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快訊

案例|耶拿計畫 將社會生活融入教育 _國語日報2019

發布日期: 2020-05-14  /  System
∴∴∴∴ 耶拿計畫 將社會生活融入教育(108年4月24日)∵∴∵∴

分享來源:https://www.mdnkids.com/speak/detail.asp?sn=6907

文‧圖片提供/徐永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後研究)、陳榮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在臺灣,有許多偏鄉小校每班學生僅剩個位數。民國一百零三年,我國立法院通過了實驗教育相關法案,放寬法規限制,讓這些偏鄉小校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實驗教育,轉型為混齡教學。然而目前臺灣仍有許多民眾不了解混齡教學如何實施,本系列專題邀請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負責推動混齡教學的學者,介紹國外的混齡教學特色與值得借鏡之處,並檢視臺灣目前的混齡教學現況。

 德國教育學家彼得.彼得森。他的成長過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在看到戰爭所帶來的傷亡後,他認為教育要學習的應該是如何理解別人的感受,找出可以互相幫助的辦法,這樣才能建立和平的世界,避免再有戰爭發生。

 一九二三年開始,彼得森在德國的耶拿大學附屬小學實驗混齡教學,四年後,他提出以混齡教學為主的耶拿計畫。這項計畫影響到德國鄰近的國家,像奧地利、荷蘭都有耶拿學校。

混齡班級
以群體為核心

 彼得森認為,學校應教導學生愛自己也愛別人,而非強調個人競爭力。他把班級視為學生共同生活的群體,在群體中,有人是領導者,有人是維護者,有人是追隨者;他把班級的混齡方式設定為一二三年級一班,四五六年級一班,讓能力好的三年級當領導者,二年級當維護者,一年級當追隨者。
 以體育課為例,教師會請三年級的學生示範正確動作;一年級的學生模仿;二年級的學生幫忙指導一年級學生的錯誤。教師會依據學生不同的需要,而設計出個別化的課程,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進度。

在地課程
探索社區環境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讓學生熟悉生活環境,喜愛自己的社區。因此,彼得森會在固定的時間帶領學生去探索環境,範圍可從班級、校園、社區延伸到其他城鎮。
 在探索過程中,他會提醒學生去注意自然現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並讓學生自己找答案,或是和同學討論。這也是耶拿學校的學生特別會問問題的原因。

教學設計
採四元素活動

 彼得森觀察德國的社會生活,發現有四項基本元素,分別為對話、工作、遊戲、分享或慶祝活動。彼得森認為,這樣的生活韻律也該放在學校中。
 因此,耶拿學校的教師,每天早上都會讓學生圍成一個圈,大家談論自己的心情或是由教師說一個和學習主題有關的故事。彼得森相信,對話是深化思考能力的基礎,也是發展情感能力不可或缺的方式,這也顯示教師關心每一個學生,每個人說的話都需要被聽到。
 對話結束後,教師就開始今天的教學,在簡單說明今天的課程綱要後,學生便可進行今天的學習工作,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要小組學習或是單獨練習。
 過程中教師會在教室內安靜走動,個別指導學生,讓學生直接和教師對話,教師也很容易判斷學生是否學會了這個單元。彼得森認為,只要是自己有興趣的議題,都能讓時間過得很快,鐘聲反而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節奏,所以耶拿學校基本上是沒有鐘聲的。
 彼得森發現,學生對遊戲都有高度的興趣,所以當教師發覺學生已經沒有學習動力時,會邀請學生一起玩遊戲。
例如玩「大風吹」的時候,當鬼的人要說出一個關於自己的事情,喜歡吃草莓的人就說:「吹一個喜歡吃草莓的人」,這樣可以讓同學彼此之間有更深的認識。
 通常一天結束前,教師會請學生分享今天學到的東西。另外,學校每週五會邀請家長到校,參與學生一個星期的學習成果發表。
 成果發表通常以班級為單位,有的班級把學到的知識編成一首歌,大家一起上臺唱;有的是演出短劇,把學到的知識融合在劇情中。

耶拿系統
適應多樣社會

 如今彼得森創立的耶拿學校,已經是歐洲相當有名聲的學校,透過混齡教學、在地課程、四元素活動的設計,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認定為高度創新教學的教育系統,也曾經獲得德國教育的最高獎項。臺灣在協助偏鄉小校轉型為混齡制的同時,也可借鏡彼德森的耶拿系統,讓學生包容差異,適應多樣化的社會。

圖說:
 彼得森相信,對話是深化思考能力的基礎,也是發展情感能力不可或缺的方式。因此,耶拿學校教師每天早晨都會讓學生圍成一個圈,和學生對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