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快訊

學校教育是為了協助孩子做好轉換的準備|2018實驗教育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紀錄|Prof. Rainer Kokemohr

發布日期: 2018-12-08  /  System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坐下和室內


第一場專題講座邀請到跟計畫主持人鄭同僚教授已結識18年的Kokemohr教授。鄭老師觀察到Kokemohr教授有三點「從未改變」的特點:一是他關懷下一代的教育從來沒有放鬆過,早期在非洲喀麥隆辦學,最近有去中國,還有來臺灣18年了;二是持續都有研究論文發表,退休後每年也都有;第三點是他是一位慈祥的父親,現在變成一個慈祥的祖父;在他身上不只有教育理念、論文發表,更是一個溫暖的大學者。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站立 
 

Prof. Rainer Kokemohr (Professor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amburg, Germany)的講題是〈小校轉型,村莊再現生機〉(A Small village averting its death by reform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它不只談學校本身也談行政框架。

 

*村莊小學的角色

案例是一個相較偏遠且經濟較弱勢的德國美好村莊,住有幾百位村民,工作機會主要是農業和畜牧業,出現年輕人外流,村莊沒落的現象。現今世代很多國家都有此種類型的村莊,對居民而言這是重大的事情,村民思考如何做才能延續村莊。他們發現,好的小學是村莊生存的要素──居住品質好,優質學校對村莊生存是一大關鍵要素。

雖然村莊樣態無法複製,但我們能分析不同樣態,並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學校。就這個案例來看,學校成為好的生活和讀書的場所,家長會因此搬進村莊,因此15年前有60名學生,而今超過100名──包括幼兒園和小學,還有一個托嬰中心;學生來自鄰近城市,中學生則搭Bus到城市就學。

 

(一)學校建築與運作

這座學校建築相對傳統,有許多空間、教室、安靜自然的環境供師生享受。校方增建多功能教室,善用舊校舍原有的天窗,打造更多不同功能的空間;每個空間的孩子人數不固定,很多活動以混齡方式進行,教師努力讓學校成為學生喜歡的空間。校舍非常舒適,上課沒有鐘聲、沒有打鈴,老師跟學生一起上電腦課等等,到鄰近城市上游泳課、打球,還有寧靜之夜、校外教學活動、校內團體活動……。

 

(二)課程

特別的是以「馬」為主題的課程,是該校的一個學習主題,它成為全面式的學習,讓這個主題去照顧孩子的生理、心理跟心靈。它也是學習知識和能力的方法──拓展孩子的學習空間,在當地馬場學習,六個年齡層學習與馬相關的不同的知識和常識,例如與馬相處、騎馬、拍照、觀察……。

低年級會有「我們的寵物馬」專題,由老師收集資訊,聚焦學習面向,孩子產出學習過程和成果,然後發表在報紙上。這是一種貼近學生生活,以行動為導向的學習方式,也會有一個發表會,透過這些學習成果與家長互動。這是第一階段的學習。

三到四年級的年級課程是「以馬為師」,孩子會到更大的馬場去學習,每週一次;亮點處是學生會在馬場過夜。

五到六年級,除了住宿在馬場,協助清潔馬的住處、馬的健康……,最後還要通過測驗,之後會舉辦派對,有騎馬活動、展示活動,家長也會協助孩子在親友和學弟、妹面前發展自己的學習成果。

這個以馬為主題的課程會連結不同學科,不僅串起各學科,也跟世界做連結。

 

一、認知的建構過程

皮亞傑(Piaget)認為個體在適應(adaptation)外在環境的過程,會經過同化(assimilation)和調適(accommodation)兩種心理狀態和改變──把新的事物和體驗納入自己已知的認知系統中。舉例來說,學校教「電」,在生活中孩子知道「電視」跟「開關」是連結在一起的,但孩子並不了解「電力」的特性。因此必須做「調適」的過程,學校要先讓孩子知道何謂電力,例如說電子像是小動物在電線裡跑來跑去,雖然作為孩子初步了解電力這仍是個素樸簡單的圖像,但藉由這個概念去了解,人必須調整行動來配合「電」,孩子也必須改變他自身對世界的原有看法。


