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報導|後疫情時代的懸缺課程:教育美學的省思|專題演講
專題演講2 Keynote Speech 2
後疫情時代的懸缺課程:教育美學的省思
講者:李崗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
主持人: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楊巧玲院長
-
▶「談教育之前,我們可以先從藝術、美學、文學等的角度來思考疫情」
- 1834年佛羅倫斯, 黑死病流行的視覺藝術表現
- 桂冠詩人佩脫拉克:瘟疫來到人間,打開充滿淚水的毀滅之門 …
- 博伽丘《十日談》 黑死病激發人對生命的反思
- 1296-1436百花大教堂完工
- 佛瑞的安魂曲: 不是要面對審判,是要讓靈魂安息,被譽為是最接近天堂的聲音。
- 克林姆畫作: 死亡與生存,各種生命型態彼此交織在一起
演講前段,李崗教授帶著線上所有的參與者,一起回顧過去人類遭遇疫情時,各式的藝術表現。檢視歷史的過程,透過了如社會跡象、文學、建築等,帶著我們發現,當面對死亡威脅時,生命力還是有豐富而多樣的展現方式。
-
▶「我們該如何成為面對疫情時代的人?」
面對疫情大爆炸,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其實也是一位文化參與者、一名藝術家。我們可以陪伴學生,也包括教師自己,重新思考如何面對死亡、如何生存。
(一)什麼是後疫情時代(Post Pandemic Era)?
- 什麼是『後』?
- 一種批判、質疑、否定?
- 後真相時代?一種性質的改變? ex:有情感的機器人
(二)疫情時代的後社會現象
-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 教育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學校作為一教育機構,如何面對疫情這個社會現象?
- 社會變遷: 不斷調整生活型態,ex: 公共廁所開始供應洗手乳、消毒酒精等。
- 貧富差距: 線上教學也更凸顯了這個現象
- 產業鏈結
(三)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0): 不平等現況的終結
- 教育能否強調Common good(共善)?
- 線上教學資源是否全民都能取得?
- 兒童參與權如何去保護?
▶後疫情時代的挑戰:「 教育如何真正落實實質平權?」
(一)為何選這個主題?什麼是懸缺課程?
- 過往重視方法(教學技術、課程進度等),但也反省教育的目的。
- 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in)學校忽略的心智能力、學校課程遺漏的科目或教材...也就是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 思考:我們少提供了學生哪些經驗?
(二) 什麼是教育美學?
- 運用美學、藝術原理,來做教育課程規劃,課程與教學設計,以及教育結果評估的一門學術。
- 簡言之: 用美學的角度來處理教育的問題。
- 再問:何謂美學? 作為一種安身立命的學問,必須根源於文化與教育的理解與想像。
- 缺乏美學的教育工作者,有可能形成一種平凡、單調的教學風格。
(三) 借用現象學的角度,面對疫情的美學思考,能不能....?
- 疫苗政策,是否可讓人民有信任感?
- 防疫的體制是否可以有秩序感?
- 我們對疫情的思考是否僵化?
(四) 實驗教育的美學省思:學校敢不敢建議一個新的社會秩序?
⦊ 挑戰一:進步的教育改革?
⦊ 挑戰二:自主的學習方式?
⦊ 挑戰三:統整的核心素養?
- 每個人皆透過自己的眼睛觀看世界,每個社會皆以其方式面對宇宙。什麼是完善? 何者是美? 何謂進步? 皆是自身經驗的產物。
- 省思: 學校不只是提供知識的場所,亦應提供信念,培養兒童一種未來的可能願景。培養實現願景的勇氣與責任感。批判檢視現行的社會制度與作法。
- 喬治.科奧茲(George S. Counts, 1889-1974):在其《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一書中提到: 在引發社會激烈爭論的重大議題上保持中立,實際上就等於支持保守勢力。
- 核心價值: 教育不該是價值中立,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更新的力量,必須與那些鮮活、具有想像力的社會勢力攜手並進。(李崗教授也在此呼籲學校教育與實驗教育攜手合作。)
(五)疫情下可思考的懸缺課程如下:
- 存在美學
- 公民美學: Rollo May(譯:羅洛.梅)The courage to create(譯:創造的勇氣),是為了發現新的型式、新的象徵、新的典範,以便建立新的社會。這個社會若透過民主制度,會運作的比較好,遠優於透過計畫、安排和少數人主導
3. 生態美學:美感經驗乃出於嚮往人和宇宙萬物的融合
-
▶問與答時間
-
Q1
當我們說「懸缺課程」時,意味有人在「某個空間」做「懸掛」的工作,只是過程有所缺漏了。這裡的「某個空間」,通常就是指學校,而擔任「懸」的人,就是老師。
如果,我們不再用預設的課綱、進度來控制學習,而是回到當下孩子的需要來學習,當環境改變,當疫情來襲,孩子就該因應當下需要而改變學習內容,如此一來,是否就沒有所謂的「懸缺」課程了?
A1
懸缺課程的背後,預設了我們對某一種教育的期待。回到課綱,在總綱的核心素養精神一定都對應的到,若沒有實驗教育中小學,可能調整的比較少,無法因應社會的改變。
試想: 實驗教育在發展同時,我們有兼顧讓學生「社會關懷」、討論社會議題嗎?實驗教育的工作者可以用「社會議題」的方式,作為課程內容的方向。善用社會情況,讓學生知道在學校與自己、 他人(如:同儕)、社會之間的關係,便能扣緊社會問題。(懸缺: 一個學習經驗的連續性可能忽略的面向。)
⦊ 主持人楊巧玲院長接續提問,帶領聽眾思考
- 到底在實驗什麼?
- 是否意味著體制內學校的課程有缺漏,所以才需要懸缺課程?
- 我們為誰在教育?
- 現在的社會秩序是怎樣的呢?(→ 個人不只是個人,還是一個地球/社會公民!)
-
Q2
接續懸缺課程的討論,想請問李崗教授這幾年在教學現場所發現因時代、科技或政策的挑戰,以及因應或創新的思考或行動?
A2
- 若線上教學,可以透過藝術、文學等,來跟這個世界古今中外的人來交流,找到心靈的一種撫慰。
- 台灣社會例子: 疫苗政策的決策過程中有諸多爭議。我們的老師們,有讓孩子們知道一個政策,是如何決定的嗎? 公民教育如何處理或教育這一塊呢?
- 生態議題:回到全球高峰會,作為地球/社會/生態公民的思維裡,我們如何認識大自然?
- 作為教育工作者,都該讓孩子有機會去認識、體驗,同理心的教育。這些美學價值的提昌分享與引發孩子有機會體驗的機會,可能都比一般學科來的價值。
⦊ 主持人楊巧玲院長補充
兒童也是權力的主體,在聯合國《兒童權力公約》中看見國際社會願意傾聽兒童,重視兒童表意權的價值。
文字編輯、紀錄: 林家瑄
日期: 2021/12/18(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