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生的故事:金瑄庭—消化社會期待,成為自由的真我!
發布日期: 2020-04-20 / System
對主流價值感到疑惑,促使自我探索
金瑄庭是一位從小在台北市市中心長大的孩子,然而,即便在繁榮的都市、衣食無虞的環境中成長,許多生活裡的『理所當然』以及『主流價值的規則』卻也讓瑄庭產生諸多疑惑,她說:「我的父母雖給予我衣食無虞的生活,但因為忙於工作,所以對於照顧我的心理需求層面還是比較缺乏的,因此累積了一些問題,我開始對於學校裡老師所給予的觀念產生疑惑 – “讀書是為了要考上好學校,未來才能有好的生活 ”,但是我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且滿足了,那還要追求什麼樣的好呢?撇除追求成績以外的我,究竟為什麼而活著?」她不斷思考、探尋學習和生命的意義,卻也愈來愈迷惘,而這些未解的迷惘與疑惑,如同迷霧般的累積,始終撥雲卻無法見日,遮蔽當下視線,也阻擋了未來。使得在國中時期的她開始陷入憂鬱與焦慮,每天上學當她抵達校門口便會開始顫抖、焦慮不已並陷入無以復加的憂鬱情緒。這過於龐大的迷霧,已將她團團圍著,無法前行。國中二年級時,瑄庭開始拒學,她選擇待在家裡,或去誠品翻閱、探索自己有興趣的書籍。過了一段時間的修復,她提起勇氣回到學校完成國中學業。
然而,瑄庭表示當時學校的輔導功能和支持系統較弱,對於她在惝恍迷離的青少年時期,當面對自我探索、找尋社會位置和自我價值感的心理需求時,常常是自己摸索,較為辛苦且破碎,因此,也成了她後來希望能學習諮商跟助人工作的原因。
哲學課啟發思考與表達力
高中時期的瑄庭就讀高職,而學校對於學生的要求並不鼓勵思考和發想創意,而是相當追求統一標準,因此更加無法適應。同時,瑄庭也利用課餘機會前往實驗教育的推手 – 唐爸,開設的哲學課。談起哲學課時,她語調上揚的說:「唐爸的哲學課程對我有蠻大的影響,我覺得有療癒的功能,因為在哲學課裡,總是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聆聽別人的思路,那是我第一次發現,原來有師長與家長願意聆聽與理解孩子的想法!因為小時候會覺得沒有任何大人會在乎小孩的看法,因此在這門課裡,我開始學會思考和表達。」獨立思考意識開始茁壯的她,決定在二年級時,開始申請自學,參與高中自學團體,走向三年的自學計畫。
圖 / 金瑄庭臉書
在百無聊賴之中,仍有非做不可的事情!
瑄庭表示剛開始自學時,會有一段時間處於慵懶、鬆散與沉潛的過渡期,那是當所有心上的束縛被卸下之後的修復期,無論是還摸不清楚方向的自我質疑,抑或是對於身旁事物提不起勁、興趣缺缺,都像極了待在無所適從的繭蛹裡,而過去的自我正逐漸死亡,準備迎接新生的自我。她提及過去這個階段有極大的轉變:「也因為百無聊賴,所以那些始終被存放於內在底層,隱隱然的聲音和動機,都變得特別明顯且容易覺察!也因為如此,內在動機與內在酬賞自然升起,我發現自己仍有非做不可的事!」
由於過去自身學習經驗當中的失落和體會,使詩晨內心升起強烈的學習動機與使命感,因此除了跟著自學團體學習學科,她也開始自主找尋學習資源,走入諮商領域並參與人本的師資培訓、擔任助教與安排實習工作。
體驗多元的生活方式,從中反思心之所向
除了學科、諮商領域、教育相關的學習,特別的是瑄庭在自學期間,她也有意識的安排自己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反思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為何?
