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梧棲區善水國中小──中介教育學校裡的老少共學|實驗教育亮點
發布日期: 2020-07-10 / System
中臺灣沿海地區有一所國中小,週間上學時間都有老人家和學生的身影在校園交錯出現,國小部導師還會利用下課時間帶孩子去幫長者按摩。這樣獨特的人文景觀之所以形成,起自校方的「老少共學」實驗教育理念,而這樣的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夠在這所學校實踐,主要是因為這是一所利用閒置國小舊校舍來新設立的實驗教育學校。
一、一所「由上而下」新設立的實驗教育學校
2015年臺中市教育局端與當時的市長林佳龍有一個共同的構想──要籌設一間「慈輝學校」。因為當時臺中市人口眾多,為五都之一,卻只有一個民間組織「創路學園」來收容因家庭失能而離開國中小義務教育的中輟生,相對的,公部門並無相關的支援機構,中輟生多是到苗栗、嘉義或其他外縣市國中的「慈輝班」就讀。
2016年7月臺中市局端簽署設校公文後,開始進行校長遴選和處室主任甄選,由於學生是中輟的孩子而且是新設學校,從無到有,因此需要有經驗的校長主事,同時也需要相對特別的教師──要有法治觀念、懂得心理輔導和其他多元教學法等等。在機緣巧合與人事安排下,當年校長遴選唯一有經驗者羅能熙校長,以及剛好是遴選會的教師代表,擔任公民老師、加修輔導第二專長,正在修表演藝術科第二專長的鄭春女主任,成為籌設善水國中小的兩位主要執行者。
全臺沒有慈輝學校只有慈輝班,因此,學校的設立本身就具有開創性,再加上因為要設立的是國中小,若以一般體制學校身分申請,尚無前例(僅招收國小高年級及國中學生),因此最後是依據實驗教育三法,定位為公辦公營的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校。實驗教育學校計畫書由羅校長撰寫、申請,剛開始動筆寫計畫時,為了瞭解什麼是實驗教育,校長和鄭主任到彰師大和中教大聽相關的演講,多方汲取相關經驗;而收發公文、調配工程期程和進度、規劃各處室和招生等實務工作,則由鄭主任執行。
這所實驗教育學校是專收中輟生的中介教育學校,通稱為慈輝學校,招生對象是小五、小六到國中部學生,而且由於空間、人力和各方面條件限制,目前只招收男學生。2017年11月第一批學生進校就讀,全是學校端轉介來的孩子,之後,每年10月和12月及2月和4月各再招生一次,也都是屬於「被動式」招生,有學校聯繫要求轉介時才會協助接收學生。2018年10月,共有學生16人,六到九年級分別有2、3、5、6人,其中只有兩名學籍是在善水國中小,其餘的都還在原學校;2019年11月時,學生增加到27人,其中僅有一位八年級的學籍生。
「接納、關懷、成長」是校方輔導學生的主要方向,學生全數住校,生活作息主要是參考苗栗建國中學的慈輝班,並考量到學生的需求將午休時間拉長到一點半。另外,由於學生人數少而採取小班教學,也按照寢室分為四個「小家」,讓他們能夠在感受到家庭的關懷下成長,並營造優質的教育環境,讓學校能發揮暫時性替代功能,打斷中輟孩子等於犯罪率的慣性鏈結。
二、中介教育學校
安置中輟生的「慈輝學校」跟「中途之家」不同,前者的孩子都無犯罪行為,而是因為家庭失能、失依,所以沒能好好接受國民義務教育;後者是孩子有司法犯罪行為,遭法院裁決後進行矯正教育。善水國中小不是中途之家,所以組織架構跟一般學校一樣是一校長加三處室,教師也是一般體制教師,主要的教育目標是讓這些從各校轉介進來的中輟生能完成義務教育,並輔導他們自立自強。比較不同的是,這裡提供學生的輔導資源特別齊全,有一般學校難得的專任輔導教師、社工師和心理師。
(一)專業的「三師」輔導
位於教學樓一樓的團體諮商室是一個鋪木地板大空間,靠近角落處掛著一個沙包給孩子「發洩」情緒,還有球、球棒、娃娃屋等「遊戲治療」用器材,除了諮商用途,也做為平時研習或演講的集會場所。二樓還有一間個人諮商室,空間較小也較溫暖,進門處有學生超愛的橘紅色「軟骨頭」,有助放鬆心情;靠牆桌上平放一個沙箱,搭配櫥櫃裡的各式人偶、房子模型等沙箱物件,是諮商師讓學生反映心理狀態的最佳輔具──諮商師會給學生一個主題,例如家庭,學生就會開始拼湊他的家庭狀態。每位學生每週至少會到諮商室一次,若有特殊狀況則由專輔安排,增加次數。
