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素養|分場論壇1紀錄|2021實驗教育論壇

發布日期: 2021-09-02  /  System
媒體素養01
 
(一)報導者: 何榮幸執行長
2015年九月一號: 成立《報導者》的初衷,回應318學運: 自己的新聞自己救! 

關於《報導者》:
1. 仿效美國ProPublica: 讓社會捐款不會被亂用,希望透過公益基金會來運作一個模式。
2. 成為媒體唯一的老闆
3. 捐款者與報導者關係: 不擁有、不干預、不回收
4. 成立初期14人,目前31人;董事來自各領域,老中青三代,關心媒體自主發展,如: 作家侯文詠,目前很多是來自傳統媒體(天下雜誌)的人才。
5. 沒有任何點閱數字,因為我們不想被點閱數字綁架,我們要追求的是影響力。
報導者所有內容都是公共財,任何人皆可直接飲用,只要標明授權來源,藉此希望公共利他的精神能夠得到彰顯。粉絲: 目前共有37萬多人
6. 報導者重視產出深度報導,不做即時新聞,我們很重視內部組織文化與傳統沒媒體的差異,沒有任何KPI,有無要接受提案,都由主管會議決定。 以「跨國毒品」議題為例: 每一個做了少則半年,做最久的是六輕議題,前前後後做了3年。這是在現在媒體環境裡少有可以用這麼充足的時間,去進行fact追查。
7. 台灣&國際議題都是題材
(二)中正大學傳播系: 管中祥教授

假新聞: 來自某種需求,而這種需求會連帶影響到我們如何使用資訊。
ex: 阿公阿嬤為何買假藥,因為他需要健康,或是公衛知識的不足,或是對身體上的期待、心理上的滿足...。這些賣藥的常常都是阿公阿嬤的好鄰居,賣藥電台可以陪伴他/她,社會關係導致她去使用不同類型的媒體或媒介。

以Line上的訊息為例,歸納發現: 你的認知還是會去做最後的判斷!
Q: 試問: 假訊息在哪裡最容易產生影響力?
A: 同溫層;因同溫層與我們的主動選擇有關。對於喜歡的按讚,不喜歡就不按,而不去管訊息的真實性,這都是涉及到我們本身的認知讚不讚(翻譯蒟蒻: 我們是不是同路人!?) 。
最難的是: 去按討厭的人的讚!
管教授分享: 他曾帶領一群對媒體議題非常影興趣的中小學老師(來自嘉義),成立一個為期六週的讀書會。他們討論媒體識讀應該教孩子具有『 批判性思考』,透過接納不同意見,給彼此空間,但於此同時,管教授反問讀書會的老師們: 如果你的學生一天到晚跟你頂嘴、對你提除質疑,你會同意嗎? 老師們莞爾一笑...答案不言而喻。

-

(三)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 楊湘穎主任
分享議程:
(1)當代青少年的傳播媒介觀察
(2)TMS媒體素養的課程實務分享
(3)結語
楊主任先談『迷因』(英:meme): 以佩佩蛙為例;迷因其實不只專屬於青少年,而是當代社會共有的網路文化。楊主任進而以一句話定義:『迷因是文化的基因,透過複製、傳播、淘汰一路演化,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像是催化劑加速了一切。』
現代社會的青少年本屬網路原住民,但他們面對的傳播媒介產製卻是相對複雜的。例如: FB匿名粉專、IG 30秒內可以刷完的影片、抖音…我們無從知道背後創作者到底為誰。
因此影視音在設計課程時,希望可以協助青少年建立一個立體的思維: 這個影像一定是有人做出來的,我看的到是有原因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個人的思辨能力,也就是看影像後自動連結到背後的象徵意義並且持續深化思考是非常重要且必須的!

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重視: #做為一名產製者應負責任的思考。
在開課之前,我們其實也意識到一個問題: 老師或成人一定具有媒體素養嗎? 老師自己一定也會有個人價值觀的養成,或是潛在的意識形態存在,因此,當我們思考如何安排課程時,會希望拉入有社會背景相關的老師進來共同教學,以便讓課程更加中立而完整。
Ex: 與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合作。

另外一堂課我們透過讓孩子觀賞電影,進而理解電影想傳達的意涵,並且開始進行思辨。而後我們也發現: 學生遠比我們想像的知道更多事情,因此我們應該更與學生交換彼此所知道的訊息,而非一味認為只有老師能教孩子。之後也有與台大城鄉所的老師合作,希望能以影像結合與社會、個人的連結,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我們更加精緻化課堂活動: 先用便利貼討論法,讓孩子思考看到這部片的議題與他的生活有何相關(例如: 女同學看到電影想到媽媽在家裡被對待的樣子)。

#所有剪接與鏡頭都是選擇代替觀眾眼睛要看什麼
影像不會完全客觀,因此,創作者的觀點可以代表所有人嗎?
進入職業領域,可能更代表的是業主想推播給大眾的意識。觀眾在看的時候,往往不會知道自己是被販售廣告的對象。
#關於青少年媒體識讀教育
我們期待: 培養出對自我與世界有責任心的產製者與閱聽者,大部分的人也都是兩者,如果每人都能具備有責任心的方式,有機會可以營造出更好的媒體環境。

文字記錄: 林家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