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快訊

顧瑜君:作為教育工作者並不是要 taught 孩子,而是 caught 孩子|個體與群體多元性(一)

發布日期: 2018-06-02  /  System
20180602[ 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顧瑜君老師「個體與群體多元性」]
個體與群體多元性(一)01
顧老師從一張自己的ID CARD 分享自身生命故事,因為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眼前的每一個學生,能夠接應當下學生每一個狀況,並決定如何靠近孩子、靠近家庭的方式,老師要有能力能看見孩子看不見的自己,並且從靠近孩子生命經驗的過程中,讓孩子教會老師如何帶孩子的方式,將老師的看見回應給孩子,幫助孩子重構,並看見知道自己的生命價值。顧老師認為,「實驗教師」應稱為「實踐教師」。

體制內許多是以功能導向型的教育世界,在五味屋,顧老師所用的是非功能取向的派別,也就是,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並不是要taught孩子,而是要去caught 孩子。

例如:

在一般系統中學校的邏輯是做錯的人要道歉,被侵犯的人要會寬恕原諒。在五味屋孩子也會有告狀的情況,但要處理的並不是告狀本身,而是藉由告狀,處理孩子的溝通表達,幫助孩子從告狀的過程中去釐清他心中真正要表達的口語述說,也透過告狀想贏的心理,重新定義贏,從原本贏是你死我活,重新定義贏是贏一段友誼,英雄惜英雄,這些都是caught。接應(caught)有很多種層次,有時是退後一步,給他一個空間,這個空間不只是物理空間,有時是陪伴,陪伴之後才能夠以對談加入taught,教會孩子還有是要把脾氣發對、發好。

對課程的定義是,課程是個「空間」,老師要退一步,是思考上的退,不是物理上的退,退了之後會有一個醒來,然後可以有一個位置去重新看待事情。

顧老師能夠在面對衝突社會情境下的輔導過程中,有著與系統中教師不同的看見能力,是因為過去在世新的學習歷程與流氓、小混混成為同學,不一樣的受到流氓、小混混照顧之經驗,體會到對「偷」以及一些在社會邊緣的處境,有不一樣的意義與看見。加上在五專及在奧瑞岡教育哲學博士班學習的生命對話中,經驗著許多教育學習的衝突與矛盾反思過程,並遇見四位能夠接應顧老師當時生命中的衝突與矛盾經驗,成為顧老師生命中的貴人,讓顧老師體會到三件事,老師願意為學生打破系統規則、即使在原本框架的系統中看似錯誤的答案,當跳脫更大的層次架構下其實也是可以有分數的、珍視個人生命的特質,不要因為社會規範而改變了自己原有的特質。以及在國外人類學(把熟悉變陌生、把陌生變熟悉)及行動研究的教育訓練,這些都成為老師生命中的養分,揉和成為一個現在在實驗教育場域中的顧老師。

因此,顧老師提醒每一個學員,不要只是跟老師學,而是要從每一個人自己的生命經驗中去挖掘、去發現、在與孩子的互動、與每一個家庭心與心的靠近過程中,以maker的概念,去創造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教育工具。

這一堂個體與群體多元性,顧老師生動講述與五味屋孩子相處輔導的過程,現場就像看了一場又一場不同孩子的文化生命電影故事。在教師與孩子生活的流動中,教育工作者以一種後設之知來覺察自己每次與孩子互動的作為,呈現出教師交織自己的過去到現在全部生命,成為不斷自我覺察的老師。在每一個流動當下的教育哲思的行動展現,這些教育哲學的思考問題,是一個又一個深刻的生命議題,如同海浪一波又一波,深深擊打著現場每一位學員的心。
個體與群體多元性(一)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