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快訊

KIST公辦民營實驗學校的「境教」|實驗教育亮點

發布日期: 2020-07-17  /  System

2017年8月,在臺東、花蓮和雲林同時有三所KIST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國民小學開學,它們是由「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秉持美國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的教育理念,並依據2014年我國頒行的實驗教育三法而申請承辦的學校。KIST是「KIPP理念學校在臺灣」(KIPP-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的縮寫;KIPP是1994年在美國展開的一個學校教育計畫;而誠致教育基金會則是方新舟董事長創立,以「關懷弱勢,科學救國」為使命的財團法人團體。它們共同的精神是看見需要,起身行動。

現代市場經濟帶動的城市物質生活、資訊發展、職場需求與人際互動等生存狀態成為臺灣社會的主流模式,而位處城區生活圈之外的鄉野山村地區則在電視、電腦和手機的催化下,跟隨並加入主流運作。城鄉距離和社經背景因而成為學童學習狀態的變因,「偏鄉長久以來的困境在於訊息的落差帶出的學習落差」,不僅僅數位載具和網路平臺等學習資源取得的難易度不同,連帶的學生和家長對待學習的觀念、態度和習慣也都有所差異,進而連帶出發展機會落差和貧富落差。一般人只能順應,另有一群人卻看見推動數位學習能克服因地理距離而來的差距,「帶出資訊貧者的亮光」。

成立於2010年的誠致教育基金會,成員主要是科技專業者,他們願以一己所長協助社會所需而致力於公益事業。首先,有鑒於網際網路低空間限制的特性能克服城鄉位置差距,所以取得美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軟體授權,創建免費線上教育平臺──「均一教育平台」。繼而,「有感於KIPP理念與模式對於翻轉弱勢孩子的顯著成效」,所以自2014年起連續三年,辦理教育工作坊到美國參加KIPP年會並建立合作關係,學習該體系的課程、教學、輔導、經營管理等具體做法,並於2017年承辦公辦民營學校,結合教育理念和網路教學平臺。期望藉由學校場域的改變,「提供弱勢孩子平等學習機會」,更有效地弭平城鄉差距,實現公共正義。

一、轉型前的三校現場

臺東縣延平鄉桃源國小是個以布農族為主的部落學校,從100學年度以來學生數都在八、九十人左右,鄭漢文校長在經營計畫書上寫道:「學生在藝術與人文或體育活動的表現,創造許多成功的經驗;然而,在基本學科能力的表現,由於主流文化的接觸較慢,在語感、數感、量感、體感的差異下,不論是閱讀的障礙所構成的理解與深究上的不足,或是構詞、構音上的多重轉換,亦或是應用到數學的解題,都是亟待努力的方向。」因此,早在轉型為實驗學校之前,鄭校長就有意識地進行教學革新,是全臺最早引進均一教育平台的學校。

在當時的努力改革下,桃源國小已具備「主動專業的行政運作」及「親師共職的和諧關係」,能「讓出給力的空間給第一現場的教師,進行學科內容、教育專業、學科教學和一般生活智能的持續對話與發展。」然而,在必然得面對的主流文化影響下,在地居民與教師團隊都有共識,目前部落裡面的東西並不能拿來維生,因此學校應該要想如何能夠脫貧,也就是如何與主流社會競爭。因為「以後孩子出社會能不能生活是很現實的」,「學族語不能賺錢,但學英文可以」。同時,也認為傳統文化應該也要與時俱進,「如果現代的社會是這樣子」──過著與傳統無關的生活,則它的改變──變得跟傳統生活無關,「也是可接受的」。這是桃源國小之所以決定轉型為公辦民營學校,而非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的主因。

花蓮縣玉里鎮三民國小在100學年有56名學生,但自104學年度以後就減少到40人以下。學校所在社區地處偏遠,年輕人就業不易造成人口外流,對當地人來說,「留下來是被迫的,有能力都出去了」,在這樣子的觀念下造成惡性循環,社區也無法發展起來。在地居民也會有種刻版印象,認為小孩從國小附幼畢業後,「成績好的去外面念」,認為在城鎮大校會比較有競爭力,因此部落小校生員大幅降低,班級人數只剩個位數,造成同儕學習的機會相對減少。因此,如何去「創造共學的環境與氛圍」,以及弭平城鄉差距所帶來的資訊落差,就成為包括三民國小在內的許多鄉村小校經營團隊的首要之務。

