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達如何實際應用於文理科|滾動報導 _暑訓DAY5

發布日期: 2020-08-10  /  System

學思達的教學理念,如何實際應用於文科/理科

 

早上的學思達培訓課程,帶著大家認識了學思達的核心「教學五步驟」,下午的工作坊,有更多時間讓學員們實際動手把學思達融入課程與教學裡。工作坊分「文科組」與「理科組」兩場:文科組進行的是提問設計與課程改造,理科組是探究體驗課程與差異化教學。

 

#2020暑訓 DAY5 下午場

 

——.——.——
 

 

「文科組」

 

文科組的工作坊,由兩位現場的老師孫菊君、吳汶汶老師,帶大家操作引動自主學習的「提問設計」

 

學思達的第一步驟是讓學生進行自學,但如何引動學生自學、到深入思考,關鍵在老師的提問設計。

 

第一部分:發掘「為什麼?」透過這個「為什麼」產生激勵自己的動能。

 

老師引用賽門西奈克的黃金圈理論,它的核心精神在於思考「為什麼」,因為這是最能撼動人心的!多數人習慣思考我要做什麼what、怎麼做how,但常常忽略了「我為什麼而做why」,這個why代表著行動背後的目的、使命和信念。轉換到課程與教學的思考,就是要找出課堂的「為什麼」?為何而教?透過「為什麼」的陳述,就可以聚焦出教學目標。

 

實際操作的部分,老師帶著大家,從自己「生命關懷」開始,挖掘我的「為什麼」。學員不僅可以暢快的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同時也練習擔任積極的聆聽者(Tips:眼神交會、點頭表示理解、紀錄下對方展現重要情緒時正在說的話)。再進一步思考自己想設計的課程與目標。

 

第二部分:引入ORID焦點討論法進行提問設計,要讓學生有感

 

在市面上有很多常見提問法,也有很多問題的類型,舉例來說:PISA閱讀理解三層次,包含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Intel的課程引導問題包含核心問題、單元問題、具體問題。方法、形式百百種,老師提出了一個關鍵:「這些都少了與學生的連結」。

 

因此,學思達引入ORID焦點討論法:

O代表客觀、事實

R代表感受、反應

I代表意義、價值、經驗

D代表決定、行動

 

在這個階段,每一個小組從各個組員的課程與目標,選擇一個成為小組共創提問設計的教學素材,使用ORID為鷹架,進行提問設計的練習。

 

最後,全班以世界咖啡館的模式,進行互動交流。一整個下午的工作坊,看似燒腦,但整間教室充滿著學員熱切地討論生、專注思考的表情,自主學習就是這樣迷人~

 

——.——.——

 

「理科組」

 

下午理科組由謝彩凡老師以趣味的方式帶大家認識探究課程設計需要的兩種思維,以及由劉繼文老師分享進入差異化教學的過程、操作方式與實作心得。

 

第一部分:探究課程設計的思維

 

第一種思維

謝老師首先帶大家玩猜數字遊戲(1A3B),希望讓大家體驗「探究課程」的設計所需要的思維。

 

猜數字的規則是,各組必須要關注老師心目中所設定的一組生日日期(四碼)。每組每一輪可以猜測一組數字,由關主給予下列提示:

A 數字正確且位置正確

B 數字正確但位置不正確

以最少次數就猜出答案的小組就是贏家!

 

謝彩凡老師遊戲後告訴大家兩個問題:一、遊戲過程中你有那些感受?二、為何沒有獎勵卻讓參與者容易融入其中?背後動力是什麼?和教學有什麼關係?

 

學員反映,猜數字競賽的過程中,大家感受到緊張、興奮、好奇、或挫折。謝彩凡老師解釋,這就是「課程設計所需要的思維」:好奇心!

何謂好奇心?其實就是「你想知道的知識」與「你現在已經知道的知識」之間的「距離」。如果上述兩者之間距離太近,可能讓孩子感到無聊。如果兩者之間距離太遠,可能會使孩子放棄。

 

其之間拿捏的比例可以參考下列公式: ● 喜歡學習= 熟悉 + 意外 (比例大約是8:2,若是資優生比例可以到7:3)

 

第二種思維

謝老師接著又問第三個問題:猜數字遊戲你經歷那些過程或步驟?是否能試著著系統化或連結你所經歷的過程或步驟?

