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概論&另類教育哲學(五)|林玉珠:親師生齊心拓荒,才知道幸福就是吵吵鬧鬧
發布日期: 2018-07-07 / System
2018.07.07[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林玉珠校長之磊川華德福實驗教育學校」]
上課前,林玉珠校長已先看過學員資料,並試著將資料與現場的人「兜」起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看出校長對人連結的重視。
華德福讓44歲的圓滿生命重新開始
二十三、四年前,林校長剛接觸華德福時,教師朋友和女兒都無法作伴去國外受訓,當時沒有email只能用信件聯絡,整個過程充滿變數,最後她決定信守承諾獨自去澳洲。而今回顧這段生命歷程,林校長說,那時曾覺得自己生命已經圓滿了,沒想到44歲生命重新開始。
娃得福幼兒園是磊川生長的搖籃
托兒所於1995年10月啟動,單單取名就是個大問題,因為當時台灣並無華德福學校。有一次開車經過辛亥隧道,校長靈光一閃,取名為「娃得福」。
那時校長的女兒就讀東海大學,所以建議她到台中辦學,另一方面也得到國外華德福師資培訓系統的支援,故於1996年創建台灣第一所實踐華德福教育的幼兒園。林校長懷抱很大的勇氣與興奮的心情去做。
兩年後為了辦理小學,校長聚集教師和家長共同推動於2000年成立台中市人智哲學發展學會,小學2001年9月華德福實驗小學在娃得福幼兒園開學揭牌。
這期間因私人興學無法理依據,以致林校長面臨牢獄之災,因此女兒和朋友努力聯繫海內外教育界,請求援助,最後安然度過。一年後國小部從幼兒園搬出到另一處。
親師生齊心拓荒──才知道幸福就是吵吵鬧鬧
創辦小學的過程,也曾因家長和教師各有各的夢,以致走到最後剩下28個學生。2005、06年台中市舉辦廢電池回收活動,得獎者有獎金,但這無異於做夢──28人的小校如何得獎?沒想到在家長奔波協助下,真的連兩年得到冠軍。
這兩個冠軍「活化了一個快要死掉的學校的心」,證明只要肯努力,小學校可以勝過大學校。隔年,三十幾人的學校,園遊會有三、四百人參加,表示人氣已開始聚集。但這一路走得相當辛苦。
2007年覓得今校地,動工建設。當時全區都是田地,在家長支持下,慢慢熱鬧起來。有些家長也就近買地,甚至到竹山買竹子來幫學校編竹、架籬笆。
2008年幼兒園和國小搬進新校區,並申請增設國中部。那座在校舍經費不足下,卻堅持蓋起的禮堂,成為「這個學校繼續往前走的一個中心」。
建構家校
當磊川持續成長,全國中小學生卻變少,以致有「實驗學校搶學生」的輿論興起,加上限於法規,搬入新校區的磊川也被改為「非學校」的教育機構。因此,校長決定「往中央走」,在魏坤賓老師協助下,結合各界推動「實驗三法」。
當時有家長問要不要辦高中,考量到孩子和家長的需求,校長承諾用五年的時間籌辦,即今有德校區高中部。磊川成為完整由幼兒園到高中(K~12)的華德福教育機構。它的教育方向是「培養自由的人──定義自己的目標,培養自己的生活」。
三法通過後,去年(2017)2月「『非學校』終於成為學校了」,這一所全國第一所民辦民營的實驗教育學校,走過很多不容易走的路、跨越很多困難、很多吵吵鬧鬧。
因為人類社會裡,會有很多人有很多委曲和各種不舒服的結,所以,在每學期結束時,學校會透過「心淨儀式」,讓這些情緒和情結隨著火(蠟燭)、隨著花,燒掉、流掉。
今年暑假開始,磊川將有一個新的十年計畫,建設並帶領孩子到「磊川農場」上學習,校長歡迎在座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學員,未來有機會加入,一起「踏上厚植文化資產的新階段」。
#預備好環境
上課前,林玉珠校長已先看過學員資料,並試著將資料與現場的人「兜」起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看出校長對人連結的重視。
華德福讓44歲的圓滿生命重新開始
二十三、四年前,林校長剛接觸華德福時,教師朋友和女兒都無法作伴去國外受訓,當時沒有email只能用信件聯絡,整個過程充滿變數,最後她決定信守承諾獨自去澳洲。而今回顧這段生命歷程,林校長說,那時曾覺得自己生命已經圓滿了,沒想到44歲生命重新開始。
娃得福幼兒園是磊川生長的搖籃
托兒所於1995年10月啟動,單單取名就是個大問題,因為當時台灣並無華德福學校。有一次開車經過辛亥隧道,校長靈光一閃,取名為「娃得福」。
那時校長的女兒就讀東海大學,所以建議她到台中辦學,另一方面也得到國外華德福師資培訓系統的支援,故於1996年創建台灣第一所實踐華德福教育的幼兒園。林校長懷抱很大的勇氣與興奮的心情去做。
兩年後為了辦理小學,校長聚集教師和家長共同推動於2000年成立台中市人智哲學發展學會,小學2001年9月華德福實驗小學在娃得福幼兒園開學揭牌。
這期間因私人興學無法理依據,以致林校長面臨牢獄之災,因此女兒和朋友努力聯繫海內外教育界,請求援助,最後安然度過。一年後國小部從幼兒園搬出到另一處。
親師生齊心拓荒──才知道幸福就是吵吵鬧鬧
創辦小學的過程,也曾因家長和教師各有各的夢,以致走到最後剩下28個學生。2005、06年台中市舉辦廢電池回收活動,得獎者有獎金,但這無異於做夢──28人的小校如何得獎?沒想到在家長奔波協助下,真的連兩年得到冠軍。
這兩個冠軍「活化了一個快要死掉的學校的心」,證明只要肯努力,小學校可以勝過大學校。隔年,三十幾人的學校,園遊會有三、四百人參加,表示人氣已開始聚集。但這一路走得相當辛苦。
2007年覓得今校地,動工建設。當時全區都是田地,在家長支持下,慢慢熱鬧起來。有些家長也就近買地,甚至到竹山買竹子來幫學校編竹、架籬笆。
2008年幼兒園和國小搬進新校區,並申請增設國中部。那座在校舍經費不足下,卻堅持蓋起的禮堂,成為「這個學校繼續往前走的一個中心」。
建構家校
當磊川持續成長,全國中小學生卻變少,以致有「實驗學校搶學生」的輿論興起,加上限於法規,搬入新校區的磊川也被改為「非學校」的教育機構。因此,校長決定「往中央走」,在魏坤賓老師協助下,結合各界推動「實驗三法」。
當時有家長問要不要辦高中,考量到孩子和家長的需求,校長承諾用五年的時間籌辦,即今有德校區高中部。磊川成為完整由幼兒園到高中(K~12)的華德福教育機構。它的教育方向是「培養自由的人──定義自己的目標,培養自己的生活」。
三法通過後,去年(2017)2月「『非學校』終於成為學校了」,這一所全國第一所民辦民營的實驗教育學校,走過很多不容易走的路、跨越很多困難、很多吵吵鬧鬧。
因為人類社會裡,會有很多人有很多委曲和各種不舒服的結,所以,在每學期結束時,學校會透過「心淨儀式」,讓這些情緒和情結隨著火(蠟燭)、隨著花,燒掉、流掉。
今年暑假開始,磊川將有一個新的十年計畫,建設並帶領孩子到「磊川農場」上學習,校長歡迎在座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學員,未來有機會加入,一起「踏上厚植文化資產的新階段」。
#預備好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