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自然的城市野孩子】-訪問小草旅人自學團創辦人林怡如

發布日期: 2019-01-01  /  System
「我們把下課時間變長了!」放學後,小草旅人不補習,他們帶孩子回到自然。有感於現在孩子大多住在水泥叢林中,鮮少接觸自然,小草旅人自學團創辦人林怡如帶著先前接觸人本教育基金會的理念,創辦了這麼一所課後共學團。小草旅人帶著孩子在城市內做定點遊戲,他們野炊、露營,有別於一般課後輔導班重視學科教育,他們將日常生活和遊戲的自主權還給孩子,在大自然中讓孩子體驗並找到自己的「野性」。 

「每個人都可以活他自己。」林怡如強調小草旅人的核心是交予孩子們從遊戲與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模樣。小草旅人帶領孩子認識環境,同時也不忘回頭觀照自己。在快速變化的現金時代中,小草們不汲汲營營地向前追趕,他們用心體會生活的每個當下,儲存長大的能量。



「我們的活動是鬆軟的日常生活,我們不太去一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地方做厲害的事,花比較多力氣在和小孩生活。」小草旅人自學團在高雄開設課後共學團體已經六年了,有鑒於創辦人林怡如一群朋友的小孩放學沒地方可以去,課後的選擇只有送安親班,讓他思考到如果可以在課後帶小孩一起旅行,好好的玩耍,是不是可以提供體制內的家長多一項選擇?林怡如認為放學後的小孩就是要好好生活與玩樂,讓充滿壓力的生活可以得到鬆綁的空間。
 
早期的小草旅人帶小孩規劃好的旅行方向,課程包含在認識高雄在地的百工行業、走讀歷史,以一個戶外移動教室的概念進行。但近期理念不太一樣,而在課程中有所翻轉,教育工作者希望可以提升小孩的主體性,讓孩子作為規劃旅行的主人。近幾年,小草旅人在學期開始之初即和小孩討論要做些什麼活動,並帶著孩子在城市裡面坐定點遊戲,他們把這樣的課程稱作「城市野孩子」,選定活動場域後,每個禮拜到那邊去,想去山坡基地,就連續去五六個禮拜,玩水、玩泥巴、玩桌上遊戲等等。孩子可以決定要玩什麼要做些什麼遊戲,他們認為小孩擁有比較多選擇權,自主的能力也會展開。
 
然而林怡如說,小草旅人的模式比較像學校的下課時間,在遊戲之餘,孩子偶爾會遇到人際互動的衝突,要處理的時候大人才會介入陪伴。而每個小孩將面對的議題不一樣,以騎腳踏車為例,並不是以騎多遠為目標,有的小孩要戰勝自己搶第一好勝心,或是自己和腳踏車的恐懼感。在小草旅人的規劃中,他們看見把課表完全鬆綁之後小孩展現出來的獨特性。
 
目前在小草旅人服務的教育工作者團隊年齡層介於二十歲至四十歲之間,他們的身份都不一樣,有小孩自學或在體制內學校念書的爸媽,也有沒有小孩的年輕人。而他們的背景也不盡相同,林怡如提到自己是受菁英教育長大的,在大學接觸到人本教育的訊息和訓練對自己的理念有很大的翻轉,跟原本的世界很不一樣。「自己是生命的旅人,我們自己在這裡面成長改變最多。」林怡如說人本教育的底蘊讓他看見小孩,也有自身的成長。「在我的成長背景裡面的經歷是求學只有讀書,沒有帶有其他東西,覺得靈魂是被壓迫的。」在他接觸了新的理念教育模式,發現小孩靈魂是有笑聲的,眼神有光彩的,這樣不是樣板的模樣,任他重新看見小孩活生生有靈魂和光彩的樣子。
 
而對於教育工作者的樣態,林怡如則認為教師先被照顧好對於小孩的影響是具有正面價值的。「老師要先被照顧好,先被好好對待,才可以發光發熱去影響別人。」而他平常會練習覺察,把自己的心比喻成一杯水杯,水杯滿的時候他知道自己沒辦法給小孩明確的支持與陪伴,會請求支援。同時,真實的跟小孩闡述狀態也是重要的。有些教育者會覺得所有問題都是小孩的問題,在遇到心情不佳時常讓小孩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而引發孩子的罪惡與害怕,但事實上不然,有時候是互相的,可能是大人自己的情緒累積造成自身的情緒問題。因此,教育者最需要的功夫是覺察,大人在遇到衝突現場時需要等待,小孩問題發生的時候是有某種原因,等待,可以讓問題被釐清。另外他也相信人是有向上向善的能力,大人協助他們騰出很大的空間陪伴與等待,讓孩子能把自己的困擾呈現。當有一個穩定的大人可以陪伴他時,他的狀態比較可以有一個可以面對的空間。而在處理情緒問題時最後一步才是建立在一個人有力量的狀態下幫忙與滋養,協助釐清問題所在。
 
「快樂有時候是表面,有時候看起來越快樂有可能是面對越困難。開心之後有很多真實的東西要面對,人際的衝突、內心的渴望需求,真實去面對是痛苦的。」在小草旅人,林怡如醉堅守的價值是這裡不單單只有開心,而是最真實的場域呈現,開心也有痛苦也有,讓孩子體會日常生活的各種樣貌,而讓未來遇到類似情況時能有所預備。
 
除了教育工作者的覺察,小草旅人也致力於作為家長的橋樑。小草旅人工學團包含了自學與在體制內學習的孩子。這裡是自學與體制內的橋樑,讓家長有需求的家長可以做交流。因此他們也拓展跟父母連結合作,真實的交流人跟人之間的在學習與教育上的議題、困難、家庭遇到的問題。林怡如最樂意看到的是家長的信任,一起分享生活的點滴。
 
「小孩在白天需要做許多非自願的事,這會小孩會累積一些壓力,如果放學後發現世界有一點不一樣,那個多元性是重要的,讓孩子有機會往鬆綁一點的地方移動。」提到小草旅人創辦的理念,林怡如認為建立在菁英教育下讓小孩會玩也要會念書這個狀態是有些矛盾的,「可是如果是我們理念的根本,我們是不要有菁英教育的,所以玩就沒有誰玩的比較厲害。」他們只是玩樂與旅行中希望讓孩子體會人格的養成和自我的長成的必經過程。「人是有選擇的自由,活出自己的人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想要讓大家知道這樣的意義。」林怡如希望小草旅人未來也能持續走下去,讓現今孩子可能彈性疲乏的童年,留下一塊可以鬆綁的活動空間。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姜品帆、林靖軒
節目後製:張普熏


【回到大自然的城市野孩子】-訪問小草旅人自學團創辦人林怡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