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快訊

【半山腰上的自由蛙屋】-訪問跑蛙自學團主持人林睿育

發布日期: 2019-01-01  /  System
在新店山區的半山腰上,有個小小平房和小農地,裡面住著的是一群自在生活的跑蛙。每天,孩子們到這裡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早自習,而是到廚房看看有什麼食材,思考今天中午的菜單,到9:30才開始第一堂課。對跑蛙而言,沒有所謂主科、副科,運動跟哲學一樣重要,會自己動手煮飯跟英文一樣重要。

這樣自由的學習方式雖然讓很多家長、孩子卻步,但也是這份在體制內難能可貴的自由,讓跑蛙的孩子真正有了解自己、為自己選擇,並為選擇付出努力的機會。跑蛙試著把人的價值放在最前面,用這樣的方式來陪伴小跑蛙們成長。



「青蛙是用跳的,為什麼會是跑蛙呢?」跑蛙自學團,是一個中學自學團體。以新北市新店山區作為辦學根據地,目前總共有八個小孩,一半國中、一半高中,上課模式為國中與高中的混齡,在這裡,不只是學生,家長和老師努力地和孩子一同成長。 跑蛙,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名字,就如同這裡的學習方式一樣,孩子擁有很大的自由空間,想要學什麼、找什麼空間都交給孩子決定。
 
跑蛙自學團家長林睿育提到孩子走體制外教育這條路,大部份家長都是被情勢所困,可能國小的孩子無法想到學習的問題在於自己被困住,到高中才有辦法找到自己的路線,這時,如大人清楚觀察到孩子在學校不快樂,延伸到學習上的問題,他們發現孩子失去小時候的光芒,便決定要幫孩子找出路。他舉例一位私立貴族小學畢業的孩子,到高年級的時候家長發覺孩子成績落後,甚至在老師眼中是劣級品,孩子敏銳的感官發覺、感受到老師對待的眼光不一樣,甚至大人不需要給他很低的評價,就可能引發對學習沒有意願的情況。在跑蛙,這裡容納所有的孩子,從別的自學團體來的、同儕關係比較困難的、具有特殊特質的,導致朋友排擠的,在這裡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照顧與輔導。
 
在新店的山上,跑蛙的校址是一座類似三合院的平房,一旁有農地作伴。林睿育形容說以都市的眼光看會覺得很陽春,但跑蛙的生態和自然環境著實多元,甚至還會見到藍雀來覓食。在這樣自然環境包圍的狀態下,跑蛙的一天,從九點開始。九點半上第一大堂課以前,孩子們從公車站牌下車後走二十分鐘的山路抵達學校,並先為午飯做準備。以兩個小時為基準的課程在十一點半結束,之後便一人煮一道菜自己張羅午餐,下午一點半,再重新回到學習的課堂中,三點半放學。有別於體制的兩個學期,跑蛙分成四個學季,甚至在課程設計上並沒有制式化的課程地圖,這裡的課程採全選修制,另外一星期還有一整天的空堂時間讓小孩發揮。學校開設的課程在校務會議中由小孩和家長一起決定,第一學年曾經開設過閱讀與寫作、數學、英文等課程,而到近期,則以歷史、武術、體育、戲劇、閱讀與寫作等內容為主。在全選修的課程中,其中有兩項是跑蛙孩子必修的課程計畫:心情故事天氣報告和挑戰計畫。跑蛙鼓勵孩子給自己不同的挑戰,同時也包含老師的關懷與愛。
 
林睿育談起跑蛙辦學的理念,他認為跑蛙團體人數少,學習架構安排較寬鬆,相較於曾經觀察過的不同自學團,有的團體看起來很積極事實上並不積極,整體規劃的很多學習機會,事實上孩子在這裡是躲藏起來,跑蛙這裡孩子沒地方躲,每個人都是主角,同時也安排許多面對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他形容這樣的安排很有療癒感。
 
林睿育的兩個孩子原本都在體制內學校,老大後來到自學團體學習,他認為
孩子怎麼跟人生下個階段與未來連結是非常重要的。他不幫孩子決定未來要走什麼路,因為人的本質是想要成長與學習,孩子本對生命有熱情、對世界感到好奇,給孩子安全感與自信心並使他們找到與生俱來的生命力是老師和家長必須給予的協助,這讓孩子會有動力自主去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
 
辦學跑蛙至今林睿育認為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身也會有所思考,投入的越多,越能和小孩重新成長一次。對人的想法、對教育的想法和觀點是什麼都會一再的釐清,孩子生長的環境不同,需要的東西不同。他希望家長們能對世界和孩子們多一點的信心,作為孩子們茁壯的動力。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姜品帆、林靖軒
節目後製:張普熏
【半山腰上的自由蛙屋】-訪問跑蛙自學團主持人林睿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