她提起過去曾經參與「東海岸徒步行動」,這是由一群位於都蘭的藝術家與原住民所發起的環保運動,對於這份經驗她說:「在這裡我接觸到不同的價值體系,看見有別於主流價值對成功的定義以及溝通方式,像在這邊他們都是共識決,跟一般多數決很不同,因為對人的相信不同。他們會去傾聽不同身份的人,讓每個人的聲音都有機會被聽到,自然而然在表達中會形成一份理解。」
圖 / 瑄庭參與東海岸徒步行動
勇於體會不同生活方式、意識形態的瑄庭,不止參與社會運動,也曾經至國外探索,而其中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前往舊金山遊學的經驗,她說:「走在舊金山的街頭,即便是陌生人,都會熱情的打招呼,另外因為是第一次獨立生活,我開始學習照料自己的日常起居、煮菜煮得很開心。在當時遊學團的同學都會找台灣人一起玩,但我會跑去認識當地人或是他們覺得有點危險的地方冒險,但也因為這樣我看見很多不同的風景。像是一次認識了一位黑人街頭藝人,跟他聊天之下才瞭解美國的貧富差距有多麽嚴重,我覺得在那裏你會看見許多迷人的多元性,但其迷人的背後,仍有資本主義的殘酷。像是觀光客吃不完的麵包和食物丟滿地,結果鴿子吃得比路邊的乞丐還好。而這些經驗和景象,在學校是體會不到的。」
在接觸過許多不同生活方式、文化、價值體系的瑄庭,曾經思考是否要選擇充滿憤怒但善良的生活理念,但漸漸隨著時間的歷練,她帶著更深刻的眼光看待在台灣和世界上的各種社會現象與議題,發現成因錯綜而複雜,因此她更加渴望能理解其背後的社會脈絡。然而,也因為如此,她發現自己選擇的學習領域,會跟自身的生命脈絡最相關,也會是最有動力去完成的事情。
自學帶來的禮物:所有的經驗,都成了寶貴的資糧
瑄庭成長的歷程始終帶著深究的眼光,觀察外境也瞥見內心。結束三年自學計畫後,她決定申請國立臺北大學進修部社會工作系:「我決定去念大學是因為我發現自己的能力還不足,還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會知道自己能運用的技能和知識還太少,也無法說服別人,所以先靜下心學習。而後來之所以能夠錄取,很大一部分是基於自學時期所累積的經驗,以及經驗中的反思,讓我能有自己的思考,再者因為自學時期的學習是與社會連結的,所以也有機會累積人脈,過去的老師或工作的老闆也願意幫忙寫推薦信,是很感動的經驗。」
圖 / 瑄庭於臺北大學
瑄庭表示,由於過去在自學時期,能自主地探索有興趣的事情,所以各領域都有接觸一些,而上大學裡的學習資源可以幫助自己巧妙的將過去的所學整合起來。她說:「我過去因為學過一些諮商、教育、社會學並參與社會運動,所以會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條件,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什麼、為什麼要學這些和教科書裡的理論價值在哪裡、可以如何運用。在大學裡的學習對我來說是一種梳理,我也因此學習到更多詞彙幫助自己去表達和整理過去的經驗,出自於內在的學習動機愈來愈強烈。」
建置學生會,為進修部同學爭取權益
進入大學的瑄庭除了帶著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豐富的體會,她也渴望能將自己身上的累積化為實踐,因此當看見進修部的學生權益與日間部學生的落差,同時承受許多污名,同學對自己的身份沒有認同感,她因此希望能做些改變,所以開始組織同學、與校方不斷溝通協商,最終成功使學校修改學生自治法,成立了合法平等的進修部學生會,讓進修部的同學能享有平等的權益。對於成立學生會這一路的辛苦與磨練,對她來說意義深重的,她說:「一方面我是藉此在鍛鍊自己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助人工作者,另一方面其實也是看著過去實驗教育的家長或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努力的在為自己小孩或學生爭取社會空間和學習權益,耳濡目染之下,知道自己其實也可以為值得的事情努力去爭取的。而學生會的成立也支持了很多同學,有機會和其他大學交流,會看見同學從一開始的毫無認同感和沒有自信,到後來擁有歸屬感、長出力量並對自己有所期待,看見這樣轉變,對我來說是很滿足的。」
