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改變,就重生吧!】─專訪內城國民中小學施忠男、李祖文老師、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
發布日期: 2018-11-16 / System
十年前,內城家長對在地教育不信任,願意留下來就讀的不到半數。社區發展協會簡裕鴻理事長看見了社區危機,寫e-mail給縣府,希望整併內城國小和榮源國中。因緣際會下,縣府接受並開始籌畫,內城國中小因此成立。
李祖文老師原在私立學校任教,因想推動山野教育而加入內城團隊;施忠男老師則對戶外教育有想法,由公立學校轉任內城。許多家長會擔心戶外活動的安全性,兩位老師表示,登山、溯溪等活動的確有風險,但只要做好充足準備和管理,其實不必太擔心。
戶外教育培養孩子領導與溝通能力,更讓孩子親身體驗課堂所學原來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太乖學堂本週帶來內城國中小以人文、土地為本的溫度。
【沒辦法改變,就重生吧!】─專訪內城國民中小學施忠男、李祖文老師、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
十年前,因內城家長對在地教育不信任,加上校地涉及私人土地等問題,當地學生願意留下來就讀的不到半數。社區發展協會簡裕鴻理事長看見了社區危機,認為「沒辦法改變環境,就重生吧!」於是寫e-mail給縣府,希望整併內城國小和榮源國中。
因緣際會下,縣府接受提案並著手籌畫。幸運的是,當時宜蘭縣縣長林聰賢當選後,積極實施公辦公營實驗教育的政見,成為內城國中小成立的重要推力。縣府整併內城國小與榮源國中兩所學校時,朝向結合當地豐沛的社造資源與學校教育的方向,期望內城走出自己的特色,帶來新一波的教育革新並活化社區。
在內城轉型期間,校長劉獻東找上原先在私立學校任教的李祖文老師,適逢李老師正考慮轉換跑道。在校長敘述內城的教育理念、四季課程的發想後,兩人對教育的理想一拍即合,很快地,李祖文便答應加入內城團隊,並負責推動山野教育課程,一晃眼到現在已四年。
施忠男老師過去在公立學校便已長期深耕戶外教育,帶全班玩三鐵、登山,因本身熱愛戶外運動,也有騎腳踏車環島的經驗,對於「戶外教育」頗有想法。一開始對於加入內城較無興趣,但經過劉獻東校長的強力邀約及說明,覺得「好像不錯玩」,施忠男便也成為內城團隊一員。進入內城後,有更多資源能夠運用,能將對戶外教育的專長發揮到最大。
戶外活動的安全性不免讓許多家長擔心,兩位老師表示,登山、溯溪、泛舟、單車等活動的確有風險,但一旦做好充足的準備和管理,其實家長無須掛心。在訓練過程中,學校會不斷與家長溝通,甚至邀請家長一同參與,「保證參加完就會愛上戶外教育!」李祖文笑著說。施忠男也表示,在進入較有挑戰性的課程前,內城皆有一整套完整的設計,不適應的同學也會改派參與其他活動,因此戶外教育絕對在學生能力所及範圍內。
許多不擅長學科的學生,在慣行教育裡失去自信心,內城在戶外教育培養孩子領導與溝通能力,並由這些活動中找回自己。簡裕鴻理事長全力支持學校發展戶外教育,認為在實驗教育學校裡能夠培養學生對土地的認同感,使孩子對人有情、有溫度。選擇讓三個小孩留在家鄉就讀,簡裕鴻認為本就要支持在地,「這種支持不論在教育、文化、社區營造上,都必須有在地認同。」
學校有許多特色課程,老師非萬能,不可能樣樣精通,於是內城藉由社造的力量,動員在地家長發展課程、克服困難。簡裕鴻分享,學校曾找過經驗豐富的老農加入課程協助老師,最後甚至成為該堂課之主教者。他認為,若能善用城鄉內的百工來參與教育事務,讓學生依性向發展,學校必能有更多教育亮點。
單車活動是低年級的冬季課程,施忠男在戶外教育規劃學生第一天就要騎57公里,八點出發、下午四點返回學校,且家長只能在旁陪伴,不能給予任何支援。起初,大部分的老師皆質疑目標太遙遠,但最後學生全都順利完成,準時回來。施忠男強調,內城的體驗教育目標之一是「參與度」,學生在參加過程中的成長,讓他們相信自己其實有無窮的潛力。
除了戶外體驗課程,兩位老師也需要上知識軸的學科內容。以理化為例,李祖文表示在課堂談「大氣壓力」對學生是無聊的,但當孩子真正把零食帶到山頂看見包裝鼓起來,親眼見證就容易應用到日常生活。施忠男則認為,學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戶外教育的基礎來自於學科知識,兩者脣齒相依,不可偏廢。
