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立人文國民中小學的主題統整課程|實驗教育亮點
發布日期: 2020-07-17 / System
人文的教育完全以學習者為中心,由學生為出發,只做跟孩子有關的事。因此第一步,要先做學生分析,要能說出自己的學生長什麼樣子,他們想做的就是這階段應該學的,讓孩子有學習的動機。而老師要做的就是滿足孩子的身心需求,不然都只是滿足自己的幻想。
這是2018、19年,幾次接受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邀請,擔任教師培力工作坊講師的人文國中小李英彥主任,在述說學校教育理念及教師如何設計課程時,提綱挈領的一段話。這段話出現幾個指稱詞,學習者、學生、孩子、他們、老師、自己;可簡單歸納成兩組:他們學生孩子學習者、(我們)教師自己。意思是,我們教師自己之所以教,是為了滿足他們學生孩子學習者因身心需求而來的學習動機。這樣的一個基本教-學概念,來自該校「成就每一位學子的成長」之核心教育理念。
一、政府美意+佛家辦學志業+師專人教育理念=公辦民營先鋒學校之一
2002年正式開學的宜蘭人文國小是臺灣首批公辦民營學校之一,後來增設國中部成為人文國中小。1999年立法院修訂《國民教育法》,准許私人興學,並將辦學權回歸地方政府。宜蘭縣政府落實中央法的開放精神,支持縣區居民多元教育選擇權,即於2001年1月公開徵詢民間參與辦學,因此促成兩所公辦民營學校,也彰顯該縣當時教育行政體系的開明度。
(一)國民教育委託民間辦理自治條例+特許學校
臺灣辦理公辦民營學校曾參考美國charter school特許學校辦理經驗,但兩者基本立法精神並不完全相同。1991年間,美國政府因應部分民眾不滿公立學校辦學績效,採特許學校的模式開放民間經營公立學校,藉以提升教學品質和經費運用等績效。臺灣自2000年開始,高雄縣、臺南市(2000)、宜蘭縣、臺中縣(2001)、臺北縣、臺中市(2003)等六縣市,陸續通過「國民教育委託民間辦理自治條例」,開放公辦民營學校以鼓勵民間興學,期以促進教育多元發展和滿足家長教育選擇權,其核心精神是讓孩子受教權得到充分的滿足和保障,是基於教育自由化的理念。
2017年後實驗教育三法保障下的公辦民營學校主要採取特許模式,也就是政府委辦的方式,但早期公辦民營學校主要是採BOT、承租和合作辦理等三種模式。然而,不管是政府提供土地給民間以私校型態興建、營運,等特許經營期限結束後回歸政府做公立學校經營如桃園諾瓦小學,或如種籽學苑承租公立校舍辦學,以及2002年新竹縣大坪國小依據「新竹縣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試辦計畫」(非正式的自治條例)和雅歌教育基金會的合作辦學等模式,學生學費負擔都要比特許模式高上許多,與「公辦民營」的真正精神不同。
宜蘭縣政府通過「宜蘭縣屬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明列特許模式的委託方式,真正回歸到政府必須關照到教育的公平與公正性的議題」,是當時唯一把特許模式放入委託模式的縣市政府。至今,我們仍可在人文中小學的官方網站「細說人文‧人文歷史」欄,看到校方對當時政府「出於照顧所有縣民利益的思維」,「真正落實關照到所有縣民的公平與公正性」之用心的感念,以及宜蘭人能有政府如此的榮幸。
(二)佛光山開山的辦教育心願與一群師專人的教育理念
辦教育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心願,也是群體志業,因此佛光山文教基金會隨順因緣,於2001年5月以「宜蘭縣拔雅人文藝術實驗小學」為名,申請參與公辦民營學校,並在取得辦學權後隔年簽定契約,於2002年8月底正式開學。一年後,「禮聘國北師院楊文貴教授,繼續第二階段的經營」。楊教授「以無給職義工的方式」兼任代理校長,並振臂號召三十年前就讀臺北師專的一批同學,「共同經營管理這所體制內的體制外實驗小學」。
「楊文貴校長的經營理念,是源自於他多年從事國小教學工作、兒童性格教育的研究,以及師資培育上的體會與專業」,他賦予接手後的這所學校一個重大的責任──「除了作為縣府提供家長『學校選檡權』之標竿外,更希望為全國一般性公立小學演練出一套出更符合教育本質,更具經營績效的辦學模式。」那一群師專人有教育哲學理論、有現場實務經驗,也有「帶好每一個孩子」的共同情懷和高度的行動力,很快就制定經營策略,「包括:教學與行政徹底分立;教師分級的協同教學;無學年制精神的課程安排;以及精緻化、適性化的學習經營」。直到17年後的今天,這些策略仍是該校的基本運作模式,而楊教授提出的「本校認為教育的本質在於『成就每一位學子的成長』」,也仍然是人文國中小最核心的教育目標。