在設備齊全的硬體設備之外,善水的輔導資源還有一般學校少有的三級輔導師資──專輔是學校專職教師,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每週有一位國中退休校長、兩位國小退休校長來做專案心理諮商,由專輔幫孩子排班;另外還有了解每個孩子家庭狀態的社工師,隨時提供必要的支援。因為「這裡的孩子每一個都是個案」,不管是白天或晚上,校方在輔導學生上花了很多心力,許多學生在原學校找不到輔導的機制,到善水半年多後,才找到衝突管理的方式。對於教師群而言,學生有改變就是最大的回饋,但整個輔導過程壓力很大,所以,教師也有相關的輔導課程。
(二)學員家園
善水是一個「暫時性替代功能」的住宿型實驗教育學校,教學區三樓就是學生宿舍,校方規劃未來會將二樓樓梯以上施工為木質地板樓梯,讓孩子放學後,一踏上三樓宿舍區就是回家的感覺,是「學員家園」。原本規劃是每間寢室住六人成一「小家」,後來按照規定變成十二人一間,共六十個床位,空間相對被壓縮,但因為學校剛成立,學生數還少,所以每間寢室只住三到四人,以年級為單位,並因應學生狀況,彈性調整為四個小家──小學部、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寢室之外還有一間使用度很高的休息室,讓學生吹頭髮、用手機和聊天。夜間住宿生輔導員有三位,都
這些孩子進到學校後多需要老師「從零開始教」,學習清潔環境、清洗衣物,重新建立生活規範,因為他們原先的家庭教育比較欠缺。常規建立後,效果就會出來,例如有位網路成癮的國三生,到善水後就沒時間成癮了;有一位因父母離異,不想讀書,來善水就穩定了。雖然,這些學生畢業後,校方未必全部能繼續追蹤到他們的狀態,但至少在校期間,他們能跟著團體的規律生活和學習,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並學到自理生活的能力。
三、老少共學
善水國中小在課程上的實驗教育主要有三個主軸:老少共學、技藝教學和混齡教學。混齡教學實施在藝能科目、體育和社團等操作性課程上,國中部比國小部多了一項從國一就開始實施的混齡技藝教育。部分課程是跟社區長青班長者一起學習,例如木工課和家政課。校方為了避免學生一窩蜂選同一門課,在溝通後,讓國三和一部分國二生選修需要操作機械的木工課,而家政課就主要是國一和國二學生,以便每個人都有機會學到這兩種課程。
參與木工課和家政課的阿公、阿嬤是草湳里「長青快樂學堂」的學生。長青快樂學堂是臺中市社會局轄下輔導的民間團體,校方無償借給他們三間教室。因為這個學校原本已經荒廢兩年左右──原有的梧南國小已經搬走了,校地所在的草湳里爭取閒置空間再利用,做社區長青學苑,後來善水國中小設校後,考量社區需求,共用部分校舍。每週一到週五上午九點,會有社區巴士載長者們來學校,下午三點下課後載回去。
除了共用校舍,校方也開設老少共學課程,科目有陶藝、桌遊、家政和木工課。陶藝和桌遊是每週一第五、六節的社團課;家政和木工課是週五的校本特色課程,四門課各開放五個名額給長者選修,由學堂提供名單給學校。社團課同時段開五個社團,每個社團學生約五人;校本課程則是同時段開三門課,學生各約八至九人。長者和學生共學時的課程內容由授課教師安排,精細動作長者較弱,會安排學生來協助,但若是包粽子之類的傳統、經驗式技能,則是長者帶著孩子做。這些是校方規劃的「老少共學」實驗教育課程。
「老少共學」或者稱「老幼共學」,羅校長說明當初其實也不瞭解什麼叫老少共學,以為就是社區學習,所以原本規劃讓社區長者進校從國中部一年級念,念到三年級畢業,學校就發畢業證書,就像是補校那樣。但因為長青班的老人家年紀較長,起點行為也無法適應,所以最後改採用大學院校式的選修課程,包括木工、陶藝、家政、農事、紙黏土等等。另外,長青快樂學堂也會利用三間多功能教室做彩繪和葉拓課程,還會在活動中心舉辦槌球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認識老人家的運動方式,同時考慮到參與者是年長者,他們在跟孩子的互動的過程中,也能藉由這種簡單不複雜的槌球活動得到成就感,帶動長者主體的參與感。