圖/瑄庭於臺北大學進修部學生會
瑄庭進到大學校園後,不只將過去的學習統合也有所實踐,她也發現自己有些特質和能力是能對團體有所貢獻的,並且更加懂得如何與別人合作。對她而言,社會工作的學習除了分析社會現象以外,也是關於社會實踐的一門學科,目前也有修教程的她,認為社會工作專業領域的訓練是要能提出解方,而在教育領域要會設計課程,其實都是在解決問題,慢慢練功,學習從不間斷。
圖/瑄庭臉書
消化社會期待,成為自由的真我
瑄庭觀察到自己相較於其他大學生,有一個較為顯著的優勢:「我覺得我的家庭背景和父母較自由的教養態度,使我所受到的牽制比起一般大學生比較少,所以能提早消化掉社會期待所帶來的限制,有勇氣去探索自己的各種可能性,在自由當中發現真正的自己。另外一部分是父母除了經濟以外可能無法提供實質的幫助,所以自我探索和學習的責任一直都會落在自己身上。」瑄庭父母的教養態度自由,也始終給予信任和支持,使她一路上始終要為自己負責,而不是為別人的期待負責。
對於想要選擇自學的學習者,瑄庭想要分享:「我覺得在自學階段的累積,不管是寫學習計畫書所帶來規劃的能力、組織能力、走入社會,都會成為往後的優勢。但是每個人所得的資源會因為家庭經濟背景或性格等多重因素而有所差距,這是確實會發生的現象,但是趁年輕時候去體驗和犯錯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另外在自學階段的同學,會互相幫忙,一起成長,我認為這對於青少年階段在尋找社會位置或自我探索時的心理需求,是有幫助的。」
從小帶著深究的眼光成長,在自學階段裡多元探索、發現真我的瑄庭對自己的期待是能將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所學整合,落實於實驗教育領域,希望能來能從事情感教育或生涯教育的學習支持團體。一路一直陪伴著自己的瑄庭,也盼望能成為陪伴對世界與自我產生質疑的青少年,找回生命的光芒,就如同當初陪伴茫然無助的自己一般。
金瑄庭是一位從小在台北市市中心長大的孩子,然而,即便在繁榮的都市、衣食無虞的環境中成長,許多生活裡的『理所當然』以及『主流價值的規則』卻也讓瑄庭產生諸多疑惑,她說:「我的父母雖給予我衣食無虞的生活,但因為忙於工作,所以對於照顧我的心理需求層面還是比較缺乏的,因此累積了一些問題,我開始對於學校裡老師所給予的觀念產生疑惑 – “讀書是為了要考上好學校,未來才能有好的生活 ”,但是我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且滿足了,那還要追求什麼樣的好呢?撇除追求成績以外的我,究竟為什麼而活著?」她不斷思考、探尋學習和生命的意義,卻也愈來愈迷惘,而這些未解的迷惘與疑惑,如同迷霧般的累積,始終撥雲卻無法見日,遮蔽當下視線,也阻擋了未來。使得在國中時期的她開始陷入憂鬱與焦慮,每天上學當她抵達校門口便會開始顫抖、焦慮不已並陷入無以復加的憂鬱情緒。這過於龐大的迷霧,已將她團團圍著,無法前行。國中二年級時,瑄庭開始拒學,她選擇待在家裡,或去誠品翻閱、探索自己有興趣的書籍。過了一段時間的修復,她提起勇氣回到學校完成國中學業。
然而,瑄庭表示當時學校的輔導功能和支持系統較弱,對於她在惝恍迷離的青少年時期,當面對自我探索、找尋社會位置和自我價值感的心理需求時,常常是自己摸索,較為辛苦且破碎,因此,也成了她後來希望能學習諮商跟助人工作的原因。
哲學課啟發思考與表達力
高中時期的瑄庭就讀高職,而學校對於學生的要求並不鼓勵思考和發想創意,而是相當追求統一標準,因此更加無法適應。同時,瑄庭也利用課餘機會前往實驗教育的推手 – 唐爸,開設的哲學課。談起哲學課時,她語調上揚的說:「唐爸的哲學課程對我有蠻大的影響,我覺得有療癒的功能,因為在哲學課裡,總是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聆聽別人的思路,那是我第一次發現,原來有師長與家長願意聆聽與理解孩子的想法!因為小時候會覺得沒有任何大人會在乎小孩的看法,因此在這門課裡,我開始學會思考和表達。」獨立思考意識開始茁壯的她,決定在二年級時,開始申請自學,參與高中自學團體,走向三年的自學計畫。
圖 / 金瑄庭臉書
在百無聊賴之中,仍有非做不可的事情!
