷害有關,它一直都在,於是常被認為就是個性的一部分,別人和自己都以為理所當然。慢性猶苦的形成,舉例來說,小時父母因為某些緣故,他們需要你很乖,於是「乖」變成你反應傷害的模式,「乖」使你受到讚賞,社會強化「乖」這個特質,促使你在「乖」這件事上維持下去,它成為你的個性,讓你在社會上存活。乖可能沒什麼不好,但它妨礙了你做為一個人的可能性,限制了你的人生。
另一種是急性的僵化模式,只有當特定的刺激出現時,會引發特定的反應。比較容易察覺。例如本來是好好先生,但是當遇到某些事情,就突然發起了脾氣。

受傷變成了僵化模式,它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是個人的,還使壓迫性社會得以存在。當每個人小時候情緒被迫隔絕,就給社會非常方便壓迫我們的方法,社會可以透過操弄舊傷,使人們無法思考,或會害怕和別人不同,或覺得就算有不公義也不需要反抗,或在當別人反抗時,跳出來指責他們。
由於每個孩子小時候都受了傷,以至於社會有許多僵化的人和模式,也變得很難被改變。即便偶爾有革命或變革,還是可能走向失敗。像是共產主義,原本是為了反抗剝削,但是反抗者最終掌握權力時,還是變得貪婪、猜疑、惡鬥,做出違背自己原來理想的事。互助諮商對社會有個不一樣的理解與圖像,每個人的復原變得無比重要,因為舊傷去除,革才會有效。互助諮商目的是要改變社會,靠著釋放的過程,斷開舊傷所引起來(潛藏的)刺激與反應鏈結。

一杯水的理論

當我們在教育工作中跟小孩接觸時,可以將小孩的狀態想像成一杯水,當小孩表現奇怪行為時,可以想成他的水杯是空的。當人們在好的狀態時,水杯是滿的,當水用完時,會變得易怒不好相處。小孩水杯空了,需要填水。可以填滿水杯的方式包括:被照顧、吃得溫飽、快樂、睡飽覺、有人陪伴、可以抱抱、有成就感、歸屬感、找朋友玩...。因此在機構或環境中,要思考如何在環境中設計不同的「加水裝置」。也可以試著和孩子之間,建立這樣的語言默契,讓孩子知道適時去幫自己和別人加水。
孩子的水杯有不同的樣態:
  • 有些孩子只剩一點點水,他怕沒水了,就把蓋子緊蓋起來,不讓人碰。
  • 有些孩子看到別人水杯滿了不舒服,就想要去拿別人的水,去弄別人,反而把自己的水也打翻了。
  • 也有小孩搞不清楚別人是來幫他加水或取走水的,就一律以拒絕的方式對人。
  • 不相信別人會來填滿杯子。
  • 這個杯子原本就漏水的,一下就空杯了。
諮商是修補杯子的機會,大家在好的狀態下才會有好的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有時小孩並非故意要為難你,由於每個孩子容器不同,有的很容易滿足,就可以給別人,有的就是加很久也不滿,有時你以為你在加水,但是水其實是加到杯外,灑出去了,沒有加在杯裡。
互助諮商可以幫助建立一個水杯的社群,有些助人工作者進入機構時,是來時滿滿,最後給光了水,枯竭了只好離開,諮商讓人知道其實水杯可以有加的機會,可以讓孩子知道可以如何加水,讓工作者知道如何加水。

有些小孩就是很仇視某些人事物,他不斷露出他的傷。有時我們反而會把他界定成是「還沒放棄的小孩」,他一直在不斷告訴別人我受傷了,嘗試求助,他很想有人有足夠的自由關注度、幫助他復原,但是身邊人沒有足夠的關注度去幫助他釋放,所以他就一直地表現出頑劣的行為。
另外有一種小孩就是把所有傷害和感受完全壓下去,就乖乖的、安靜,在課堂中都不發出聲音來,但其實他底下的傷害可能跟剛剛那種小孩一樣多啊,可是我們就比較不容易注意到這種小孩。

水的比喻,其實是某種安全的依附,是自由關注度(指的是腦中可以有彈性思考、反應的空間),當人有安全依附,他就像是有滿滿的水,容易與人連結合作、熱愛學習和解決問題,這才是人出生時原本的樣貌。

先把自己的水加滿了,再去幫別人加水:意雪老師提醒我們有了技能時,不一定就可以幫助孩子,在諮商的過程中,個人自身過去的傷害、或僵化模式可能因為對方的某些話語情境而被挑起,這時工作者需要有足夠的自我覺察,了解要先處理自身的困難。成人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狀態,當我們身邊沒有足夠的資源時,不要隨便拉出別人的或是自己那些受傷的東西,因為會無法處理。
 

傷害的種類

傷害的影響,是會讓我們無法理性思考。互助諮商將傷害的來源分為四種:
1. 意外:例如學騎腳踏車跌倒了,爬樹跌下來
2. 目睹:傷害不用實際上發生在自己身上,但目睹到了,例如新聞上看到戰爭或地震的畫面
3. 感染的:從未經歷過此傷害,但從他人身上感染到那個傷害;比如:明明現在已經餓不死了,但為何覺得吃不飽?(從祖先那裡代代傳遞下來的)
4. 壓迫:比如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階級歧視、對幼年人的壓迫…,比較系統性的,透過代理人進行對另一群體的壓迫
 