二、「成就每一位學子的成長」
楊文貴教授用「學子」一詞含括學生、孩子,2003年時他說:
本校試圖耤由教育基本法強調學習權的角度切入,以每一位學子學習的欲望都能獲得滿足與提昇,當成學校課程的總體目標,將「成長」界定為「每一位學子在學校裡頭都能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同時又能將因為學習所帶來的心智、情意、或動作技能上的改變,適切地表現於日常生活之中的一種不斷累積與調整的過程」,而「成就」便是「本校全體員工,工作投入後所造成的上述情境的具體展現」。
這也是本文一開頭提到,2019年李英彥主任所說:「人文的教育完全以學習者為中心……」那段話的基礎。若從歷次工作坊的講授內容來回應「學子」兩字,可以拆解為「學生為主體」加上「孩子發展理論」,也是該校有別於一般學校,而將學校教育分成兩大「混齡班群」教育階段的理論基礎。
(一)玩學班群、行動班群、混齡家族
在人文中小學官網的「宜蘭縣立人文國民中小學108年課程計畫」中的「學校基本資料」上,除了一年級、六年級和七年級之外,其他年級都是兩個年級做一個混齡編班。(後來,因應學生狀態,該學年開兩個多月後,六、七年級也調整為混齡班群。)
人文國中小108學年度班級數、年級學生數、班群學生數、班群教師數 | |||||
年級 | 學生數1 | 班群數 | 編班 | 學生數2 | 教師數 |
1 | 11 | 3 | G1 | 11 | 3 |
2 | 22 | G23A | 21 | 3 | |
3 | 19 | G23B | 20 | 3 | |
4 | 20 | 2 | G45A | 16 | 3 |
5 | 13 | G45B | 17 | 3 | |
6 | 33 | 1 | G6 | 33 | 3 |
7 | 23 | 3 | G7 | 23 | 3 |
8 | 18 | G89A | 22 | 3 | |
9 | 26 | G89B | 22 | 4 | |
總計 | 185 | 9 | 9 | 185 | 28 |
人文國中小將學生分為兩大教育階段,一是一到五年級的「玩學班群」;一是六到九年級的「行動班群」,兩者的核心學習動力分別是「玩」和「行動」,也就是在遊戲和角色扮演中學習,以及走出生活圈探索世界。其理論基礎是「人類發展經驗」,最簡單的前提是人會隨著成長而有不同的身心需求,自然會從生活中吸取養分,內化為主體的一部分。因此,成長過程中學習的動力來自小孩本身,成人只需為他們把環境準備好。
每個混齡班群的基本成員是兩個年級學生和三位協同教師,對應師生的不同屬性,例如興趣、能力、性向等組成混齡學習家族──「有班級和社團的功能,更有情意的教育意涵」。每學期彈性調整,不只學生能「學習與不同學習夥伴的相處」,從人文教師在培力課程談及的「師生互為主體」這一概念來看,教師也在混齡家族中學習和成長。
現今多數重視學生學業成就經驗的學校,教師的教材、教學計畫、教學進度等每一個階段都被明確規定該怎麼走,其根本成因是擔心小孩不想學習及學不好。人文國中小的教師,首要之務則在分辨各齡期和主體的成長需求,引發孩子自來就有的興趣和好奇心,這樣就會很容易提起學習動機和去自主學習。但人類發展經驗和學業成就經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需要成人很多的放手和相信,以及師生彼此的信任。
(二)教師專業能力與家長合夥人
人文國中小相當重視教師的整體狀態,學校制度也以教師教學為重,故採取行政與教學分立,依教師需求制訂學校政策來支持教師。但是,人文教師在基本的教學專業之外,還必須有瞭解自己和孩子特質的能力,因為在人文他們的角色不只是「經師」也必須是「人師」。為了瞭解孩子,師生之間會有大量的對話機會,教師必須有開啟對話的能力,同時也必須警覺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在治校之初,楊文貴教授對於教師特別著重避免「教師權威」之過度使用,甚至在教師聘約中將之列為「教學不力」的解聘條件之一。同時,也特別注重教師身教和對個別學生的觀感對學生造成的影響,因此教師之間必須緊密合作,彼此討論學生各面向狀態,成就「全校的教師照顧全校的學生」的辦學基本精神。
