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快訊

實驗教育概論&另類教育哲學(十)|陳怡光:教育的自由,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發布日期: 2018-09-01  /  System
20180901[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實驗教育哲學概論與另類教育哲學]
實驗教育概論&另類教育哲學(十)01
TMS陳怡光主任,人稱陳爸
陳爸這堂課程的兩大主題是實驗教育法規與TMS的辦學經驗。

第一部分:臺灣實驗教育的法規發展──從管制到開放的21年

1.歷史大事件
1990年人本教育基金會成立森林小學,無法可依,高雄則發生錫安山被取締事件。
1999年《國民教育法》開始鬆動,有宣示性條文說可辦實驗教育,實際上家長辦學,中央無條例可依只能依地方法,雖然臺北市通過相關法例,但有很多縣市並未通過,變成母法說可以選擇學校,子法卻未建立而未得實行的狀態──因為沒有人申請過,所以沒有申請辦法。1999年至2009年都是如此。
2008年制定〈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辦法〉,18歲實驗教育學生得以考高中同等學力,但同等學力鑑定仍有年齡限制。
2010年打破法律制度,新法源建立。
2011年將地方政府權力拉回中央,《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準則》制定後,實驗教育的推動速度變快,推動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2015至2017年參與實驗教育人數從5331人成長到12544人。
回顧21年來整個過程,是在家教育先走,然後到團體機構,再到各種型態的公辦民營(無法源),最後到三法制定後的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陳爸在PPT上放了一張2009年所拍照片,鏡頭前他用考卷貼滿身體,抗議死板教育思維,當時種籽學苑、北政國中的教育實驗都經過非常多的抗爭。他說,臺灣的實驗教育從來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2.五個階段
教育管制1.0:1999年以前只有政府和特權可以辦學。這歷程中的一個現象是:臺灣法律都是在後來產生──伴隨事實產生法源,例如先有九年國教後才有《九年國民教育法》,高級中學法和私立學校法也是。
衝撞體制2.0:2000-2010地方開放自學和公辦民營(Charter School)
保障選擇3.0:2011-2014 自學率先全國制度化
實驗三法4.0:2015-2017 偏遠地區公校改制實校
學習自由5.0:2018年以後的臺灣教育多元開放(實驗教育延伸至大學)

3.創新四部曲:多元、同理、妥協、推廣
綜觀過去二十年的改變,實驗教育的發展,類型會越來越多。實驗教育人數成長非常快,但仍佔全國受教人數千分之五而已,還是要考慮到其他多數學生的需求,不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同溫層。
陳爸以和而不同、全面倡議、見好就收、不要怕亂等四句話,概括實驗教育的推動歷史。他說,當初致力推動的進程,這十年來都達到了,都有它的階段性處理過程,強求不得、急不得。

第二部分TMS辦學歷程

校區位於寶藏巖聚落的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aipei Media School,TMS) 是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基金會與文化局結合民間力量,公私協力合作辦學而成。經費有限但有辦學空間,是第一個實驗教育機構,也是第一個技術型實驗教育機構。它給國中生畢業後有一個可以學技術的地方,發展影音專業人材多元能力,三年課程沒有學科,重在培養專業技術力。
105至107年,TMS共有97位學生,13位全職教師。三屆的學生學習態度和家長教養方式各不相同,TMS慢慢建立家長民主教養和學生積極學習的風氣。

三年課程規劃強度分基礎課程和進階課程,作業分別是班級製片、小組製片、個人製片,學生的狀態則是從興趣、恆毅(grits)到天賦,但大多學生通常撐不了前面兩者的學習,無法持續到最後。這是想像跟現實的巨大落差。
往前走,TMS未來會辦成什麼型態?一是繼續維持非學型態機構,往下延伸辦國中小或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或者轉為公立學校。當前計畫是親師生共同發展課程並推動行政管理的SOP,以後或許會朝一般的高職學校規劃,但會希望保留更多家長參與機會與彈性。
TMS為因應學生類型分成三種型態的課表,時間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一點,全部都是選修。低年級會做預排,若不想學可提替代方案,全部都可替代。

陳爸以TMS的創校過程與遇到的各式各樣問題,說明教育不是一條路,它有各種可能性。
辦學的幾點建議:1.找到幾個夥伴一起做;2.支持力未必來自團體裡面,有時候外面有很多的支持力;3.無法百分百滿足每個學生需求,要回到辦學初心;4.辦學一定要了解法律(例如,以契約與家長約定是種務實的做法)。
實驗教育概論&另類教育哲學(十)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