不同於花東的這兩所學校,雲林縣虎尾鎮拯民國小原本是空軍眷村子弟學校,在建國一、二、三村漸漸沒落廢棄後,已於100學年改制為分校。平日有二十多位學生在此上課,開學或運動會等大活動就到車程五分鐘處的校本部一同參與。雖然學校有特殊的創校歷史、校園裡有好幾個一般學校所沒有的龜殼造型防空洞和森林般的大片林地,仍走向廢校的命運。轉型為公辦民營學校後的第一批教師,包括林郁杏校長,都算是「空降部隊」,因為原校教職員並沒有人留下來。這批新教師多數出自TFT(Teach For Taiwan),這是全臺首見也是目前唯一。2018年11月,政大實推中心人員訪校時,從雲林高鐵站雇車前往,司機是在地人,但也不知道有座小學在他所知的那個廢棄眷村中,直到車子開進校門,穿過綠色長廊似的車道到校舍大樓前,他才看到,眼前有一間前所未知的美麗校園。那時,拯民轉型為KIST學校滿一年又三個月,學生數已躍升至89人,將近原有的三倍。

二、校園:「我們是在學校裡教而不是在我的班級裡教」

走入一間KIST實驗學校,無論是花蓮三民國小,或是臺東桃源國小和雲林拯民國小,很容易會注意到張貼在校園各處的海報標語。從進校門的穿廊布告欄到校舍走廊梁柱,以及校長辦公室和各班教室,都有。這些五彩繽紛的海報標語多半跟品格相關,例如樂觀、感恩、堅毅、好奇心等等,也有結合部落原民文化採用羅馬拼音和漢字對照的品格諺語,例如桃源國小的「Sakut mas sidi mais mais mapahin hai haiap tu mapasitdas lamis.小羌和小羊吃金線蓮都懂得留下根」和「Kaa maszang mumuan mindangaz bunun.不要學著蝸牛的樣子去幫助別人」等等。這是強調51%品格教育和49%知識教育的KIST理念學校特有的校園景觀。

KIST學校教育理念所源自的KIPP成立於1994年,至今在美國社經背景較弱勢的多元種族學區成立兩百多間學校,是美國最主要的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體系。KIPP希望能藉由知識翻轉孩子的人生,改變他們的階級,它們的共同校訓是「努力學習,友善待人」(Work hard. Be nice.),其中品格能力特別受重視,因為它被視為孩子日後人生之路發展的關鍵影響力。在臺灣的KIST學校也非常強調這項「非認知技能」,同樣以堅毅、樂觀、熱情、自制、感恩、社交智慧、好奇心這七大品格能力做為教育核心。KIPP成立20年後,在2014年的年度報告中指出,相較於同等環境成長的孩子,KIPP學校畢業的孩子完成大學學業的比例高出五倍。

(一)營造品格教育環境

「友善待人」是品格力的詮釋,轉化的就是KIST學校對於品格的重視和陶養,但要怎樣把學校重視的核心價值傳達給學生?KIST三校採用的是「大架構」(Macro structure)和「微時刻」(micro moment)做為兩個主要方向。
「微時刻」無所不在,而「大架構」所指則是把品格教育設計在境教、制教、言教和身教裡面,它包含各種刻意營造的品格教養設計。例如拯民林郁杏校長說明的「制教」,是在設計制度時也包含七個關鍵品格的元素,比方說每天上學時有「兒童晨圈」討論議題,包括如何展現某個品格,每個人認為某項品格是怎麼樣子;放學時有「品格小圈」,品格導師帶孩子討論今天一整天在彼此身上看到品格的展現是什麼。每天每天討論,日積月累下來,孩子對品格行為與品格概念的連結就會相當深刻。

課程規劃

關於境教的設計,主要顯示在校園環境的布置上,會有許多關於品格怎麼做的海報和標語。它很容易讓1980年以前出生的學童,聯想到就讀國中小時在學校常見的「十二項青年守則」或該年代特有的愛國標語。在KIST學校的這些海報、標語布置是反映「友善待人」等關鍵品格的「視覺化的展現」,用意在讓孩子看到學校重視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包括在教室布置上,這七個關鍵品格也成為重要的元素。對於環境布置的重視,也是KIST學校校園景觀之所以會跟一般學校特別不一樣的主要原因。