長青快樂學堂還在學校籃球場旁搭建一個網室,成為學堂長者和善水學生一起照顧的「開心農場」,長者白天會進去澆水,學生則是放學後去澆水、拔草。農場產值很大,在家政課時會請學生去摘菜,運用在課程上。
2019年11月,善水國中小學生共27人,平均年齡14歲;長青快樂學堂長者共32名,平均年齡79歲,這些年紀相差一甲子以上的老人和少年在共學一門手工藝的同時,長輩的一些生活經驗也在互動中傳承給孩子,是無形的生活教育。鄭主任說,中輟的孩子真的非常欠缺家人的關懷,就算在家有阿公、阿嬤代替父母照管,往往也因為隔代教養的責任而不免嘮叨。相對的,在課堂上共學的阿公、阿嬤不會嘮叨,而且孩子的能力足以教老人,從中得到成就感,這對老少的互動是有幫助的,阿公、阿嬤也常會跟老師說:「恁ㄟ囝仔足乖足巧」。這學期,校方申請企業贊助的設計學習計畫,規劃「2030的家鄉青銀共活」,希望讓學生在老少共學的經驗基礎上,更進一步認識「青銀共活」的相關概念,在豐富個人學習體驗的同時也增加他們對社會現況和可能發展的認知。
四、帶著孩子找到另一條路
學生進到中介教育學校後,若要回歸原校就學,必須轉介原因消失,包括幾點:第一是家庭功能失依突然消失,這點比較不容易,大部分是第二點──學生沒有意願,但善水國中小沒有這樣的情形。有發生過的是第三點──性平事件,是發生在新生儀式中的惡作劇事件,但考量到學生所受的心理傷害,最後還是必須將那位惡作劇者送走。第四個原因是學生再度中輟,但目前善水也沒有這種狀況,因為孩子都願意待在善水。
善水國中小是因應公部門政策而設立的中介教育實驗學校,沒有招生壓力,但有另一層面的壓力,就是「有需求的孩子不知道我們在這裡」。雖然招生公文是發佈全台,但距離過遠的接送問題往往造成家長意願低落,他們的共同想法是,可否不接送,一直住在學校,但如此一來,學校就會變成社會福利機構而非教育機構。因此,目前學生都來自臺中地區,因為離家較近,家長把孩子送來,禮拜五下午四點放學後,學校老師會負責把孩子送回家或送到火車或公車站,家長只要到車站接送孩子即可。
由於學校的特殊教育性質,因此校方特別重視學校文化──暫時替代性的中介學校的營造,除了為學生尋找到為教育理念而來的木工老師傳授手工技藝之外,也努力連結各方教育資源,提供機會給學生。例如邀請生命教育「大體修復師」來學校幫孩子上課、邀請臺中地方法院法官來帶學生模擬法庭運作方式,也連結大學端資源,利用暑假營隊的方式到弘光科大上機器人課、美容美髮課、攀岩課、動力機械課,以及寵物和餐旅等課程。
學生因起點基礎較弱,所以學科成績沒有很好,但對操作性質的課程卻都有極高的學習熱情,校方希望能針對孩子的需求,提前自國一就開始職業試探。這麼做對學生的最大幫助是,可以穩定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方向。現在校方開設的課程,只有木工、食農、陶藝方面的技藝課,但未來會慢慢增加音樂領域和機器數位等多元領域課程,也會繼續尋找稀缺的技藝教師。
在設校一開始,因為擔任教師代表而出現在校長遴選現場,聽到這所新設學校所需的主任人選條件,當下覺得「好像很適合我耶」的鄭主任說,開學第一年(106學年度)是她人生中最挫敗的一年,那時她常問自己:「我為什麼要當老師!」因為學生剛入學,師生還在彼此適應,等到第二年常規建立後,陣痛期過了,就好了。
現在,每當學生群圍繞在身邊,「告訴你他學到什麼、想學什麼,全然真心相信你是一直可以幫助他們的」,那時就會覺得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她認為「實驗教育就是要有個夢想」,要去築夢,要實現教育理念,要帶孩子找到方向,不然就跟一般中介教育無異。那麼,我們還需要帶著學生回到主流,強調他們的學科成績嗎?或者是帶他們找到另一條路,讓他們學會生活自理的能力呢?這是跟著這所學校一起成長的一位教師的自我詰問,也是設校進入第三年後,校方必須漸漸釐清的未來學生圖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