互助諮商的原則與步驟

保密原則:對方現在講的事都不能對別人提起,也不能再對當事人提起,把這件事留在互助諮商的當下。

傾聽原則:要很放鬆、不要給建議、對他的復原要有信心,對談話內容感興趣。

傾聽之前的共識:
  1. 所有傷害都有一個早期的根源,困擾大都建立在舊傷上。
  2. 相信傷害能復原,人原本是美好具有彈性思考的能力,只是因為受傷了。 

 
互助諮商步驟0~3:
0-記得對方是美好的,會復原的,哭的時候會有希望,讓他持續的釋放

1-傾聽時,找出哪裡是猶苦Distress:沉重、僵化、困擾的
有時候對方的一個事件裡有好幾個困擾,若無法判斷猶苦時可以直接問他。一直地想要講話也可能是一種猶苦的呈現。聆聽時會發現,人往往會用自己最沒感覺的方式來陳述自己的困擾。
 
2-思考衝擊contradiction的方法
Contradiction是互助諮商的精髓,它指的是去矛盾猶苦。如何讓對方感覺到,他跟他的猶苦是分開的,當他感覺到這兩者是分開的,釋放就會自然地産生。衝擊就是,用任何手法讓他感覺他跟他的猶苦是分開的。衝擊強度是隨著諮商時間,由淺到深的一組技巧,當釋放時,諮商者的存在,可以讓被諮商者感覺到安全,也因此釋放才會有用。
 
3-把衝擊做出來
衝擊是以表情、聲調、肢體握手、言語的方式呈現。擁抱或握手時,不要有「呼呼」、「秀秀」的動作,因為小時候大人對我們的呼呼安慰,是暗示要我們趕快停止哭泣。如何衝擊往往靠直覺、靠經驗,通常會是往猶苦的相反方向走。如果他講很快,請他慢下來、重複講、停下來、感受在那個記憶的點有什麼感覺,或者幫他演出那個感覺,直到他有感覺…都是運用衝擊的做法。
 
4-吐訴者(被諮商者)的釋放
釋放時要做到注意力的平衡,讓他同時感到猶苦又同時感覺到安全。例如:注意到 猶苦vs.美好的現實(自由的關注度、注意到自己是安全的)兩者的平衡。過度沈浸在猶苦中,可能會讓吐訴者只是在播放錄音,但如果吐訴者感到太過安全又無法釋放。平衡的意思,並不一定像天秤一樣是平的。
聆聽猶苦時,把對方的關注力想像成是一個翹翹板,猶苦與美好的現實分別是翹翹板的兩端,讓吐訴者注意到現在不同於以前,我在釋放猶苦,傷害現在不存在了。諮商時要不斷思考要加重天平的哪一邊?當衝擊手法漸漸沒用了,就要試更重的衝擊手法。
 
釋放的類型因人而異,例如:哭泣、像嬰兒般的咯咯笑、冒冷汗(因為恐懼)、冒熱汗(因為憤怒)、發抖、打哈欠或伸展、發出憤怒的聲音等。因為身體儲存很多猶苦傷害,我們在錄音時不是只有頭腦在錄音,身體也在錄音,所以身體的東西也會跟著一起被釋放出來。

情緒釋放的順序
 順序是哀傷→ 恐懼→ 憤怒→ 無聊感 打哈欠或伸展。
但每個人社會化程度不同、會有差異性。男性女性也不同,因此每個人釋放順序也不一定相同。生理性別男性或女性被允許的情緒不同,男生被允許生氣,不允許哭,女生相反,女生被允許哭泣,不被允許生氣。女性不被允許憤怒,但她們的憤怒沒有消失,原有的憤怒就會地下化變成小動作,或一般所謂的心機,造成了有些女性反而不喜歡跟女性在一起,因為女性之間容易霸凌,都是因為憤怒無處可去。而男性被允許憤怒,但不被允許哭泣、恐懼,因此很多男性能夠感受到的情緒都是憤怒,但他們的憤怒底下可能是其他東西,不捨時會憤怒、恐懼時會憤怒、哀傷時會憤怒…。
 
  附帶一提,互助諮商不認為指責或批評有助於事情或人的改善,其實作錯事了就去收拾,不需要過度指責。
 
5-重新評價re-evaluation
釋放後,吐訴者會產生重新評價,他對原來的傷害情境,會產生新的理解,新的改變就可能發生。刺激和反應之間原來僵化的鏈結也會斷開來。

意雪老師也提醒實驗教育工作者們,大人常強迫小孩重新評價,用說服的方式要孩子接受某個品格,或要孩子互相道歉。當這種重新評價是被迫、而非經過個體的自由關注度去決定它的必要性,它就只是表層的,虛假的。品格是孩子有自由關注度之後才能夠出來的東西,能夠產生真正內化的。當孩子沒有獲得自由關注度、有機會用自己的思考來產生的價值,你強迫他的品格是假的,在品格教育之前,要先注意是否能夠給孩子維持自由關注度的教育,這樣孩子才能長出真正好的品格。
 
當人對困難有新的理解時,才能夠有新的對應方法,所以要幫他把猶苦透過釋放鬆卸掉,他才有辦法從新的理解去看待相同的事情,人生才會有不同可能。

個體與群體多元性(二之二)02
個體與群體多元性(二之二)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