(二)營造知識教育環境

相應於「友善待人」所詮釋的品格教育,KIST的另一句校訓「努力學習」所詮釋的則是知識的學習。「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大學」是KIPP和KIST學校的基本目標,為了讓孩子都有上大學的能力,在「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學」的基本信念下,KIST學校結合網路學習平臺和數位載具,讓教師依照學童個人進度進行差異化教學,希望能將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漸漸轉向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以達成「拔尖扶弱」的學習效果。因此,「數位科技教育」成為KIST學校的另一特色,也呼應了該基金會的「科學救國」之團隊使命。

在轉型之前,三民國小就跟現在多數小學一樣,為了營造閱讀環境每個班級都會有一個「圖書角」,放置一些班級讀物。同時,也因應教科書所設計的影音教學需求,每班設置電腦、投影設備、擴音系統等「現代化之教學環境」。不過,這些影音圖書設備,並未真正成為師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一員,因為「各項資訊設備維護不易,多數教師對簡易故障排除亦不熟悉」,同時「班級圖書多數老舊,較難引起學生閱讀興趣」。轉型後的第一任校長是遠從西部學校借調的施信源校長,對他而言,色彩斑斕的三民國小校園「讓人感受到無比溫暖」。

在他任職一年內,著手建構了「數位工具整合教學法」,以均一教育平台為基礎,藉由學生使用學習平臺後的數據,來幫助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以便更好地進行差異化教學,進而「翻轉教室樣貌」。這也是誠致基金會在辦學之初,所看見的在教學現場的「關鍵的功課」,也就是「如何透過數位學習,帶出學習者的主動性與能動性」。

在KIST學校,為了讓每個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在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上會讓學生有練習「個人化學習」的機會。但是,要學生能自主學習首先在於學生要對知識追求有好奇心、對使用網路能自制等品格能力。因此,KIST學校期望能透過「品格教育的提升,建構出臺灣第一套混成式個人化教學系統」,進行學習現場的改變。他們的策略是:1.建構個人化學習尋跡系統、2.透過現有教材重組大單元教材、3.透過品格教育培養自主學習。這三點策略,深刻化一般混齡教學課室學習,其中第二點更切中指出現在「差異化教學」的「誤區」──教材差異化,也就是因應學習程度差異而設計不同的教材。KIST指出:「差異化真正核心為『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化』,而非教材需要差異化」,因為,「將教材隨著學習程度差異化而修正」的做法,相對來說,「對學生來說也代表著面臨差異化目標與學習成果,C段永遠存在。對老師來說更必須面對教材分流重製的辛苦。」所以,關鍵是教學生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配速」而不是老師調整教材。

2019年,最先使用均一的桃源國小,三至六年級的學生都能因應課程所需,人手一平板,自主使用網站做練習。另外,因應師生學習型態的改變,教室課桌椅也不再是整齊劃一的朝向講臺看齊排列,而是可因應討論需求做不同的組合。2019年12月24日網路新聞媒體[花東先鋒報]有一篇關於三民國小,在誠致教育基金會支持下進行「傳統教室華麗變身」,「量身定做全臺第一間專屬混齡+協同教學模式教室」。黃佑民校長說明,這是因為「三民國小發展的是混齡+協同,也就是說在四、五、六年級混齡的數學課中,有三位老師同時協作,實施個人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所以,教室環境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從這篇報導提供的教室變身前後的照片相對照,除了造型活潑的彩色課桌椅取代常見的方形制式深褐色課桌椅之外,傳統國小教室常見的「導師用鐵櫃桌」也從教室消失,讓出整個空間給學生活動。

從教室空間、教學設計、教具使用等面向的改變,扣回到相較於49%的知識教育KIST學校更加強調的51%品格教育,因此,教師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想「要讓知識跟生活跟品格扣在一起」。老師要不斷「刺激自己」,去思考「要怎麼樣設計一堂課是從知識層面連結到品格跟生活」。讓課堂上的知識「真的可以應用,而不是每天派一張作業卷,回家寫加減算術答案而已」。品格力是根基,除了班導師之外,KIST學校打破班級的界線讓每個老師擔任「品格小圈」的導師,學生透過不同科目和品格圈,接觸不同的老師。每個學生的狀況,還透過放學之後的「教師夕會」分享討論,提供彼此策略。凡此種種制度、課程、教學和環境設計,都顯示KIST學校是「用全校老師的力量照顧每一個小孩」,打造一個適合孩子生活與成長的學習環境。

