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三十年發展現況】─專訪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
發布日期: 2018-11-01 / System
實驗教育三法上路兩年,個人自學、團體、機構、學校…等不同型態的教育,在台灣遍地開展。實驗教育,與過去有什麼不同?在台灣整體教育上,扮演什麼角色?又對還是相對多數的體制教育,有什麼影響?
不太乖學堂第一堂課,主持人鄭同僚邀請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及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與大家談談教育部目前推動實驗教育的具體成效及未來支持的面向;向下銜接、擔心淪為白老鼠等家長常有的疑慮,部長及副署長也將在節目中做說明。好奇實驗教育目前在台灣推動得如何、在結構上有什麼改變嗎?歡迎準時收聽─不太乖學堂!
【實驗教育三十年發展現況】─專訪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
2014年,對台灣體制教育而言,是突破的一年。實驗教育三法正式上路,理念教育有了法源的保障,各地興起辦學熱潮,教育不再只是照著課綱按表操課,得以開啟多元、自由的新局面。
不太乖學堂開課第一堂,邀請到教育部長潘文忠和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說明教育部目前推動實驗教育的具體成效、未來支持的面向,也對一般常見對實驗教育的疑慮做回應。
潘文忠認為,實驗教育三法立法後成為很好的法治基礎,對教育創新、理念實踐、台灣與世界教育,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則說明三法通過後,教育部在短時間內便發布與施行相關的子法,但教育現場的人員慣於以體制內的角度看待實驗教育,與特定教育理念有落差,因此教育部協助縣市政府在行政人力、審議委員理解特定教育理念上做努力,也委託學者訂定相關規範與手冊,使縣市政府及進行實驗教育的學校有參考資料;自105學年度開始,對於參與實驗教育的學校,部裡也提供相關經費補助,並進行輔導與陪伴。
關於經費資源、課程制定與師資的培訓方面的支持,潘文忠表示在法治面建立後,政府更應積極推動支持措施。除了實際投入預算面,更重要的是架構平台,累積更多經驗。現今的實驗教育,多數依然是各地方政府在做推動,如何深刻理解實驗教育真正的核心理念,潘文忠認為行政人員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關於實驗教育計畫,從提案至審查,除了考量預算及行政事務外,更重要的是挖掘不同於過往體制內的師資,使實驗教育發揮最大效益,未來教育部也會跟地方政府持續扮演推手的角色,使計畫更為完整。
潘文忠也提到,對照教育現場,法制面有許多需進行調整的部分,其中師資培育是重要的一塊。若未來更多實驗學校需要人才,應有與過往傳統師資培育體系不同的培育方式,政府若能協助,定會比過往獨自辦理的人數更多。
在課程方面,目前已累積許多豐厚的經驗,有許多已是師資養成者的教師。潘文忠表示,未來會積極推動師資培育改革,建立更符合實驗教育的培育系統。
偏鄉教育很可能透過實驗教育轉型,面對新政策,許多民眾開始擔心:實驗教育是讓孩子變成白老鼠?小校的教育,會不會就此商品化?對此,潘文忠回應,目前台灣面臨少子化、偏鄉人口外移等問題導致孩子減少,為了保障孩子的受教權益,實驗教育是使偏鄉有發展機會的一條出路。實驗教育希望以永續為目標,因此學校理念不應只是解決現況的危機,例如避免廢校或增加學生來源,而應以更長遠的態度面對。
實驗教育的路從小學蓬勃發展、國中開始緊縮,到了高中,許多家長會開始考慮孩子怎麼進入大學。對於如何讓後面的路比現在略寬,潘文忠說,目前已完成一項修法草案,其中有個關鍵,就是讓原來的國中小可以銜接到高中、大學階段。現今大學多元入學、特殊選才已逐漸有機制,實驗教育的孩子並非使用國定課綱做學習,而有更寬廣的學習範圍,不只限於學測、統測、指考。若能使高中後的銜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潘文忠相信大部分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會在國內教育軌道上繼續學習與發展人生。
擁有長期參與實驗教育的經驗,潘文忠說,實驗教育的彈性對照體制內,有更多在教育中適性發展的機會。孩子能夠依照性向進行更多自主學習,在多元彈性的空間中也培養出許多師資,教師們的教學方法,包括發展出來的教材,都能跟一般體制的教育互相影響和觀摩。潘文忠希望,實驗教育的活力能促使體制學校更活潑,兩者雖是雙軌進行,但也可以看到體制內老師的教學開始轉變。這些轉變例如:對偏鄉教育投入甚多的王政忠主任,號召許多偏鄉老師共同備課;張輝盛老師的學思達有合作、分組教學。
