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成為有靈的活人】-訪問濯亞國際學院 李丕寧校長
發布日期: 2019-01-01 / System
創世紀第二章第七節寫著,「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而濯亞國際學院的李丕寧校長認為,「教育應該把生氣吹進孩子的身體裡,讓孩子成為有靈的活人」。
期待孩子們找回被科技剝奪的「感覺能力」,對事情有所感,李丕寧鼓勵孩子閱讀寫作,也提供孩子動手實作的機會,啟動孩子本就具備的創意開關,並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讓孩子的天賦發光。
不只濯亞的孩子走了一條不一樣的學習路,李丕寧校長自己在工作的路上也不太乖,在濯亞因為自己的經歷和辦學深獲家長信任,決心以長遠的目光來看待自己「校長」的這個角色,深耕濯亞。
濯亞國際學院,濯亞是從希伯來文ruah翻譯而來。聖經故事中提過,當神把生氣吹進亞當的身子,而亞當成為有靈活人,而創辦人李丕寧將故事轉譯成教育就是把生氣吹進孩子的身子,讓他們成為有靈的活人。濯亞建校有四大基石:勇於做夢,沒有不可能的事;勇於冒險,假如現在得不到想要的,那將會在最好的時機得到;勇於服事,發現自己是獨特的,有不一樣的才能。乍聽之下句有宗教的意味在,李丕寧在跟孩子翻譯的時候比較不會提到與宗教相關的轉譯,對他們來說希望這不只是形式,而是核心的精神,希望可以落實到孩子的生命裡頭。
濯亞目前辦學第三年,李丕寧認為學校從來沒有標準答案,孩子有容許犯錯的空間,有改進的空間。一天之中,孩子清早來到學校,便先有自由時間,讓孩子在十到十五分鐘內可以發表自己想說的,接下來才進到安靜閱讀、禱告唱詩歌,在早上兩個小時的課程之前,孩子們先運動一小時,充足體力,才喝水進教室學習。每天的結束之前,老師和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對話談心,教師也能藉由這段時間觀察、了解孩子。
李丕寧提到,現在這個世代,因著網路,孩子對很多事情沒有感覺,沒有感覺會影響創意,因為需要很多感官練習。除了孩子,教師的感覺發展也是濯亞所強調的,他們希望培養一批老師,希望他能夠觀察孩子,當孩子學習無助的時候,老師可以立刻幫助。就如同父母親觀察孩子,聽到哭聲知道要吃東西還是換尿布,希望老師會有類似的感覺。並期待在老師的帶領之下,孩子很有靈感的時候不要限制孩子,期待適性揚才,讓孩子更仔細精緻的把事情做出來。
除了對於「老師的感覺與觀察」有所要求,濯亞的教師也都有教師資格證,期待老師對於教育已經有所見聞與理論基礎。李丕寧對於新進教師,會事先做一些教師專業發展訓練。第一年,老師不在教室裡頭教書,而是在寫觀察報告,觀察各式各樣的孩子。之後才會開始進班,需要跟著班級去做備課,讓老師上台,不行的話再回到備課,持續一個循環,將老師的專業預備好之後,才為孩子上課。
除了台灣教師的授課,濯亞有些課程是國際線上課程,而老師學生也會互相交流。對於合作的國際學校,李丕寧在合作之前會自己飛過去觀察與把關,觀察小孩學習的神情,和校長談教學目標,看線上課程的成效,看老師改回來的作業,和孩子對談的時候老師的用詞遣字適不適合各年級,對於孩子的學習他絕不馬虎。
而在濯亞,教師不強迫所有孩子都成為一種模樣,透過適性揚才,與大量閱讀的訓練,李丕寧觀察到孩子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向,一是作家(Writer),二是做家(Maker)。創校時,李丕寧希望孩子可以透過理論的基礎動手做出自己的作品,而這些的關鍵來自需要大量閱讀,因此他們教導孩子懂得找關鍵字、判讀資訊,再變成實際上可以寫出來的東西。有些孩子在練習過程中發現自己傾向寫應用式的文章,對抒情沒有興趣反而對找資料有興趣。有些孩子擅長寫作,學校也有專門老師教創意寫作。他們希望培養孩子可以分出一個比較性向的目標,回扣到成為「有靈的活人」,如果教育一直在標準化的教育裡面,創意會消失,他期待可以培養出一皮孩子,他們可以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發展自己的天賦,學校幫助他們找到天賦,幫他建構能力。對於生活和學習有興趣,將來可以從事的是職志,而不是職業。
「希望孩子能夠動靜自如,上台能說話,可以服事別人,定靜安慮得,有批判和創造的想法,自省,尊重別人對自己負責。」是校長李丕寧對於孩子、對於濯亞最深層的想望。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姜品帆、林靖軒