看見學生人格發展逐漸成熟,是身為老師的最大回饋。原先在公立學校服務的施忠男老師坦言,內城因為課程的重構,備課時數變得更長、更累,但看見學生一步一步成長,一切都值得。內城的老師按照自身專業發展主題式課程,舉例而言,在「食農小農夫」除種田外,藝文老師自然地帶著學生做斗笠彩繪,融合教學內容,老師和學生皆樂在其中。
實驗教育是「由下而上」的共識,因此取得社區共識非常重要。簡裕鴻表示因自己身兼理事長清楚居民的需求,而員山鄉的社區發展已讓居民們有一定的信任與共識,因此內城在教育改革的推行上並沒有遇到太多阻力。實驗教育若無共識和信任不可能永續發展,簡裕鴻認為地方成長需有人發起改變,而社區的力量便成為改變的關鍵,連結周邊各項資源,才可能改變周圍環境。
在地鄉村本來就有很好的資源,青山綠水皆為極佳的教材,每個人各司其職,鄉村學校不需皆向都市看齊。李祖文認為內城的課程解構可再擴大,未來加入更多主題式統整課程;施忠男則表示目前必修已是特色課程,希望開放更多選修,提升全校參與度,對學生做到「一個都不放手」。保證孩子進入內城後一定會擁有開闊的視野、不一樣的成長,施忠男老師請家長信任學校的課程,並放手讓孩子嘗試各種的可能,見證孩子成長的感動是家長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李祖文以唐三藏取經為喻,認為萬事起頭難,解構課程需開始執行後才有修改的可能;施忠男也認為先啟動再做滾動式修正,成員們就會慢慢跟上。目前學校先針對非學科的解構,逐步加入社會科與自然科,目前老師們仍在拿捏國、英、數的解構幅度,希望學生畢業後能夠兼具基本學力與自主能力的發展。未來,學校也將嘗試更大幅度的課程解構,為內城量身打造兼具知識軸與自主軸的課程內容。
參與學校事務,是家長加入實驗教育的必備條件,社區影響在地發展,而好的教育吸引「教育移民」的遷入,為外移的農村注入活水。內城的教育目標之一便是希望學生在畢業前能對在地特色與文化侃侃而談,溫度是鄉村辦學的重要指標,了解在地人文、生態、故事,那才是有深度、能夠體驗的溫度。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徐家愉
節目後製:張普熏
李祖文老師原在私立學校任教,因想推動山野教育而加入內城團隊;施忠男老師則對戶外教育有想法,由公立學校轉任內城。許多家長會擔心戶外活動的安全性,兩位老師表示,登山、溯溪等活動的確有風險,但只要做好充足準備和管理,其實不必太擔心。
戶外教育培養孩子領導與溝通能力,更讓孩子親身體驗課堂所學原來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太乖學堂本週帶來內城國中小以人文、土地為本的溫度。
【沒辦法改變,就重生吧!】─專訪內城國民中小學施忠男、李祖文老師、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
十年前,因內城家長對在地教育不信任,加上校地涉及私人土地等問題,當地學生願意留下來就讀的不到半數。社區發展協會簡裕鴻理事長看見了社區危機,認為「沒辦法改變環境,就重生吧!」於是寫e-mail給縣府,希望整併內城國小和榮源國中。
因緣際會下,縣府接受提案並著手籌畫。幸運的是,當時宜蘭縣縣長林聰賢當選後,積極實施公辦公營實驗教育的政見,成為內城國中小成立的重要推力。縣府整併內城國小與榮源國中兩所學校時,朝向結合當地豐沛的社造資源與學校教育的方向,期望內城走出自己的特色,帶來新一波的教育革新並活化社區。
在內城轉型期間,校長劉獻東找上原先在私立學校任教的李祖文老師,適逢李老師正考慮轉換跑道。在校長敘述內城的教育理念、四季課程的發想後,兩人對教育的理想一拍即合,很快地,李祖文便答應加入內城團隊,並負責推動山野教育課程,一晃眼到現在已四年。
施忠男老師過去在公立學校便已長期深耕戶外教育,帶全班玩三鐵、登山,因本身熱愛戶外運動,也有騎腳踏車環島的經驗,對於「戶外教育」頗有想法。一開始對於加入內城較無興趣,但經過劉獻東校長的強力邀約及說明,覺得「好像不錯玩」,施忠男便也成為內城團隊一員。進入內城後,有更多資源能夠運用,能將對戶外教育的專長發揮到最大。
戶外活動的安全性不免讓許多家長擔心,兩位老師表示,登山、溯溪、泛舟、單車等活動的確有風險,但一旦做好充足的準備和管理,其實家長無須掛心。在訓練過程中,學校會不斷與家長溝通,甚至邀請家長一同參與,「保證參加完就會愛上戶外教育!」李祖文笑著說。施忠男也表示,在進入較有挑戰性的課程前,內城皆有一整套完整的設計,不適應的同學也會改派參與其他活動,因此戶外教育絕對在學生能力所及範圍內。
