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三十載】-訪問清大特教系退休教授吳淑美

發布日期: 2019-01-01  /  System
吳淑美教授,耕耘融合教育近半甲子,因為在美國唸書時受到指導教授啟發,回台後自行做實驗,創辦全台第一個融合班,讓普通生與特殊生以2:1的比例一起上課學習。

「程度接近的孩子在一起學習,會產生進爭;但程度差異大的孩子一起學習,帶來的是合作」面對孩子的差異,融合教育不將其視為教學上的阻礙,反而將其轉化為優勢,在融合班長大的孩子,擁有的是更多的包容心與合作力。孩子們臉上也多了笑容與光輝。

這一路充滿挑戰與波折,吳淑美教授奉獻人生歲月30年,讓特殊生有了安心成長的地方。



「融合教育宣導尊重、接納、平等的全納理念,認為每個兒童都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每個兒童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興趣、能力和學習需求;學校必須關注學生的不同特性和需求差異;學校應該接納所有的學生並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學校應該提供一種有效教育,反對排斥和歧視學生。」--財團法人福榮融合教育推廣基金會
 
在台灣長期推動融合教育的吳淑美教授,至今致力於融合教育已經超過三十年。融合教育對於一般民眾可能較為陌生,何謂「融合」?「融合」的意義與影響是什麼?
 
吳淑美教授原在新竹教育大學(今清華大學)進行融合教育的實驗,融合教育是1994年於瑞典的一個特教會議提出的教育聲明,將身心障礙兒童和普通兒童放在同一間教室一起學習。融合教育強調提供身心障礙兒童有一個正常的教育環境,有別於以往採隔離的方式,將普通班中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關服務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併為一個系統。吳淑美教授把特殊生的需求帶到普通班,讓普通孩子與特殊孩子共同在一個班級裡學習,班級裡面有特殊生有一般生,他們一起成長,這樣的班級,稱作融合班。
 
1989年從開始,吳淑美教授在學期間的指導教授是同樣是實行融合教育的先驅,最早的融合教育將普通幼兒與身障幼兒2:1的方式一起上課。這使得吳淑美教授辦理有普通孩子同時也有特殊孩子的班級那顆心中的種子,悄悄在教授心中萌芽。後來吳淑美教授到新竹師院教書,當時的校長鼓勵她可以做一些教育實驗,於是開始了融合教育的辦學腳步。吳淑美教授以學齡前的孩子為主,開始進行融合教育,從招收十六個孩子中,裡面有五個是身心障礙幼兒開始,一步一步讓融合教育深耕台灣。
 
然而,這樣的教育實驗一路上也經過許多崎嶇。剛起步的吳淑美教授和學校的校長借了間教室,便開始登報招收孩子。當時希望可以以語言障礙的孩子為主,沒想到來的孩子不只是有語言障礙,同時還可能包含腦性麻痺、自閉症、唐氏症等綜合症狀。而那時,台灣老師沒有人同時做過幼教和特教的訓練,吳淑美教授在進行融合教育又是幼兒的混齡,孩童包括三~五歲的小朋友,因此特別辛苦。
 
在人力不足與金錢壓力下,吳淑美教授將原本只開上午的融合班讓下午又另開一班特殊班,但特殊生的家長希望班級像早上一樣有特殊孩子有普通孩子,所以又用了方法讓早上的孩子上全天,使得班級成為早上特殊生比普通生1:2,下午變成1:1。
 
因著融合教育的成效良好,學生互動與學習狀況佳,1994年融合教育在家長的陳情下成立小學,他們也希望小學能夠是融合的情形,而經過近十年的努力 2004年融合校區成立,重新設班,歷經十年波折的融合教育終於堅持成功。
 
吳淑美教授致力於融合教育已逾30年,在三年前也拍攝了紀錄片《晨晨跨海上學去》紀錄中國身心障礙生晨晨在台灣接受「融合教育」的過程,也著實讓大眾看見融合教育帶給孩子的影響,在普通生的關懷與特殊生的努力之下,使得孩子的笑容,在生命之中有更美麗的揮灑。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姜品帆、林靖軒
節目後製:張普熏


【融合教育三十載】-訪問清大特教系退休教授吳淑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