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瑜君:五味屋,一個充滿關係,不是塞滿東西的所在|個體與群體多元性(二之三)
發布日期: 2018-07-15 / System
20180715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 ─ 顧瑜君老師「多元性與個體在多元文化的社會2-3」
#五味屋
#一個充滿關係不是塞滿東西的所在
五味屋成為實驗教育的開始是為了一個孩子,顧老師說自己是「為了一杯牛奶,不只養了一頭牛,還開了一個牧場」,將孩子的教室擴展到整個社區,成為接應孩子不同需求的可能。從五味屋開始,慢慢延伸出更多據點,瘋衣舍(衣物布品專賣店)、見性工坊(木工坊、單車修繕、布工坊)、外婆的家(簡易公益民宿)、夢踏食(food stand簡易餐點)、豐田冊所(公益二手書店)、夢想館(青年創業夢想基地)、豐田行館(雅致公益民宿),還有籌劃中的太陽能電影院。
#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
在豐田這個遠離城市的偏鄉,顧老師強調,要看孩子需要什麼,而不是看孩子沒有什麼。現在的教育系統對孩子的理解是不夠的,往往都用標籤化和病理化的專有名詞(如人際疏離、親子失能等)在認識孩子,替代了教學現場和孩子實際的互動和理解。這些據點的誕生都是考慮到孩子的主體性,希望讓他們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生存/工作型態和未來想像。
2008年的五味屋是個車庫,整理後成為二手生活雜貨用品店。雖說是商店,但一周只開兩天,從沒想過要賺錢,只為了有個地方可以承接住孩子,顧老師笑著說「是一間開了就準備倒的店」。五味屋讓孩子當小老闆,用勞力賺取工作點數,可以用來換物品、換外出。背後的目的一方面是讓他們靠自己的付出得到收穫,打破被補助的習慣。一方面讓孩子學習管理資本,並且分辨「需要」和「想要」,如果要換「想要」的東西,就要用雙倍的工作點數和達到特定條件。來這裡的客人也很特別,「願意讓孩子結帳嗎?」孩子手忙腳亂的按著計算機,客人看著也幫忙教起孩子。所有在這個空間裡的人共同創造了一個願意等待並回應孩子的地方。
而五味屋並非取代了學校功能,而是採用「雙軌制」,老師希望孩子能和體制和好,五味屋則提供孩子和學校老師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孩子在假日、平日晚上和寒暑期時間會有課程,有時視孩子的狀況也會個別抽離學校,進行「無菜單課程」。如同一開始的初衷,為了孩子的需求。另外很特別的是五味屋的課程節奏是用布農族的結繩曆,認為在鄉村就要隨著先人的智慧,春節完育苗、穀雨前種植、春天出遊、白露收成之前秋遊等等。
看到需要,就把它發展成孩子學習的可能。
大學講堂開講
台大畢恆達老師邀請顧老師到課堂分享五味屋,於是機會來了。顧老師決定讓孩子站上台說自己的故事,並且自己準備,決定主題、分組討論簡報內容。另一方面台大的學生則要負責接待孩子。雙方都有所交流和成長。這套模式建立起來了,就把資源分享出去,帶著嘉義豐山國小的孩子一起。
國際交流
在偏鄉孩子沒有基本的英文能力,但只要經過好的設計和轉換就可以發展。像是和日本的長島大學合作中,顧老師不看孩子沒有的,而是看他們有的,他們喜歡亂搞,就把亂搞變正經。讓孩子擔任接待員帶外國人認識台灣鄉村文化,但參觀的不是什麼觀光景點,也不是死背景點資料的英文導覽,而是讓他們住進孩子家裡,去鬼屋探險、美而美吃早餐、打籃球、吃辦桌,用中英文雞同鴨講,很接地氣的過在地農村生活,也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他們一年一年不斷的回來。
農業
「鄉村的孩子可以不務農但不能不接觸農業。」自己育苗、照顧土地,種下洛神花,再和遊客一起採收,曬乾後把成品送給五味屋的捐贈人。也曾經有商人想要直接收購,但顧老師不斷強調,他希望建立起的是人與土地、人與人、人與村莊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這些「東西」能有多少的經濟效益。
教育小旅行
學校或團體來五味屋移地學習,五味屋提供主題,由對方老師做教學設計,五味屋的孩子也可以一起加入學習。
#模糊受助者和助人者的關係
鄉村因為地處偏遠,被認為資源較少,因此常有補助或捐贈的挹注,而顧老師希望模糊受助者和助人者的關係,讓資源的挹注不只是單向的,而是雙向平等的關係,受助者在其中也有付出。舉例來說,小孩因為沒有書桌不能好好寫功課,所以就有人送書桌到偏鄉,但有了書桌小孩還是不寫功課,因為書桌拿去放電視機了。通常這樣的結果就是家長被責怪。但再更深入了解,原來孩子家裡能放得下書桌的空間就只有原來放電視的地方。於是,顧老師決定帶著孩子們做自己的書桌,讓孩子自己測量、畫設計圖、天馬行空的發想,由師傅去將他們不切實際的想法實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受助者和助人者的界線模糊了,他們是一起去創造、解決問題的夥伴。另一個例子是單車合作社,不是給孩子全新的腳踏車,而是帶著孩子一起修理二手腳踏車,讓孩子做他們能做的。
#鄉村教育和鄉村微型事業
在全球化的現代工商業社會裡,鄉村的學校教育不斷的把孩子往城市推,推著他們趕上現代化的生活和步調,脫離務農和勞動階級似乎成為他們唯一的想像。但顧老師看到的是鄉村的獨特性,並將這些特色發展成各種微型社會事業,開創鄉村不同的生存/工作型態的可能,讓半農半X成為可能。務農很好、幫忙家裡理髮廳的生意也很好、打零工也很好,只要有尊嚴、有主體性、價值性和共好性,孩子可以改變鄉村。