瑄庭表示剛開始自學時,會有一段時間處於慵懶、鬆散與沉潛的過渡期,那是當所有心上的束縛被卸下之後的修復期,無論是還摸不清楚方向的自我質疑,抑或是對於身旁事物提不起勁、興趣缺缺,都像極了待在無所適從的繭蛹裡,而過去的自我正逐漸死亡,準備迎接新生的自我。她提及過去這個階段有極大的轉變:「也因為百無聊賴,所以那些始終被存放於內在底層,隱隱然的聲音和動機,都變得特別明顯且容易覺察!也因為如此,內在動機與內在酬賞自然升起,我發現自己仍有非做不可的事!」
由於過去自身學習經驗當中的失落和體會,使詩晨內心升起強烈的學習動機與使命感,因此除了跟著自學團體學習學科,她也開始自主找尋學習資源,走入諮商領域並參與人本的師資培訓、擔任助教與安排實習工作。
體驗多元的生活方式,從中反思心之所向
除了學科、諮商領域、教育相關的學習,特別的是瑄庭在自學期間,她也有意識的安排自己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反思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為何?
她提起過去曾經參與「東海岸徒步行動」,這是由一群位於都蘭的藝術家與原住民所發起的環保運動,對於這份經驗她說:「在這裡我接觸到不同的價值體系,看見有別於主流價值對成功的定義以及溝通方式,像在這邊他們都是共識決,跟一般多數決很不同,因為對人的相信不同。他們會去傾聽不同身份的人,讓每個人的聲音都有機會被聽到,自然而然在表達中會形成一份理解。」
圖 / 瑄庭參與東海岸徒步行動
勇於體會不同生活方式、意識形態的瑄庭,不止參與社會運動,也曾經至國外探索,而其中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前往舊金山遊學的經驗,她說:「走在舊金山的街頭,即便是陌生人,都會熱情的打招呼,另外因為是第一次獨立生活,我開始學習照料自己的日常起居、煮菜煮得很開心。在當時遊學團的同學都會找台灣人一起玩,但我會跑去認識當地人或是他們覺得有點危險的地方冒險,但也因為這樣我看見很多不同的風景。像是一次認識了一位黑人街頭藝人,跟他聊天之下才瞭解美國的貧富差距有多麽嚴重,我覺得在那裏你會看見許多迷人的多元性,但其迷人的背後,仍有資本主義的殘酷。像是觀光客吃不完的麵包和食物丟滿地,結果鴿子吃得比路邊的乞丐還好。而這些經驗和景象,在學校是體會不到的。」
在接觸過許多不同生活方式、文化、價值體系的瑄庭,曾經思考是否要選擇充滿憤怒但善良的生活理念,但漸漸隨著時間的歷練,她帶著更深刻的眼光看待在台灣和世界上的各種社會現象與議題,發現成因錯綜而複雜,因此她更加渴望能理解其背後的社會脈絡。然而,也因為如此,她發現自己選擇的學習領域,會跟自身的生命脈絡最相關,也會是最有動力去完成的事情。
自學帶來的禮物:所有的經驗,都成了寶貴的資糧
瑄庭成長的歷程始終帶著深究的眼光,觀察外境也瞥見內心。結束三年自學計畫後,她決定申請國立臺北大學進修部社會工作系:「我決定去念大學是因為我發現自己的能力還不足,還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會知道自己能運用的技能和知識還太少,也無法說服別人,所以先靜下心學習。而後來之所以能夠錄取,很大一部分是基於自學時期所累積的經驗,以及經驗中的反思,讓我能有自己的思考,再者因為自學時期的學習是與社會連結的,所以也有機會累積人脈,過去的老師或工作的老闆也願意幫忙寫推薦信,是很感動的經驗。」
圖 / 瑄庭於臺北大學
