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快訊

民主教育的一部分意義就是探究何謂民主|實驗教育理念與實務:討論民主教育

發布日期: 2019-08-05  /  System
本週的實教務課程,詹志禹老師引導學員在兩週前參訪三峽原來學苑的體驗基礎上,以「民主教育」為主題進行對話。課程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分組議題討論和歸納;二是議題辯論/辯證,整堂課是一場不斷發問、思索、對話的思辯過程。
 
實驗教育理念與實務:討論民主教育01


Part I:小組討論與歸納
詹老師請學員使用手機或筆電上網,透過 slido 提出跟「民主教育」或「民主學校」相關的問題。問題提出後,請學員自選想要參與的議題,進行30分鐘的分組討論。以下是精選的三個議題:

Q1:什麼是民主教育?為什麼要進行民主教育?民主教育實行的場所有哪些要素?民主教育與傳統體制內教育有什麼不同?
這一組認為民主教育很難在學校全面落實,因為需要長時間、大規模的配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他們認為可以先從小班小制開始實行,並且從低年級學生開始培養民主素養,讓他們先熟悉模式和制度。然而,要培養孩子的民主素養,老師本身要能引導學生提出意見、聆聽別人意見,凝聚共識,所以老師更是施行的關鍵。

另外這組也提出關於投票表決的疑慮,認為「多數決」在民主教育中容易否決或忽視少數人的意見,所以應採共識決。但是,如果學生提出的議題,教師覺得過於不合理,例如學生想要在校內使用手機,卻違反學校規定,該如何討論?同時,共識決本身也存在著缺陷,若想要學生和老師的意見都能充分提出來討論,就需要耗費相當多的時間,且不容易達成共識。

Q2:如何讓小孩民主,但又能自發體會到會有所限制不能為所欲為?否則像日本動畫縱火犯,他可以說這是他自我意志的展現。
讓小孩自主學習的話,小孩會不會變壞?很多大人會持疑慮。因此,該如何讓家長體會孩子自主的秩序?老師要先協助他們釐清自由需不需要規範、民主的內涵、有沒有做壞事的自由,以及什麼是好是壞。
這一組討論的內容包括何謂自由、民主的運作方式,例如代議制、班會,或設定每日固定時段為學生申訴時間。多數該如何尊重少數?以及要引導孩子形成共識,避免多數暴力和產生霸凌的問題。另外,法庭制度和罰則的部分,老師要扮演警察或法官嗎?或者是諮商者的腳色?需要設立陪審團?若陪審團缺乏民主素養也容易造成霸凌的問題。以上的問題雖還沒有清楚明確的答案,但最後詹老師的回應有給大家一些提點和線索,讓學員們可以再向上思考和討論。

Q3:關於在民主教育的學校,發生了類似霸佔議會、中斷程序、強行通關等行為,老師的角色為何?需要做積極處理導向好的結果,還是任由發展?
民主教育該如何拿捏程度?有沒有「必備要素」的存在?以某民主教育學校的三個天條為例,學生透過自治會改變其中一條,結果是經過一段失序後才又重新建立秩序。但若其他兩個天條也被改掉,就有可能觸犯法規,校方該如何拿捏?
針對以上的提問和質疑,這組學員學提出「學校法庭」的概念來回應。他們認為,民主教育的拿捏應該要有個界線,類似像社會上的「法律界線」。而當校園裡發生「越界」的情況,則必須交由學校法庭來審判、處置。



詹老師對於討論內容的回應

民主教育是否比較適合小班小校?
以國家為例,美國是大國,實行民主體制;非洲史瓦帝尼 (Kingdom of Eswatini,原名「史瓦濟蘭」,2018改今名)卻是非洲君主專制小國。因此,學校規模不是關鍵、小班小校也不是目標,這是跟人文和素養有關的。詹老師認為:民主不應受規模影響,它是一個層次的問題,我們可以在大規模中施行不同層次的民主。

關於多數決和共識決
特別是在教育情境底下,應該採取共識決,因為它不涉及法律效用,而且充分溝通後,大家幾乎都覺得蠻合理的就可以彼此包容、妥協,比較不會醞釀內在矛盾。相對的,多數決比較容易產生多數暴力或少數暴力。例如,實驗教育審議案也都是先傾向於共識決,支持它發展,給予建議和改善。只有在爭議不下,雙方都不能妥協時,不得已才會訴諸票數決。大學教師升等、教評案、性評會,也多數是共識決。