#五味屋
#一個充滿關係不是塞滿東西的所在
五味屋成為實驗教育的開始是為了一個孩子,顧老師說自己是「為了一杯牛奶,不只養了一頭牛,還開了一個牧場」,將孩子的教室擴展到整個社區,成為接應孩子不同需求的可能。從五味屋開始,慢慢延伸出更多據點,瘋衣舍(衣物布品專賣店)、見性工坊(木工坊、單車修繕、布工坊)、外婆的家(簡易公益民宿)、夢踏食(food stand簡易餐點)、豐田冊所(公益二手書店)、夢想館(青年創業夢想基地)、豐田行館(雅致公益民宿),還有籌劃中的太陽能電影院。
#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
在豐田這個遠離城市的偏鄉,顧老師強調,要看孩子需要什麼,而不是看孩子沒有什麼。現在的教育系統對孩子的理解是不夠的,往往都用標籤化和病理化的專有名詞(如人際疏離、親子失能等)在認識孩子,替代了教學現場和孩子實際的互動和理解。這些據點的誕生都是考慮到孩子的主體性,希望讓他們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生存/工作型態和未來想像。
2008年的五味屋是個車庫,整理後成為二手生活雜貨用品店。雖說是商店,但一周只開兩天,從沒想過要賺錢,只為了有個地方可以承接住孩子,顧老師笑著說「是一間開了就準備倒的店」。五味屋讓孩子當小老闆,用勞力賺取工作點數,可以用來換物品、換外出。背後的目的一方面是讓他們靠自己的付出得到收穫,打破被補助的習慣。一方面讓孩子學習管理資本,並且分辨「需要」和「想要」,如果要換「想要」的東西,就要用雙倍的工作點數和達到特定條件。來這裡的客人也很特別,「願意讓孩子結帳嗎?」孩子手忙腳亂的按著計算機,客人看著也幫忙教起孩子。所有在這個空間裡的人共同創造了一個願意等待並回應孩子的地方。
而五味屋並非取代了學校功能,而是採用「雙軌制」,老師希望孩子能和體制和好,五味屋則提供孩子和學校老師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孩子在假日、平日晚上和寒暑期時間會有課程,有時視孩子的狀況也會個別抽離學校,進行「無菜單課程」。如同一開始的初衷,為了孩子的需求。另外很特別的是五味屋的課程節奏是用布農族的結繩曆,認為在鄉村就要隨著先人的智慧,春節完育苗、穀雨前種植、春天出遊、白露收成之前秋遊等等。
看到需要,就把它發展成孩子學習的可能。
大學講堂開講
台大畢恆達老師邀請顧老師到課堂分享五味屋,於是機會來了。顧老師決定讓孩子站上台說自己的故事,並且自己準備,決定主題、分組討論簡報內容。另一方面台大的學生則要負責接待孩子。雙方都有所交流和成長。這套模式建立起來了,就把資源分享出去,帶著嘉義豐山國小的孩子一起。
國際交流
在偏鄉孩子沒有基本的英文能力,但只要經過好的設計和轉換就可以發展。像是和日本的長島大學合作中,顧老師不看孩子沒有的,而是看他們有的,他們喜歡亂搞,就把亂搞變正經。讓孩子擔任接待員帶外國人認識台灣鄉村文化,但參觀的不是什麼觀光景點,也不是死背景點資料的英文導覽,而是讓他們住進孩子家裡,去鬼屋探險、美而美吃早餐、打籃球、吃辦桌,用中英文雞同鴨講,很接地氣的過在地農村生活,也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他們一年一年不斷的回來。
農業
「鄉村的孩子可以不務農但不能不接觸農業。」自己育苗、照顧土地,種下洛神花,再和遊客一起採收,曬乾後把成品送給五味屋的捐贈人。也曾經有商人想要直接收購,但顧老師不斷強調,他希望建立起的是人與土地、人與人、人與村莊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這些「東西」能有多少的經濟效益。
教育小旅行
學校或團體來五味屋移地學習,五味屋提供主題,由對方老師做教學設計,五味屋的孩子也可以一起加入學習。
#模糊受助者和助人者的關係
鄉村因為地處偏遠,被認為資源較少,因此常有補助或捐贈的挹注,而顧老師希望模糊受助者和助人者的關係,讓資源的挹注不只是單向的,而是雙向平等的關係,受助者在其中也有付出。舉例來說,小孩因為沒有書桌不能好好寫功課,所以就有人送書桌到偏鄉,但有了書桌小孩還是不寫功課,因為書桌拿去放電視機了。通常這樣的結果就是家長被責怪。但再更深入了解,原來孩子家裡能放得下書桌的空間就只有原來放電視的地方。於是,顧老師決定帶著孩子們做自己的書桌,讓孩子自己測量、畫設計圖、天馬行空的發想,由師傅去將他們不切實際的想法實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受助者和助人者的界線模糊了,他們是一起去創造、解決問題的夥伴。另一個例子是單車合作社,不是給孩子全新的腳踏車,而是帶著孩子一起修理二手腳踏車,讓孩子做他們能做的。
#鄉村教育和鄉村微型事業
在全球化的現代工商業社會裡,鄉村的學校教育不斷的把孩子往城市推,推著他們趕上現代化的生活和步調,脫離務農和勞動階級似乎成為他們唯一的想像。但顧老師看到的是鄉村的獨特性,並將這些特色發展成各種微型社會事業,開創鄉村不同的生存/工作型態的可能,讓半農半X成為可能。務農很好、幫忙家裡理髮廳的生意也很好、打零工也很好,只要有尊嚴、有主體性、價值性和共好性,孩子可以改變鄉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