三、KISTers:人是環境的一分子

(一)教師「為孩子而來」

在KIST學校,教師不只是一個工作身分,更必須負起「楷模」的責任,因為教師對待學童時的舉止行為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因此教師必須有意識的「外顯行為」讓學生模仿學習,也因此教師的身教就成為學校「境教」的重要部分。如同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有「品格成長卡」作為練習的依據和紀錄,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心得也同樣有所依據和紀錄管道,那就是「教師卓越教學架構」。它以「學生的成長和成就」為核心,包含四個元素:自我與他人、知識、教室文化、教學循環,而連接這四項元素的是「教師的信念和品格」。

為了讓家庭背景較弱勢的孩子有更多的學習時間,KIST學校採全校全日制來延長學生在校時間,相對的,教師在校的時間也會拉長,尤其是剛轉型的頭兩年教師必須付出更多時間與體力。但是,KIST教師「為孩子而來」的信念足以支撐他們繼續堅持下去。此外,雖然在校時間相對變長,但是老師們的互動和對話也會變多,可以得到很多的協助,「而且協助的手是立即的伸出來的」,依然會很累,但有問題時可以有很多人給予支持和方法,「回到家裡沉澱整個狀態,休息就會比較穩定」,因為「當這個累有達到同理和傾聽的時候,支持力量就會更大」。老師們說,能力也因為這樣每天的對話、看見、學習而增加了。

在2018年底的訪談中,拯民國小的老師也談到:「我們都很專注在教室裡,我們很專注在孩子身上,這些時間我們並不是花費在很不必要的活動或很不必要的行政上,而都是回歸到我們的課程設計、回歸到孩子、回歸到家長、回歸到KIST學校的理念──學校標誌是『三隻手』,學校、老師、孩子、家長都緊密的對話,互相交流合作,讓我們之間的關係或者是課程都更扎實」。在臺東桃源國小的老師則是在對話中看見「孩子有覺察意識,從在乎到追求成就」時,有感而發地說:「這樣的師生對話,不只是教與學,不只是師生⋯⋯更有一種『教練』的關係」。

(二)家長、社區:「教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莊的力量」

KIST學校稱呼家長為「教育合夥人」,強調「家長的承諾與社區的參與也是KIST所重視的關鍵因素」,因為「學校不可能獨立於社區與社會之外」,並引用奈及利亞古諺「教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莊的力量」,說明社區對孩子的改變與成長有重要的影響力。所以孩子入學時,KIST家長得具名承諾投入孩子的教育,內容包括「要每天以身作則」、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相信和期待、「要求孩子延長在校時間」,同時也會「信守承諾堅持到底」。對待家長的承諾,就像張貼品格標語那樣,桃源國小將該份簽上名或蓋上手印的承諾書「外顯」,慎重其事的張貼在辦公室門外大家都看得到之處,成為境教的一部分。

此外,KIST學校也不只有按照美國KIPP重視的知識力和品格力來教育孩子,還加上「社區和部落的文化力」,強調以「文化作為根柢」。桃源國小鄭漢文校長在計畫書上強調:「創新、變革及向在地文化學習三大向度,是知識體系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當老師無法認識學生生活背景的脈絡時,便難以連結知識與學生的真實生活,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讓課程發揮真實的意義」。教師不能只是在學校教書本上的知識,他必須在實際課程規劃與操作上,也確實將部落支持力拉近來成為學校教育的一環,讓孩子不只是在學校學習,更是在部落中學習。這都是為了「培養學生走得出部落的能力」及「走得回部落的品格」,成為兼具布農精神與現代工具能力的新時代布農人。

(三)不可輕忽的境教

三民國小的教室配置是採用專科教室,也就是學生要跑堂上課,語文課時就到與語文教室,數學課就到數學教室,因此教師可以按照教學狀態隨時調整教室布置。教室文化在KIST學校相當受到重視,會「關注教室內許許多多有形和無形的細節」,「創造一個學生可以快樂參與並且充滿意義的學習」,也努力「形塑充滿正向氛圍與效能的教室文化」。這點對小孩學習環境的重視,剛好可以用2019年12月初在政大的實驗教育國際研討會上,德國學者Kokemohr教授的論文來做一個呼應。