二、學校環境和課程

德國教育部部長請教師從兩個新的面向來看待學校,一是學校必須成為孩子第二個家;一是自由遊戲是孩子學前重要的一環,必須搭配課程。學校要為孩子的未來生活和進入社會做好準備;孩子須找到自己的道路、學校要支持孩子走上他的道路;老師的行動必須要放在有趣、有吸引力的學習環境中,要提供孩子好的學習環境,並鼓勵孩子去彼此幫忙,在傳統教學模式之外,提供戲劇等更多的學習模式。

寫作課和數學課仍是小孩需要學習的課程,所以把它們結合到主題教學裡,同時也結合紀律和自由,讓學生明白需有紀律,有紀律才能解決問題。課程的內容和孩子的學習都要考慮到多元性,每天課前,孩子集合一起,彼此認識、討論,共同營造一個好的、友善的、啟發性的學習環境,可以推廣學習的樂趣。

為了落實理想的教育理念,德國教育部的教學準則每年都會去做更改,會跟著生活改變,因為實質的問題很重要,教師教法也會改變。孩子從家裡進到社會,學校是重要的過渡時期,他們必須在這一階段做好準備,學校也必須幫助孩子在轉換的階段能更加順暢。


三、專案的學習──積極自由的一種方式

所討論的這所小學的課程含有「專案的學習」,作為教學積極自由的一種方式,為了這門課老師要一起去修改教育教學準則,會需要時間,但獎賞是,教師的工作不會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創造的工作,而且學生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成就。

進行專題學習時,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學習狀態進行不同的學習方式,透過移動式課桌椅,學生找到自己的定位,發展自己的社交生活。他們可以圍圈、單獨自習、一起聽,也可以採用不同媒介來學習,例如行動載具、學習卡、影片、書本、白板等等。那麼教師如何適應?老師會組成團隊,以兩年專案的方式,進行一個主題,依照學生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主題。例如:1.以「春天」為學習主題。2.以「健康」為學習主題──流感、收集相關資訊、詢問親朋好友、造訪小型診所,並且透過報告學習共同解讀。3.「對話」為主題,例如移民交流等等。

這種專題學習讓孩子享有大量的積極自由,感興趣的會積極研究。即使孩子年紀小,師生一起研究一起負責、一起學習新東西、一起找出新的辦法,老師不一定要懂得所有的東西,而是他對孩子的了解。教育部信任家長和老師的理解能夠行得通,是因為大家都知道,只有透過信賴,才有美好的學習生活。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坐著、客廳、表格和室內

四、政府的支持

有適當的行政和教學架構之外,教育部也支持老師、家長有選擇主題和教學方式以達到創意教學的自由。教育部支持的教育自由可分為消極和積極兩種,「消極自由」是避免施加內部或外部任何的限制,影響師生的發揮;「積極自由」則是鼓勵師生去投入相關的發展。若只有消極自由沒有確切發展方向,社會秩序將會崩解,要搭配積極自由,才能有創意自由。

對老師而言,最重要的教育任務是提供積極自由──不能只是套用模型及課程就想達到積極自由,必須發揮創意、應用所習得的專業知識,並考慮各地學生的需求和在地狀況,才能發揮積極自由的效用。因此,教育部需提供的是盡量不要去設限,積極去支持學校教師發揮創意教學,提供一套支援準則讓教師去思考、遵循。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教育部每年都需要發布類似白皮書等之類的方式來蒐集意見。今年德國教育部的白皮書是「共學未來」(Learning together for the future),其中有三個關鍵字:

(一)學習、(二)共同、(三)未來。

學校教育不是「教學」,而「學習」,是要從學習者的角度來思考,也邀請家長一起來思考教育的目的;要跟他人的互動中進行學習,在學校「他人」主要也是指孩子,老師則是協助者,照顧學習者。

過去教學內容是根據已知的社會常規,讓孩子學會父母輩已知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有許多已不合時宜。因此,現在除了必要的書寫能力,學校要教會孩子應對未來的不確定跟應對的能力。幫助學生面對新的挑戰和新知識,教育部強調,孩子學習是建構的過程,是建構自己跟世界的關係的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