國教署發覺許多老師雖在一般體制,卻在各科目領域皆有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這些創新持續發生在台灣教學現場,並互相影響、激勵。潘文忠相信這種影響未來會逐步擴大,政府也必須開始思考,教師專業發展是否不再只限於制式架構,實驗教育激起的漣漪,應該讓師培部份有機會向前發展。
潘文忠還想對家長們說,未來孩子將因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就業環境,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教學形態上,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主要的角色,如此才有更多實際體驗、探索,也能建立更多思辨思考、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習模式。過往老師為主、學生聽課的模式需做較大的改變,而變革需要家長一起支持。潘文忠呼籲,「我們希望孩子是抱著熱情在面對學習、面對他的未來人生,父母就不用太擔心。」許麗娟副署長則提到,其實不論在實驗教育或一般教育裡,都有許多老師正在改變自己的教學,共同尋求更貼近學生需求的方法。整體教育事務需要家長共同支持,也希望給教學現場裡願意改變的老師更多掌聲與鼓勵。
對於教師在學校行政事務繁雜,潘文忠回應,老師用最多的時間跟心力帶領孩子學習,確實才是最大的投資。因此他跟同仁也正在進行行政減量變革,例如:統合視導造成地方政府與學校需準備大量工作,現將過去多項指標、項目,改成較質性的方式,在評鑑上,也做大幅整併與改變。教育部這半年多整理過去與上述有關的條目,約一百多項,整併後已幾乎減半。另外,教師、學校需不斷重複填報教育部資料庫,對此部裡善用數位科技,將幾個系統對接、整理,一次填報可做地方政府或教育部的多種運用。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與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在政府部門實驗教育的推動不遺餘力,台灣奠基三十年的實驗教育發展,未來更令人期待。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徐家愉
節目後製:張普熏
不太乖學堂第一堂課,主持人鄭同僚邀請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及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與大家談談教育部目前推動實驗教育的具體成效及未來支持的面向;向下銜接、擔心淪為白老鼠等家長常有的疑慮,部長及副署長也將在節目中做說明。好奇實驗教育目前在台灣推動得如何、在結構上有什麼改變嗎?歡迎準時收聽─不太乖學堂!
【實驗教育三十年發展現況】─專訪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
2014年,對台灣體制教育而言,是突破的一年。實驗教育三法正式上路,理念教育有了法源的保障,各地興起辦學熱潮,教育不再只是照著課綱按表操課,得以開啟多元、自由的新局面。
不太乖學堂開課第一堂,邀請到教育部長潘文忠和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說明教育部目前推動實驗教育的具體成效、未來支持的面向,也對一般常見對實驗教育的疑慮做回應。
潘文忠認為,實驗教育三法立法後成為很好的法治基礎,對教育創新、理念實踐、台灣與世界教育,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則說明三法通過後,教育部在短時間內便發布與施行相關的子法,但教育現場的人員慣於以體制內的角度看待實驗教育,與特定教育理念有落差,因此教育部協助縣市政府在行政人力、審議委員理解特定教育理念上做努力,也委託學者訂定相關規範與手冊,使縣市政府及進行實驗教育的學校有參考資料;自105學年度開始,對於參與實驗教育的學校,部裡也提供相關經費補助,並進行輔導與陪伴。
關於經費資源、課程制定與師資的培訓方面的支持,潘文忠表示在法治面建立後,政府更應積極推動支持措施。除了實際投入預算面,更重要的是架構平台,累積更多經驗。現今的實驗教育,多數依然是各地方政府在做推動,如何深刻理解實驗教育真正的核心理念,潘文忠認為行政人員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關於實驗教育計畫,從提案至審查,除了考量預算及行政事務外,更重要的是挖掘不同於過往體制內的師資,使實驗教育發揮最大效益,未來教育部也會跟地方政府持續扮演推手的角色,使計畫更為完整。
