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快訊

【災後重生的巴楠花】-訪問巴楠花部落小學

發布日期: 2019-01-01  /  System
莫拉克風災後,美麗校園近乎全毀,學校被迫遷往山下,從原先的布農族小學轉型為多族群的校園,巴楠花部落小學不被危機給摧毀,反而藉此重新省思,發展出「四祭四學力」的人才培育課程,期待能從實驗教育中為孩子找出路,向這片孕育他們長大的土地學習,找回文化自信。

那一天,我們坐在校園角落茅草與木材搭建的小屋,喝著孩子們親手摘採、泡製的洛神花茶,聽張校長說著一路走來如何在遭遇困挫時因為看到孩子們的成長又有帶著大家往前走的力量,訪談過程中孩子們臉上真誠、掩飾不了的笑容就是這所學校遭遇莫拉克風災後依然保有也是最珍貴的禮物。



在高雄的那瑪夏部落,有一群熱愛自己的土地、文化的人們,用他們的方式傳承屬於他們的文化。巴楠花部落小學的校長,老師學生們都稱他為「阿浪」,見到阿浪校長,就感覺他是一位樂觀開朗的大男孩,這也是巴南花校園裡總是充滿笑聲的原因之一吧。

經歷了莫拉克八八風災,巴楠花從原本的那瑪夏部落遷校,在山下由大愛援建的校區繼續原民教育,只是遷往山下後,巴楠花要面對的是要如何在多族群的組成中,繼續保有傳承布農族文化的精神。

「文化上的刻板印象很多。」不論是原民的加分機制還是喝酒的文化,人們對其都會有刻板印象。以加分而言,大家看到的是加分的結果,但沒看到的是歷史過程中原住民是如何進入加分這個場域的。對阿浪校長而言,巴楠花的實驗教育精神就是釋放心靈美學,突破大家對原住民刻板印象的困局。講到原鄉、偏鄉,大家會習慣性聯想到資源匱乏,又例如喝酒這件事情在原住民的文化中是神聖的,是為了慰勞一年辛勤的工作而在年末所有的慶祝、甜酒的儀式,但在世俗的眼光下,喝酒變成了一件不好的事情,被貼了標籤。巴楠花的教育精神希望能夠帶孩子找到自信的心靈,釋放心靈的困局。

        要達成這樣的效果,課程就必須要解構重組。首先,學習時間的安排要先解構。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是線性的,但每個孩子發展的時間不一樣,國中會考、高中學測這樣的線性安排,沒有辦法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所以時間的解構讓孩子能夠依照自己的生命時間,找到他所專長的對社會做貢獻。主流社會中是兩學期制的知識生產,巴楠花將時間解構後,與大地、小米約定,每個不同時間都會有虔誠的儀式,學校作息按照學季制,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學生們以十週為單位過生活。

        時間解構後,課程也要跟著做調整。主流社會的主科副科在這裡並不存在,巴楠花將課程分為四大領域:文化立、升學力、科學力、美學力,十二個不同科目分別依照其特性分屬於四大領域之中,巴楠花要做的,是以文化做為生命基礎來開展課程,在每一次的課程中辯證出文化的可操作性。在大自然跟自信的心靈重整之後,教育才能夠關注到孩子的面貌,才不會淪於「為了文化而文化」。在課程解構的大工程中,老師是重要的原創者,校內的十五個老師,全部投身參與課程編制。課程解構重組先從整體面開始,內容隨時組合,如果老師在課堂上覺得效果有限,便隨時調整、更換課程內容。

        在巴楠花,課程的解構重視的是內在身心靈的經驗,老師說,自己過去服務過許多類型的學校,但不論到哪,都面臨到同樣的教育問題:孩子們學習動機低落、家庭背景的困難。巴楠花的孩子因為莫拉克風災,被迫要提早面臨家庭問題。「我要重新思考自己對於教育這件事情有沒有慣性,如果一直用過去的方法來教學,是孩子需要的嗎?」因此,老師了解到,課程設計上不論是知識面或是身心靈面,老師要先面對、處理自己的困局跟難題,某種程度上,老師跟著孩子們一起共學。在課程設計上,必定會有停滯與撞牆期,但阿浪校長說:「實驗教育是不確定的,而不是害怕的。」過程中,老師們共同尋找一個往前進的目標,若是還沒準備好,就停下來找新方法來克服。如果老師們一位的想要達成起出設定的課程目標,反而會有太多屬於老師的期待,而忽略了孩子真實的需要。

        巴楠花的課程強調「情境命題」,盡可能的讓學生的學習能和真實生命產生連結。因此,校園裡的小米田也能是孩子們的學習場域。除了課程的創新,在評量的設計上,巴楠花希望孩子能用操作性、實作的方式呈現他們所學,因此除了國、英、數等升學科目使用紙筆測驗之外,其他的學習都以動態闖關的方式來評量。透過影像紀錄、歷史踏查,看孩子如何用雙手解決問題,訓練表達力。整體評量結束後,會有一份各科成績單,特別的是,每科的成績後都會有各科老師的評語,學生也會針對老師們的評語回覆,對這一季的學習作反思。這樣的設計,讓整份成績單不是只有冷冰冰的數字,還有學生與老師之間真誠的互動分享。

        受訪的孩子們說,以前讀過升學體制的學校,來到這裡很快樂,「以前圈詞都會有很多,還會有作文比賽,寫作業都寫到十一、十二點。」本身是客家人的女孩Akiki來到這裡開始學習布農族文化,學會如何搗小米、對布農族語也有所認識。身形瘦小的她,印象最深的是學校放學後的跑步鍛煉,學校因為有爬山健走、單車旅人的活動,學季中會安排一些體能訓練,跑步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孩子說道她喜歡這裡的原因:「因為這裡有大自然的感覺,也不會強迫我們學習,而是會培養我們的專長或興趣」,這個孩子就是在大提琴社找到了自己的興趣。

        教育是動力學,不管是老師或學生,都必須不斷的學習,有時候太關注於自己所有的,反而會成為進步的負擔、包袱。巴楠花,跟天地萬物溝通的靈性植物,有一股不論遭遇什麼,都能繼續強活,逆境向上的力量。帶著這樣的韌力精神,巴楠花部落小學必定能在實驗教育中帶孩子們像這片孕育它們成長的土地學習,找回文化自信。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姜品帆、林靖軒
節目後製:張普熏
【災後重生的巴楠花】-訪問巴楠花部落小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