因應不同學生特質而來的學習需求,人文教師也必須找出自己的特質和強項,例如能發揮教師影響力、能帶領新事物、擅長手作工藝、會畫油畫、能帶領沉澱、個性比較強勢、課程結構強、教練式訓練、會帶領自然探索等等,了解教師特質和強項後,再根據學生所展現出來的個別樣貌去引導他們學習,同時也讓學生選擇適合陪伴他們學習的成人。現任人文校長周樂生校長曾說:「在人文,老師、家長、孩子,都是人,都是目的」。因此,在該校並不會去評價老師及不及格、夠不夠好,就像不評價孩子一樣,而是教師彼此協助去瞭解身為教師的我「盡力了沒有?」、「需要什麼幫助?」、「有什麼需求?」。
但是,若真要去界定,在教師的基本資格之上,什麼是好的老師?周校長的回應是,永遠都在找尋自己的方向、想做的事情,對自己、對環境和同儕負責任的人。教師狀態有連帶互動的關係,因此會自然去瞭解彼此的狀態,例如2019年在花蓮的培力工作坊,實際到場聽課者有一半是人文家長和教師。透過不同場合情境的對話,彼此確認狀態並跟著調整、應變、再生,也呼應該校自我設定的圖像──一個「有機體學校」。
家長是學校的合夥人,對於家長培育課程的重視,人文與華德福學校的努力都令人注目。除了學校特別開設家庭教育相關課程,以及家長性格培育師課程之外,還安排有親師有約時間。家長也會自我進修,如上述的培力工作坊,只要是人文教師團隊主講,必然有人文家長出席聽講,也有資深家長最後加入教師團隊成為正式師資,這點也跟許多華德福學校一樣,達成家校一體的目的,也為人的社會連結開啟更多的可能空間。
如果有一個公家場域,不只是孩子的教育資源也希望成為家長的教育資源,帶動親師生一起成長,在學到老活到老,終生學習成為基本生活觀的現在,能不能吸引家長前往?人文設校一開始,還未開放學區時,就吸引許多理念型家長大舉遷徙到宜蘭頭城。為了因應這些島內移民家庭,家長志工還編纂了一本圖文並茂的《人文生活手札及志工手冊》,放在該校官方網頁提供給需要者,形成國內教育界的另一種人文風景。
三、主題統整課程
人文國中小的辦校理念是「實踐阿德勒理論學校,基於人類發展信念與人本主義思想,尊重每一個個體的獨特學習歷程」。為了照應每一個個體成長過程中的學習需求,人文教師會隨時修改課程,不會照跑,因為「硬是要照跑沒有意義」,老師也不會是給予答案的人,而是引導學生去找到答案和面對自己的狀態。「有機體課程」是該校規畫課程,及教師設計課程時的核心精神。
2004年,人文開始實施「主題統整教學」,「將全校老師分成人文和科技兩大教學群,協同推動經驗知識的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五大領域學科知識統整為課程活動,是一種跟生活連結的學習方式。目前,每週四和五是完整主題式教學時間,其他天則是單堂,因為同時也有獨立「工具學科課程」時間,由教師自行設計教材,與主題統整課程搭配。
上圖是人文課程計畫書上「主題統整課程內容與範圍」圖,隨著年齡成長G6789在G1的起點上,逐步拓展個體的生活空間及深化對世界的認知。因此每一個班群的教師必須按照該班孩子的身心狀態,協同設計一個適合該年段孩子的主題課程,同時依照每個孩子不同特質、個性和動力狀態去引導他們在活動中照到自己的任務。但該如何進行?以下步驟是綜合人文教師團隊的幾次工作坊現場紀錄而來。
(一)第一步:做學生分析──了解小孩的需求與現狀
做學生分析是為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現況──生理產生的需求讓他去做這件事,因為每一階段的孩子需求會不一樣,例如九年級的自主學習跟一年級的自主學習需求就完全不一樣,所以教師如果沒有熟悉自己所教年段的孩子,根本無法引發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因此,在設計課程前可先想幾個問題:
1.需求:這一階段孩子的需求是什麼?例如G123的需求就是玩和交朋友,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孩子,玩是生活重心,可以從第一節課玩到最後一節。孩子想做的事情,就是他這一階段需要學習的,也是學習的動力。
2.做得到的事情:這一階段的小孩最適合做什麼?做得到的事是什麼?教師要知道並帶孩子做他做得到的事情,讓孩子經歷成功經驗,因為有成就感就會繼續做,進而成為自主學習的動力。
3.不做的原因:有沒有一般的小孩可以做到的事,但某個小孩特別做不到的?例如學校如果規定每個人都要學會二元一次,但有可能有一個小孩在那個階段就是學不起來,那還要要求他一定要學會嗎?如果說前兩點是考量整體的普遍發展狀態,那麼第三點則是為避免因整體框架而來的單一標準。對於這一個小孩,硬是要求他學會大家都會的,對他而言就是一個「錯誤的標準」。教師除了要避免這種單一/錯誤的標準之外,還要去思考,有沒有辦法幫他避開這個標準,避免造成他不知所以然的失敗?
