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實驗教育國際研討會即日起 開始徵稿!
發布日期: 2019-08-19 / System
2019實驗教育學術暨實務國際研討會徵稿
大會主題:竿已立,見影了沒?—實驗教育的實施成效與影響
Effectiveness and Outcomes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CEE 2019
大會主題:竿已立,見影了沒?—實驗教育的實施成效與影響
Effectiveness and Outcomes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CEE 2019
大會簡介
實驗教育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mental Education)為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Taiwan Experimental Education Center)舉辦,目的為匯集國內實驗創新教育的研究能量, 以及交流、觀摩各國創新教育近況。過去已舉辦過兩屆大會,主題分別是2017的「亞洲的聲音」, 及2018的「混齡教學之經驗與策略」。
研討會每年都會至少邀請三位國內外專題講者發表演說, 並有多場論文發表供國內外學術研究者分享研究成果與經驗。今年的主題則將聚焦在「實驗教育的實施成效與影響」, 期望深入探討目前實驗教育的成果與思索未來前進的方向。適逢實驗三法通過將滿五年,台灣實驗教育人數也不斷大幅增長, 辦學方從嘗試的起步中逐漸成熟。多元化的實驗教育究竟帶給台灣教育生態何種改變? 而學生樣貌究竟與原本體制內的學生有何不同?實驗教育如何翻轉既定印象的課堂?對於實驗教育的品質又該如何確 保?而實驗教育之於我們的社會到底有哪些影響層面已經在催化發酵呢? 這都將是我們期待在今年底共同討論的議題。
研討會每年都會至少邀請三位國內外專題講者發表演說,
為了讓更多在現場耕耘的實驗教育工作者能夠參加這場盛會, 今年我們增加實務的徵稿項目。也將依稿件來量設置口頭發表與壁報發表, 歡迎學者、研究生與教育工作者踴躍參加。
大會資訊
日期: 2019年 12月 7日、8日(六、日)
地點: 國立政治大學
指導單位:教育部國民與學前教育署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徵稿範圍
- 學術徵稿主題(皆須以實驗教育為範疇)
徵稿主題 | 子題說明 | |
(一) | 學生學習成效 | 質性或量化研究、學生認知與非認知能力之檢測與評估、學校適應 |
(二) | 課程研發 | 創新教學、學習者為主體、課程地圖與核心能力(素養) |
(三) | 評鑑機制 | 評鑑指標建置原則、實驗教育永續發展、家長滿意度、教師與組織效能 |
(四) | 社會影響力 | 家長教育選擇權、實驗教育三法、永續教育政策 |
- 實務徵稿主題(皆須以實驗教育為範疇)
實驗教育現場發生什麼事? | ||
(一) | 實驗教育學生是什麼樣子? | 學生圖像、學生生涯長期追蹤之行動研究 |
(二) | 實驗教育的創新課程長什麼樣子? | 主題式、跨領域課程、現象為本學習 |
(三) | 各國實驗教育之比較分析 | 各國教育現場之經驗分享 |
以上徵稿主題為本次研討會之主要方向。主辦單位將依來稿的質與量斟酌兩部分發表之比例。
徵稿方式
本次研討會採兩種發表方式,口頭發表與壁報發表。依下列說明繳交摘要。投稿人可以註明期望發表方式。主辦單位經審查後公告結果並通知發表方式。
一、學術論文摘要:
1. 採長摘要(extended abstract)審查制,以中文或英文撰稿,以1000-1500字內為原則,內容須包含:
(1)研究動機、目的或背景說明
(2)研究方法或分析策略
(3)初步研究發現或全文撰稿構想
(4)預期研究貢獻
(5)初擬之論文大綱
2. 論文摘要截稿日期:2019年8月30日(五),請填妥Google線上投稿申請表(https://reurl.cc/zXNz0),並於期限內以電郵寄至[email protected]
二、實務經驗摘要
- 採長摘要審查制,以中文或英文撰稿,約500~1500字。內容須包含「發表動機」、「發表大綱」與「參考資源」。切合本次研討會方向之實驗教育現場之觀察經驗或實際操作之心得交流。歡迎現場教育工作者申請。
- 摘要截稿日期:2019年8月30日(五),請填妥Google線上投稿申請表(https://reurl.cc/zXNz0),並於期限內電郵寄至 [email protected]
- 摘要通過審查後,須於11月8日前繳交完整發表稿件底本或投影片。
摘要繳交 | 2019年8月30日 (五) 前 |
審查通過通知 | 2019年9月12日 (四) 前 |
全文繳交期限 | 2019年11月15日 (五) 前 |
研討會舉行 | 2019年12月7-8日 (六-日) |
聯絡方式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電話/傳真:02-29387674 email:[email protected]
聯絡人:張朝翔 先生、李嘉年 先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