採用多數決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尊重少數?
當少數人的行動不影響他人權利時,應該要給予尊重。但,這也是多數同意後的結果,是多數同意有些例外並且立法保護;接受實驗教育者也是少數,「實驗三法」本身就是個特例法,這也是多數同意的結果。所以,這裡尊重少數如何落實,問題本身有些趣味性,但在概念上的解釋還必須進一步思考。

民主教育的界線?
 民主和自由都有界線,答案是必然的,但須提醒的是,其界線必然模糊。我們常忽視它的模糊性,反而想要用一條僵化的清楚界線限定它,這樣民主就很難發展了。民主的內涵和運作方式是發展的,所以它的界線也是模糊的、可被發展的,相應於不同的在地文化,民主的內涵也會不同。民主也包括人權問題、道德問題、法律問題等普世價值,但實質內涵也是模糊有彈性的,宏觀而言會隨文化、時代而變化,微觀來看也會隨個人年紀而變化。所以,民主教育的一部分意義就是探究何謂民主,認識到它是可被發展的,進而建構出一個符合社會的民主意義和內涵。

體制內怎麼去實踐民主教育?
12年國教學習的方式、時間和方式有某程度的空間;班經方面也有民主教育的空間。因此,體制內推行民主教育若能在12年國教課綱裡推行,就會很好,因為課綱有彈性。例如領域課程有「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這種科目從未出現過,但由學生投票選出,教師沒有相關知識,但必須去準備。教師可以運用課綱的彈性推行民主教育,就會有很多機會讓學生參與課程決定。

小結:
民主的背後確實需要互信、妥協、理性溝通等優質文化,若單純透過表決去決定,該社會的民主會變得蠻糟糕的。選擇是民主的前提,需要互信當基礎,需要某程度的妥協,需要理性溝通當基礎。理性很重要,有理性才能判斷對錯,避開暴力,必須以理性為基礎。
實驗教育理念與實務:討論民主教育02



Part II:辯證
民主跟法治教育有很深的關係,人權是必要的內涵,人權的保護往往是在法庭裡面,但如果法庭沒有規範就容易變成暴力。真正的法庭是透過理性來運作,而理性是透過辯證而來,所以在學校教學裡面,辯論是學習民主的教育過程。這段課程是學員從詹老師課前提供的三個關鍵提問擇一做論辯,最後選出的議題是:


「你和團隊創立了一所實驗教育機構(K-12),標榜民主教育,依審議通過的實驗教育計畫,本機構可不受12年國教課綱束縛,所以,有團隊成員主張全部課程都設定為選修,都由學生共同參與課程決定,但也有人反對……」此時,你會贊同哪一方?

A方:學生意見可以納入考量,但不應該有課程決策權。
B方:擁有課程決策權;未投票者則成為陪審團。



辯證規則如下:
就發言內容,請陪審團基於內容合理性判斷勝負;
在程序上,時間每人兩分鐘為限;第一輪每人發言;第二輪開放自由發言;
任一方發言結束,對方要在12秒內回應,若無言以對,扣分,納為陪審團合理判斷。
這場辯證歷經了兩個階段,分別是:第一輪辯論和第二輪的立場調換。第一輪時,每位學員都有發言,並提供了明確堅定的立場和意見。但到了第二輪,學員們發現其實原本立場的思維並不容易能馬上切換,甚至無法說服自己說出換位後的論點,所以出現替對方觀點辯護和「同意對方」的論述。這樣的狀況正足以說明「換位思考」的重要性,且提醒大家民主教育是需要不斷練習的。

詹老師對於辯證過程的回應
正反方主要是對教師信賴的程度,以及對學生信賴的程度引發爭議,學生怕老師敷衍他們、或扭曲他們的解釋和需求,教師則從自然人性看學生,怕他們不考慮營養只以喜歡為主。師生信賴度越高,越願意把參與權給對方,所以初期用投票數去決定是可行的,但票數比例需慢慢調整,先從少數票數開始,依據學生表現的理性度,再放席次。因為理性的發展和民主教育都是動態演化的過程。
在辯論過程中,為了強化內容的豐富度,需要對議題資訊充分收集和思考,同時以勝敗提升趣味性,以調換立場的換位思考來學習同理心,教育過程裡的設計要有這一部份。辯論是理性思維方式的練習,也是教學的一個過程。
 
實驗教育理念與實務:討論民主教育03
文字紀錄:陳馥瑄、黃淑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