(二)第二步:擬定主題
人文教師把學生想清楚了,瞭解所教年段孩子的需求後,會做下一個動作,他們稱之為「適性教育」。李英彥主任特別說明,「適性」並不是小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有些事情不可能做到,例如跟釋迦摩尼佛聊天,而是「以教育為目標把教師、環境、學生三者考慮後,發揮到最大化」。因此,教師選擇一個認為最重要、最想要處理的學生需求,並根據這個需求擬定學習主題和方式時,還要考量以下幾點:
1.滿足該需求的可能性:去什麼地方做什麼事跟什麼人講話會最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那個環境找得到嗎?如果學生想學衝浪但教師根本不喜歡衝浪,怎麼辦?
2.適切的環境:想學海洋生態就去海邊、想學原住民部落文化就到臺東住一週,順應孩子需求把他們放到一個可以感發興趣,或者充滿各種可能的環境中,他們自然會自主學習;而在選定目的地和出發之前,當教師帶著孩子一起擬定學習的環境時,也同時在教小孩自主學習的歷程,帶他瞭解原來選擇環境也是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一。
3.教師的意願:教師要對該主題有熱情?授課教師並不一定要很懂孩子有興趣的主題,重要的是意願,如果老師自己都不想學不想教,孩子絕對不會想要學。教師的角色是經驗傳承,作為一個「有經驗的學習者和成熟的協助者」,把自己的學習歷程複製給孩子,因此帶孩子學習的方式會因老師的興趣專長,對主題的熟悉程度而有所不同。例如若老師不熟悉主題,就會帶著孩子一起找資料,但如果是一個很熟悉主題的老師,就可以直接帶著孩子到該環境去探索。孩子因此可以經歷各式各樣的學習歷程,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式。
(三)關鍵:拉孩子投入
在討論學習動機跟自主學習時,三種對學生最主要的影響力是教師個人影響力、同儕影響力和課程影響力,但這三種都回到學生自己的動能。所以,做課程設計時,最重要的也就是「引起孩子的動機」,要讓孩子和主題產生連結──我和這個主題有什麼關係?不論是好的、壞的想像都是產生連結的方式。
容易上手的方法是請學生設想十個禮拜之後要去行動學習的地點,以G67澎湖行動課程為例,教師要想方設法把學生「丟進去」,讓孩子投入去設想關於澎湖的各種事物。通常會出現有三種人:一種是想到都是好的事情、一種是都是壞的事情、一種是沒想法。前兩種「已經掉進去澎湖行了」,所以在課程第一堂課的80分鐘,會讓孩子盡情的分享期待、抱怨,抱怨和期待都會把沒有想法的人拉向他們兩端,興起動機後才會有自主行動。
之後,教師群會先告訴學生澎湖的方方面面,地理老師先告訴他們澎湖在哪裡、有多大,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懂澎湖的。接著是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先吸收資訊,可以聽別人講,也可以看影片,再請他們告訴老師影片在講什麼。這兩堂課都是老師介入,但接下來就是學生自行收集與澎湖相關資料,這也是讓他們投入的一個方式,因為6、7年級的小孩很喜歡展現自己,所以最後是報告後面80分鐘簡單報告自己的方向。這時候全班大概都已經投入了。一整天四個80分鐘的課程主軸都是在引起動機,用的方法不是介紹澎湖有多炫、多有趣、多好玩,而是「把學生丟進去」。接下去幾週學生就會動起來了,教師只要適時給予提點或安排時間做小組討論即可。
曾經有一位參與培力課程的學員發問:「快樂學習學科能力會比較差?」李主任的回答是,若只看學業成績,人文學生的成績歧異很大,但重點在於人文的教育理念是「以人為本,人不是工具是目的」,從這樣一個角度出發,教師的信念是學習是為了成就自己、為了讓自己成長,只要讓孩子找到動力源去學習,就會感受到學會某件事情時的成就感,會感受到「幸福」。所以,應該說是「幸福學習」而不是「快樂學習」。有些孩子沒有參與時會有失落感,讓他不幸福,所以老師要協助孩子去瞭解自己的選擇帶來的結果,並在現場協助孩子創造出環境讓他覺得那件事他有必要去catch up,去成就自己。在人文,教師的所有課程設計和教學法,都只是幫助學生完成他本來的樣子而已,然後在這過程中,教師會發現:我們教師自己也是學習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