潘文忠也提到,對照教育現場,法制面有許多需進行調整的部分,其中師資培育是重要的一塊。若未來更多實驗學校需要人才,應有與過往傳統師資培育體系不同的培育方式,政府若能協助,定會比過往獨自辦理的人數更多。
在課程方面,目前已累積許多豐厚的經驗,有許多已是師資養成者的教師。潘文忠表示,未來會積極推動師資培育改革,建立更符合實驗教育的培育系統。
偏鄉教育很可能透過實驗教育轉型,面對新政策,許多民眾開始擔心:實驗教育是讓孩子變成白老鼠?小校的教育,會不會就此商品化?對此,潘文忠回應,目前台灣面臨少子化、偏鄉人口外移等問題導致孩子減少,為了保障孩子的受教權益,實驗教育是使偏鄉有發展機會的一條出路。實驗教育希望以永續為目標,因此學校理念不應只是解決現況的危機,例如避免廢校或增加學生來源,而應以更長遠的態度面對。
實驗教育的路從小學蓬勃發展、國中開始緊縮,到了高中,許多家長會開始考慮孩子怎麼進入大學。對於如何讓後面的路比現在略寬,潘文忠說,目前已完成一項修法草案,其中有個關鍵,就是讓原來的國中小可以銜接到高中、大學階段。現今大學多元入學、特殊選才已逐漸有機制,實驗教育的孩子並非使用國定課綱做學習,而有更寬廣的學習範圍,不只限於學測、統測、指考。若能使高中後的銜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潘文忠相信大部分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會在國內教育軌道上繼續學習與發展人生。
擁有長期參與實驗教育的經驗,潘文忠說,實驗教育的彈性對照體制內,有更多在教育中適性發展的機會。孩子能夠依照性向進行更多自主學習,在多元彈性的空間中也培養出許多師資,教師們的教學方法,包括發展出來的教材,都能跟一般體制的教育互相影響和觀摩。潘文忠希望,實驗教育的活力能促使體制學校更活潑,兩者雖是雙軌進行,但也可以看到體制內老師的教學開始轉變。這些轉變例如:對偏鄉教育投入甚多的王政忠主任,號召許多偏鄉老師共同備課;張輝盛老師的學思達有合作、分組教學。
國教署發覺許多老師雖在一般體制,卻在各科目領域皆有不同型態的教學模式,這些創新持續發生在台灣教學現場,並互相影響、激勵。潘文忠相信這種影響未來會逐步擴大,政府也必須開始思考,教師專業發展是否不再只限於制式架構,實驗教育激起的漣漪,應該讓師培部份有機會向前發展。
潘文忠還想對家長們說,未來孩子將因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就業環境,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教學形態上,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主要的角色,如此才有更多實際體驗、探索,也能建立更多思辨思考、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習模式。過往老師為主、學生聽課的模式需做較大的改變,而變革需要家長一起支持。潘文忠呼籲,「我們希望孩子是抱著熱情在面對學習、面對他的未來人生,父母就不用太擔心。」許麗娟副署長則提到,其實不論在實驗教育或一般教育裡,都有許多老師正在改變自己的教學,共同尋求更貼近學生需求的方法。整體教育事務需要家長共同支持,也希望給教學現場裡願意改變的老師更多掌聲與鼓勵。
對於教師在學校行政事務繁雜,潘文忠回應,老師用最多的時間跟心力帶領孩子學習,確實才是最大的投資。因此他跟同仁也正在進行行政減量變革,例如:統合視導造成地方政府與學校需準備大量工作,現將過去多項指標、項目,改成較質性的方式,在評鑑上,也做大幅整併與改變。教育部這半年多整理過去與上述有關的條目,約一百多項,整併後已幾乎減半。另外,教師、學校需不斷重複填報教育部資料庫,對此部裡善用數位科技,將幾個系統對接、整理,一次填報可做地方政府或教育部的多種運用。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與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在政府部門實驗教育的推動不遺餘力,台灣奠基三十年的實驗教育發展,未來更令人期待。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徐家愉
節目後製:張普熏
相關連結
【實驗教育三十年發展現況】─專訪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