許多不擅長學科的學生,在慣行教育裡失去自信心,內城在戶外教育培養孩子領導與溝通能力,並由這些活動中找回自己。簡裕鴻理事長全力支持學校發展戶外教育,認為在實驗教育學校裡能夠培養學生對土地的認同感,使孩子對人有情、有溫度。選擇讓三個小孩留在家鄉就讀,簡裕鴻認為本就要支持在地,「這種支持不論在教育、文化、社區營造上,都必須有在地認同。」
學校有許多特色課程,老師非萬能,不可能樣樣精通,於是內城藉由社造的力量,動員在地家長發展課程、克服困難。簡裕鴻分享,學校曾找過經驗豐富的老農加入課程協助老師,最後甚至成為該堂課之主教者。他認為,若能善用城鄉內的百工來參與教育事務,讓學生依性向發展,學校必能有更多教育亮點。
單車活動是低年級的冬季課程,施忠男在戶外教育規劃學生第一天就要騎57公里,八點出發、下午四點返回學校,且家長只能在旁陪伴,不能給予任何支援。起初,大部分的老師皆質疑目標太遙遠,但最後學生全都順利完成,準時回來。施忠男強調,內城的體驗教育目標之一是「參與度」,學生在參加過程中的成長,讓他們相信自己其實有無窮的潛力。
除了戶外體驗課程,兩位老師也需要上知識軸的學科內容。以理化為例,李祖文表示在課堂談「大氣壓力」對學生是無聊的,但當孩子真正把零食帶到山頂看見包裝鼓起來,親眼見證就容易應用到日常生活。施忠男則認為,學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戶外教育的基礎來自於學科知識,兩者脣齒相依,不可偏廢。
看見學生人格發展逐漸成熟,是身為老師的最大回饋。原先在公立學校服務的施忠男老師坦言,內城因為課程的重構,備課時數變得更長、更累,但看見學生一步一步成長,一切都值得。內城的老師按照自身專業發展主題式課程,舉例而言,在「食農小農夫」除種田外,藝文老師自然地帶著學生做斗笠彩繪,融合教學內容,老師和學生皆樂在其中。
實驗教育是「由下而上」的共識,因此取得社區共識非常重要。簡裕鴻表示因自己身兼理事長清楚居民的需求,而員山鄉的社區發展已讓居民們有一定的信任與共識,因此內城在教育改革的推行上並沒有遇到太多阻力。實驗教育若無共識和信任不可能永續發展,簡裕鴻認為地方成長需有人發起改變,而社區的力量便成為改變的關鍵,連結周邊各項資源,才可能改變周圍環境。
在地鄉村本來就有很好的資源,青山綠水皆為極佳的教材,每個人各司其職,鄉村學校不需皆向都市看齊。李祖文認為內城的課程解構可再擴大,未來加入更多主題式統整課程;施忠男則表示目前必修已是特色課程,希望開放更多選修,提升全校參與度,對學生做到「一個都不放手」。保證孩子進入內城後一定會擁有開闊的視野、不一樣的成長,施忠男老師請家長信任學校的課程,並放手讓孩子嘗試各種的可能,見證孩子成長的感動是家長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李祖文以唐三藏取經為喻,認為萬事起頭難,解構課程需開始執行後才有修改的可能;施忠男也認為先啟動再做滾動式修正,成員們就會慢慢跟上。目前學校先針對非學科的解構,逐步加入社會科與自然科,目前老師們仍在拿捏國、英、數的解構幅度,希望學生畢業後能夠兼具基本學力與自主能力的發展。未來,學校也將嘗試更大幅度的課程解構,為內城量身打造兼具知識軸與自主軸的課程內容。
參與學校事務,是家長加入實驗教育的必備條件,社區影響在地發展,而好的教育吸引「教育移民」的遷入,為外移的農村注入活水。內城的教育目標之一便是希望學生在畢業前能對在地特色與文化侃侃而談,溫度是鄉村辦學的重要指標,了解在地人文、生態、故事,那才是有深度、能夠體驗的溫度。
製作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朱玉娟
主持人: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 鄭同僚
專案執行: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專任助理 陳寧、徐家愉
節目後製:張普熏
【沒辦法改變,就重生吧!】─專訪內城國民中小學施忠男、李祖文老師、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
相關文章