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拿教育要義|摘自耶拿手冊
發布日期: 2023-01-31 / nccu
耶拿計畫教育要義
- 主動進取「當仁不讓」(歡迎你的主動)
- 規 劃 「大膽追夢」
- 合 作 「團結力量大」
- 創 造 「沒有什麼不可能」
- 呈 現 「展現你自己」
- 反 思 「你的期望是甚麼?什麼會讓你快樂?」
- 自我負責 「如何了解自己呈現的結果」
- 付 出 「我們互相扶持」
- 溝 通 「你的想法不可或缺」
- 尊 重 「成為你自己」
Jenaplan Essentials
- To undertake (entrepreneur) 'your initiative is welcome' To plan 'dare to dream'
- To cooperate 'together we can do more'
- To create 'everything is possible' To present 'show who you are'
- To reflect 'what is your wish? What make you happy?
- To be self-responsible 'How do you find the effect of what you did’ To provide 'we help each other'
- To communicate 'Your opinion matters' To respect 'being who you are'
耶拿學校老師會為孩子收集學習歷程檔案,紀錄學習和工作的成果外,更仰賴老師對學習和工作過程的觀察。其中,耶拿老師使用「自我評估表」,每年讓孩子們進行兩次的自評。
「自我評估表」基本上是按照耶拿教育十大要素,並加上向量的標示。耶拿計畫教育要義,是荷蘭耶拿學校根據耶拿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孩子應習得的十大能力與態度,以及每個要義的詳細說明。另外,耶拿十大要義除了扼要說明孩子應習得的要素之外,也以孩子的話來描述每一個要素,以讓孩子清楚瞭解。比方說,以「規劃」來說,用孩子的話來表達就是,「大膽追夢」。
耶拿計畫要義說明
- 主動進取「當仁不讓」
- 能想出新事物和找到解決方法
- 能主動提出問題與建議
- 願意嘗試、願意創新
- 能善用個人的特質和專長
- 能有志向,堅定並持續努力邁進
- 能朝著目標行動
- 能使用各種訊息來源
- 規劃「大膽追夢」
- 能知道如何按階段,按天,按週進行規劃
- 能說出你自己的期待
- 能迅速完善地集中物品
- 能按正確順序做事
- 能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 能自我規劃一天的時間
- 能自主規劃更長的時段
- 合作「團結力量大」
- 能與別人分享
- 能給予他人足夠的「思考時間」
- 能仔細聆聽,並尊重不同的意見和看法
- 能關心 / 關注周遭的人
- 能聽取建議,也能提供建議
- 樂於助人
- 能尊重學校和小組所訂定的規則
- 創造「沒有什麼不可能」
- 能拆解事物,探究事物
- 對事物充滿好奇並提問
- 不滿足於現狀,能迅速產生新點子
- 能展現最好的自己
- 能換個角度看待事物
- 能延伸他人的想法
- 呈現「展現你自己」
- 勇於呈現,勇於展現原創性,勇於展現熱忱
- 自然、真實的自己
- 能站在中間的位置,與觀眾接觸
- 能運用手勢
- 表達時口齒清晰,適當的音量,語速和動作
- 使用適當的話語
- 妥善安排呈現的細節
- 反思「你的期望是甚麼?什麼會讓你快樂?」
- 能呈現學過的事物
- 能尋求不同看法,並給予回饋 ( 優點與待改善之處 )
- 能告訴我們如何以不同方式完成事情
- 能評估所採取的方法是否適當,並能適當改善
- 能檢討工作,評估並決定後續步驟
- 能說明為何你這樣做
- 能整合歷程檔案,呈現個人發展過程
- 自我負責「如何了解自己呈現的結果」
- 可以自己說明為何會這麼做
- 能物歸原位
- 能清理所使用的物品
- 能照顧自己和他人
- 自己知道要如何進行說明
- 積極地進行口語表達和決定
- 能明白自己行為的結果
- 主動改善現況
- 付出「我們互相扶持」
- 能照顧好自己
- 能關照別人
- 能妥善管理自己在學校中使用的物品
- 能在小組中協助夥伴
- 能維持工作環境的整齊,不論是自由桌組別、生活學習空間或是學校周遭的環境裡
- 能照料植物與動物
- 溝通「你的想法不可或缺」
- 能專注地傾聽
- 重視雙向對話,不只是討論而已
- 對他人敞開心胸
- 從寬容中學習,並保持耐心
- 能學習用言語表達,好讓人了解你的想法
- 能發展良好的自我形像
- 能對得到的訊息保持批判 ( 質疑 ) 的態度
- 能享受他人的貢獻或服務
- 尊重「成為你自己」
- 能學習體諒他人的感受
- 能學習包容
- 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 能謹慎判斷,不輕易下定論
- 體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並接受差異
耶拿學校的老師,發展出一套由孩子自己填寫的耶拿教育要義自評表。每個孩子都需要在自評表中(參考下圖),根據自己對該要素的達成程度進行自評。舉個例子,若孩子認為他在「合作」部分,還有部分需要加強的地方, 孩子在「合作」的向度塗上他認為他達到的程度。老師會就孩子的自評結果與孩子討論其原因與如何改進,再將討論結果作質性的描述。
這份質性評量結果可作為親師會談之用。當然,展示學習檔案,是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狀況,讓孩子述說自己的狀況,如說出自己達成的目標, 以及自己需要加強的目標和方面。比方說,孩子說我不擅於計畫,因為常忘記帶體育服,但孩子也許會說因為媽媽忘記,這時老師可以和孩子討論這是否意味著是媽媽的錯,通常孩子會反思且不認同是媽媽的錯。在親師會談中, 老師、家長和孩子是平等的,且通常會議中的對話是由孩子帶領的。當然,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展示他完成的目標,甚至是值得驕傲的作品。


《耶拿手冊》下載連結
相關文章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