節目後製:張普熏
期待孩子們找回被科技剝奪的「感覺能力」,對事情有所感,李丕寧鼓勵孩子閱讀寫作,也提供孩子動手實作的機會,啟動孩子本就具備的創意開關,並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讓孩子的天賦發光。
不只濯亞的孩子走了一條不一樣的學習路,李丕寧校長自己在工作的路上也不太乖,在濯亞因為自己的經歷和辦學深獲家長信任,決心以長遠的目光來看待自己「校長」的這個角色,深耕濯亞。
濯亞國際學院,濯亞是從希伯來文ruah翻譯而來。聖經故事中提過,當神把生氣吹進亞當的身子,而亞當成為有靈活人,而創辦人李丕寧將故事轉譯成教育就是把生氣吹進孩子的身子,讓他們成為有靈的活人。濯亞建校有四大基石:勇於做夢,沒有不可能的事;勇於冒險,假如現在得不到想要的,那將會在最好的時機得到;勇於服事,發現自己是獨特的,有不一樣的才能。乍聽之下句有宗教的意味在,李丕寧在跟孩子翻譯的時候比較不會提到與宗教相關的轉譯,對他們來說希望這不只是形式,而是核心的精神,希望可以落實到孩子的生命裡頭。
濯亞目前辦學第三年,李丕寧認為學校從來沒有標準答案,孩子有容許犯錯的空間,有改進的空間。一天之中,孩子清早來到學校,便先有自由時間,讓孩子在十到十五分鐘內可以發表自己想說的,接下來才進到安靜閱讀、禱告唱詩歌,在早上兩個小時的課程之前,孩子們先運動一小時,充足體力,才喝水進教室學習。每天的結束之前,老師和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對話談心,教師也能藉由這段時間觀察、了解孩子。
李丕寧提到,現在這個世代,因著網路,孩子對很多事情沒有感覺,沒有感覺會影響創意,因為需要很多感官練習。除了孩子,教師的感覺發展也是濯亞所強調的,他們希望培養一批老師,希望他能夠觀察孩子,當孩子學習無助的時候,老師可以立刻幫助。就如同父母親觀察孩子,聽到哭聲知道要吃東西還是換尿布,希望老師會有類似的感覺。並期待在老師的帶領之下,孩子很有靈感的時候不要限制孩子,期待適性揚才,讓孩子更仔細精緻的把事情做出來。
除了對於「老師的感覺與觀察」有所要求,濯亞的教師也都有教師資格證,期待老師對於教育已經有所見聞與理論基礎。李丕寧對於新進教師,會事先做一些教師專業發展訓練。第一年,老師不在教室裡頭教書,而是在寫觀察報告,觀察各式各樣的孩子。之後才會開始進班,需要跟著班級去做備課,讓老師上台,不行的話再回到備課,持續一個循環,將老師的專業預備好之後,才為孩子上課。
除了台灣教師的授課,濯亞有些課程是國際線上課程,而老師學生也會互相交流。對於合作的國際學校,李丕寧在合作之前會自己飛過去觀察與把關,觀察小孩學習的神情,和校長談教學目標,看線上課程的成效,看老師改回來的作業,和孩子對談的時候老師的用詞遣字適不適合各年級,對於孩子的學習他絕不馬虎。
而在濯亞,教師不強迫所有孩子都成為一種模樣,透過適性揚才,與大量閱讀的訓練,李丕寧觀察到孩子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向,一是作家(Writer),二是做家(Maker)。創校時,李丕寧希望孩子可以透過理論的基礎動手做出自己的作品,而這些的關鍵來自需要大量閱讀,因此他們教導孩子懂得找關鍵字、判讀資訊,再變成實際上可以寫出來的東西。有些孩子在練習過程中發現自己傾向寫應用式的文章,對抒情沒有興趣反而對找資料有興趣。有些孩子擅長寫作,學校也有專門老師教創意寫作。他們希望培養孩子可以分出一個比較性向的目標,回扣到成為「有靈的活人」,如果教育一直在標準化的教育裡面,創意會消失,他期待可以培養出一皮孩子,他們可以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發展自己的天賦,學校幫助他們找到天賦,幫他建構能力。對於生活和學習有興趣,將來可以從事的是職志,而不是職業。
「希望孩子能夠動靜自如,上台能說話,可以服事別人,定靜安慮得,有批判和創造的想法,自省,尊重別人對自己負責。」是校長李丕寧對於孩子、對於濯亞最深層的想望。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姜品帆、林靖軒
節目後製:張普熏
【讓孩子成為有靈的活人】-訪問濯亞國際學院 李丕寧校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