 

有學員回答,他們一開始首先理解題目,接著大膽嘗試猜測數字,然後根據關主回覆的提示檢核,接著繼續依據推論猜測和找出答案。其實這樣的過程也就無形之中體驗與印證了「科學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觀察>>提出問題>>參考資料>>假設>>控制變因>>實驗驗證>>分析結果>>結論

 

●事實>>概念>>原理>>理論

 

猜數字的過程中,大家也體驗到「寫紀錄的重要性」,因為錯的答案是很有價值的,記錄錯的答案反而是幫助你成功的墊腳石,就跟科學探究的原理一模一樣!

 

第二部分:差異化教學的課堂實踐

 

劉繼文老師首先透過以下幾個現象帶大家思考關於差異化教學:

 

教學現場有可能同時起跑同時抵達終點嗎?

 

大家吃過鹽酥雞嗎?

劉老師從鹽酥雞悟出道理:根據食材屬性不同,也不同烹調時間、烹指方式,賣鹽酥雞的老闆也需要做差異化。

 

「裝,你繼續裝」

在學力常態分佈的課堂裏面,通常老師會以B咖的程度標準來教學(因為B咖學生數量最多),但現實是A咖在裝乖(課程太簡單);C咖在裝懂(課程太難);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也在裝(將孩子的學習狀況視若無睹),B咖注意力有限也在裝,結果就是大家都在裝。差異化教學目的所要呈現的就是:讓大家都不要再裝了。

 

為何要差異化

 

戰國時代的孔子在在做差異化:所謂因材施教。但可能是因為學生較少才能做到如此,若在當代孔子可能也很難做到。劉繼文回顧自己踏入差異化教學的契機,其實是許多教學現場經驗的反思使然。

 

曾經有一個繼文老師的學生,不斷在教育現場質疑他:為什麼教學一定要看影片?為何一定要交聯絡簿?為何一定要交視力檢查表?為何後來繼文老師體認到,學生生來能力不同,差異在所難免,若我們仍要求一致標準勢必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被逼到正視這個問題,開始做差異化教學。

 

差異化教學的關鍵

 

學思達顧名思義為「自學、思考、表達」,期望達成以下目標:「培養學生能力」、「製作分享講義」、「隨時開放教室」、「改變填鴨教育」。很多臺灣教育現場的教師忙著幫學生「轉餅」,學生以後仍會餓死;因此學思達重要的意義在於教會學生使用刀叉,讓學生自己轉餅。

 

對於學思達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劉繼文老師認為是「留白」。而學生在自學時最不需要什麼?其實是「老師在旁邊看著他」。老師終於空手後,就可以給同學一對一指導的機會。

 

在學思達,「老師」的定義可以看得更廣!學思達的講義,其實老師的分身,裡面有許多老師寫好的劇本可以協助學生。此外還有同學、教學影片、科技輔助,都可以視為孩子學習的老師。

 

差異化的分組有兩種

 

異質分組

組內有A咖也有C咖,這是靠著組內合作和組間競爭的動力促進學習(強帶弱,組間競賽,加分機制)。

 

同質分組

是把程度相近的學生集合成一組,傾向基於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的選擇。分組分的是人而不是分數。

 

為了進行差異化教學,將孩子們同質分組後也要把講義分成ABC三個版本以符合學生程度進行教學。在新加坡的老師怕這樣會被投訴,被認為這樣把孩子貼標籤,所以老師們想出不同有趣的名稱(如福祿壽、陸海空)來為講義命名。

 

如何為差異化學生製作講義

為ABC不同程度的同學製作的原則在於:A咖給的鷹架愈少,C咖給的鷹架愈多。

 

C版講義製作的原則:

-逐字稿挖洞填空;看影片找答案

-有依靠、有「各種老師」(附上答案或教學影片的QRcode)

-或是多給予模仿例題、練習題

 

減C的方法是:提高參與度與建立信心

 

/

紀錄:張芷瑄、張朝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