這篇題為“Interaction Analysis in School–what it is and how to do”的論文,專就教室的師生互動和環境設計做分析。Kokemohr教授讓現場聽眾看一段上課影片,就一般的視角來看,那是在德國的一堂中學生的英文課場景。影片中,老師站著面對坐在三排座位上的學生,老師看起來很有活力,學生則是精神不濟;老師很友善,學生也表現一般。一切看來毫無問題,就是我們很熟悉的情境,一般教學常見的課堂景象。但是,Kokemohr教授提醒我們「課堂互動是相當複雜的活動」,所以我們必須「拋棄原有認知改變觀點」,從另一個批判性的觀點來看和分析。

試著把影片中的環境看做「異國環境的奇特文化」,例如我們看到有一個年紀較大的人站著四處移動、年輕的人坐三排、房間前面有一個黑板、旁邊有一個形狀奇特的桌子、整間房間充滿冷白光線幾乎沒有陰影、有時鐘但不是客廳……。還有年紀較大的人跟年輕人的互動方式,例如年輕人像合唱團一樣一致地說「早安」等等。這個平時我們視為課堂的場景,從批判性的觀點來看會發現「這不是自然的狀態,而是極度人工、人為的場景」。這是幾百年前「當教與學成為專業的互動時」,「當義務教育普及老師成為國家雇員時」,開始嘗試並找出來「最適合教學的教室型態」。但是從歷史角度來看,幾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必須重新去思考:什麼是「教」什麼是「學」?

如影片所示,「課桌椅排列方式」讓老師看到每一位學生,學生無法看到彼此;老師跟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是老師說,學生聽。再如「光線」是影響環境的重要因素,可以讓氣氛大為不同,在影片中,教室空間的是冷白的光線,造成沒有陰影的教室空間,沒有死角,因此所有活動都是清晰無隱藏的。那間冷白光線的教室,就像一間無菌的實驗室,在裡面的人來來去去不留下痕跡。但是「這樣學生會記得學到的東西嗎?」在那裡,「學生就只是學生,沒有個人色彩」,所以他們下課就會很開心。再比較另一看起來充滿生命力的教室──圍圈的桌椅讓學生互相看到彼此;桌上有學生的名牌,即使學生不在也是充滿生命力的;有植物、墨綠色的窗簾、米色桌椅,還有窗外的樹影跟教室相呼應,這間生氣盎然的教室讓學生感覺就像在家。

因此,Kokemohr教授總結,有批判意識的教師認為,現存的教具、教學方法就會來帶來教學的成功,端看如何運用。另外,更重要的是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真誠的互動關係,而非教師身分對待學生身分的兩個身分的互動關係。對於師生真誠互動和教室環境生活實境化的重要性,也獲得許多現場的第一線教師聽眾的回應,表示心有戚戚焉,認為學校師生互動環境中所有沒有動的,看起來沒有生命的物品,「其實傳達意想不到的細微的資訊在裡面」,但往往容易被忽略。事實上,教學者必須更加意識到教室和學校環境的設置,所發揮的力量其實很多時候要大過老師本身的教學。

品格教育、國際教育、資訊教育、在地課程(文化力)、混齡教學、混成教學與個人化學習、發展所需教材和教學方案、準備好環境、教室改造,這些都是為打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而教師、家長和社區的真誠身教則使孩子的學習環境更加細緻飽滿,進而成就一個更高境界的「境教」。在2019年10月的一份拯民國小的師資招募貼文,定義KISTers是「為了教育理想奔跑的行動者」,而2020年1月桃源國小對KIST教師的自我精進精神有感而發的貼文則說:「教職,很難只界定成一份工作/使命高於一切的價格與價值」。可以看見,誠致教育基金會基於「關懷弱勢,科學救國」的使命,正在這些KISTers的行動下如漣漪般擴散開來。2019年8月,雲林縣「樟湖生態中小學」自2017年申辦轉型為公辦公營實驗教育學校後,再次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學校,成為全臺第四所KIST理念學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