瑄庭表示,由於過去在自學時期,能自主地探索有興趣的事情,所以各領域都有接觸一些,而上大學裡的學習資源可以幫助自己巧妙的將過去的所學整合起來。她說:「我過去因為學過一些諮商、教育、社會學並參與社會運動,所以會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條件,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什麼、為什麼要學這些和教科書裡的理論價值在哪裡、可以如何運用。在大學裡的學習對我來說是一種梳理,我也因此學習到更多詞彙幫助自己去表達和整理過去的經驗,出自於內在的學習動機愈來愈強烈。」
建置學生會,為進修部同學爭取權益
進入大學的瑄庭除了帶著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豐富的體會,她也渴望能將自己身上的累積化為實踐,因此當看見進修部的學生權益與日間部學生的落差,同時承受許多污名,同學對自己的身份沒有認同感,她因此希望能做些改變,所以開始組織同學、與校方不斷溝通協商,最終成功使學校修改學生自治法,成立了合法平等的進修部學生會,讓進修部的同學能享有平等的權益。對於成立學生會這一路的辛苦與磨練,對她來說意義深重的,她說:「一方面我是藉此在鍛鍊自己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助人工作者,另一方面其實也是看著過去實驗教育的家長或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努力的在為自己小孩或學生爭取社會空間和學習權益,耳濡目染之下,知道自己其實也可以為值得的事情努力去爭取的。而學生會的成立也支持了很多同學,有機會和其他大學交流,會看見同學從一開始的毫無認同感和沒有自信,到後來擁有歸屬感、長出力量並對自己有所期待,看見這樣轉變,對我來說是很滿足的。」
圖/瑄庭於臺北大學進修部學生會
瑄庭進到大學校園後,不只將過去的學習統合也有所實踐,她也發現自己有些特質和能力是能對團體有所貢獻的,並且更加懂得如何與別人合作。對她而言,社會工作的學習除了分析社會現象以外,也是關於社會實踐的一門學科,目前也有修教程的她,認為社會工作專業領域的訓練是要能提出解方,而在教育領域要會設計課程,其實都是在解決問題,慢慢練功,學習從不間斷。
圖/瑄庭臉書
消化社會期待,成為自由的真我
瑄庭觀察到自己相較於其他大學生,有一個較為顯著的優勢:「我覺得我的家庭背景和父母較自由的教養態度,使我所受到的牽制比起一般大學生比較少,所以能提早消化掉社會期待所帶來的限制,有勇氣去探索自己的各種可能性,在自由當中發現真正的自己。另外一部分是父母除了經濟以外可能無法提供實質的幫助,所以自我探索和學習的責任一直都會落在自己身上。」瑄庭父母的教養態度自由,也始終給予信任和支持,使她一路上始終要為自己負責,而不是為別人的期待負責。
對於想要選擇自學的學習者,瑄庭想要分享:「我覺得在自學階段的累積,不管是寫學習計畫書所帶來規劃的能力、組織能力、走入社會,都會成為往後的優勢。但是每個人所得的資源會因為家庭經濟背景或性格等多重因素而有所差距,這是確實會發生的現象,但是趁年輕時候去體驗和犯錯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另外在自學階段的同學,會互相幫忙,一起成長,我認為這對於青少年階段在尋找社會位置或自我探索時的心理需求,是有幫助的。」
從小帶著深究的眼光成長,在自學階段裡多元探索、發現真我的瑄庭對自己的期待是能將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所學整合,落實於實驗教育領域,希望能來能從事情感教育或生涯教育的學習支持團體。一路一直陪伴著自己的瑄庭,也盼望能成為陪伴對世界與自我產生質疑的青少年,找回生命的光芒,就如同當初陪伴茫然無助的自己一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