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發表第七場★ 【互助陪伴模式】論壇7:實驗教育的在地陪伴

發布日期: 2019-10-01  /  System

★論壇發表第七場★

【互助陪伴模式】論壇7:實驗教育的在地陪伴

第五屆臺灣實驗教育論壇 現場連線報導!

 

主講人:仁和國小方正一校長、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黃錫培校長、蘭嶼高中楊瑞良校長

主持人:嘉義大學教育系黃繼仁教授

地點:國際會議廳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大家坐著

☛仁和國小方正一校長:校與校之間的陪伴

茶山水教育資源中心是仁和國小於2018年8月成立的,整個中心建置在學校組織架構裡,並與他大專院校合作,推動阿里山的在地文化。此外,仁和國小經常與其他三所同樣屬於極偏的學校進行橫向聯繫,以此降低行政或是飲食成本。再者,四校進行試卷交流並共同辦理運動會,讓各校之間欣賞不同老師的優點,讓在偏鄉的學校也能看見每間學校的優點,並展現永續學習的可能。

 

☛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黃錫培校長:陪伴社區社區陪伴

對於台灣來說,華德福是一個很新的方式,儘管它也有將近100年的歷史。有人說「走過中橫,無所不能」,華德福帶領孩子親自踩踏中橫,讓孩子了解自己真實的樣貌。當一群外來者來到社區,他們帶來了許多經驗,然外來者看待在地人的觀點是不一樣的,這可能造成衝突與歧見。在山峰,華德福與學生家長學習站在社區的角度去思考,並舉辦了許多活動,如「峰在地私房小舖」是華德福與家長為在地設計的市集,並開辦社區老人食堂。對華德福來說,笑容是最好的回饋,長輩的笑容便是支持他們的動力。當在地民眾了解他們後,彼此之間就是合作而非衝突。

黃錫培校長說,一個實驗教育持續的最重要力量是師資培訓。因此他們自己辦理兩年華德福師資培育,每年上課時數150小時,兩年後將授予結業證書。原本抱持著支持家長和在地的想法,但在這過程中他們也釐清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老師。

 

☛蘭嶼高中楊瑞良校長:把文化精神搬入學校

今年是楊瑞良校長在蘭嶼的第四年,他笑著說每天在做的事是早上接客,中午陪客、晚上送客,因為是一個觀光島嶼,一年有十三萬旅遊人次。有些人認為蘭嶼若實施民族實驗教育,會是很不錯的方式,然而僅兩成的老師是蘭嶼本地人,其他是從本島過去的老師。老師們每年來來去去,今年來了一位老師,明年老師可能就離開了。民族實驗教育推動之必要,是因為「蘭嶼的生活與教育緊密連接」、「社會規範正在改變」,例如捕飛魚的方式改變、不再居住地下屋、芋頭番薯的飲食也不再,許多深層的變化催促著教育必須有所改變。此外,本島來到蘭嶼的老師,教授的東西是「老殘遊記」等等中國文化,反而極少著墨於原住民文化。推動實驗教育是以「文化回應教學」來恢復傳統文化。

蘭嶼高中請耆老帶老師上拼板舟,出海捕飛魚,在推行此類活動後,有些對於達悟文化有興趣的老師便願意留下來,不再像以前有這麼高的流動率。而校長也表示,他們並不是把文化全部搬進學校裡,而是把文化精神搬入學校。他們期望培養孩子走出蘭嶼的能力,但也保有洄游家鄉的情懷。

 

紀錄:軒名/攝影:阿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